依以上五个阶段走路动作发展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辅助方式。 建议辅助工具: 学步车、楼梯、木板、小椅子 备注:宝宝在使用学步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要领。 1、最好等宝宝七个月大以后,能够支撑颈部并平稳坐立时再使用。 2、学步车的高度须适合宝宝的身高,不宜过高或过低。 3、每次使用的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20分钟为原则。 4、使用学步车应在大人们的视线范围内。 安全环境的安排: 学走路的宝宝所碰到的危险比前面几项动作接触的危险来得更多了,在环境安全的注意上,父母可要费更多的心思。除了居家环境的安全外,父母也可帮宝宝穿上防滑的鞋袜,以防止宝宝跌倒。 阳台:宝宝一旦学会行走,“到处乱走”是必然的情形,引时父母就特别留意宝宝走到阳台上。没有围栏或栏杆高在85厘米以下,栏杆间隔过大(超过10厘米以上),或者阳台上摆小凳子,容易使宝宝误爬上,而导致危险。 家具:家具的摆设应尽量避免妨碍宝宝学习行走,父母宜将所有具危险性的物品放置高处或移走,并且须留意所有家具中具有尖锐的角,以防宝宝去碰撞。 门、窗:宝宝容易在开关门中发生夹伤,父母可使用门防夹软垫来避免危险;至于窗户方面,最怕宝宝走到窗边玩窗帘绳,如此容易发生被绳子缠绕造成窒息的危险。 把握最佳的辅助时机 整个婴儿期宝宝的动作发展是否正常,关系着生理健康及日后的认知发展,如果宝宝动作发展受阻,不但会影响日后的学习,也会形成心理的障碍,所以父母该时时注意宝宝每个阶段的动作发展情形。 另外,宝宝每个动作的发展都代表着一层意义,如果能在最佳的电动机给予适当辅助,对宝宝的动作发展将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学会走路意味着什么? 学会走路,意味着宝宝脱离了几乎完全依赖于父母的时期。假如你知道蹒跚学步的宝宝身上发生了什么,那么你与你的宝宝的关系就会非常和谐,更加亲密。 每一个孩子在学会走路时,就像一扇大门在他们面前敞开了,他们可以独立地去探寻这神秘的世界。自由地行走为宝宝带来了新的人生,随着学会自己走路,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宝宝不再是婴儿了 别看你的宝宝只是摇摇摆摆地迈出了一小步,然而,就从此刻开始,他们在情绪和行为上就发生了变化,有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对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来说,这是一个既令他兴奋又让他担忧的时期,他们一方面渴望与爸爸妈妈亲近,一方面又有一种想独立和探险的欲望,当他们走远了或者跑开的时候,他们总是注意着父母,恐怕走得太远了;而此时,妈妈和爸爸却得到了第一个可怕的暗示:他们的宝宝已经不再是婴儿了。 学会走路,宝宝再不是完全依赖于父母,他们发出了独立的信号。假如你了解宝宝的变化,你知道自己学步的宝宝期待的是什么,那么,你与宝宝的关系就会更和谐,更亲密。
学步期宝宝应该注意的事项
·第一阶段(十至十一个月): 此阶段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父母发现宝宝在放手能稳定站立时,就可以开始尝试走路了! ·第二阶段(十二个月): 蹲是此阶段重要的发展过程,父母应注重宝宝站——蹲——站连贯动作的训练,如此做可增进宝宝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度。 ·第三阶段(十二个月以上): 此时宝宝扶着东西能够行走,接下来必须让宝宝学习放开手也能走二至三步,此阶段需要加强宝宝平衡的训练。 ·第四阶段(十三个月左右): 此时父母除了继续训练腿部的肌力,及身体与眼睛的协调度之外,也要着重训练宝宝对不同地面的适应能力。 ·第五个阶段(十三至十五个月): 宝宝已经能行走良好,对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渐增强,父母应该在此时满足他的好厅心,使其朝正向发展。 意义: 当宝宝开始走路就代表着具备以下三项条件: 1、宝宝能自主性的握拳,并随其意志使用手指及脚趾; 2、宝宝腿部肌肉的力量已经足以支撑本身的重量; 3、宝宝已经能灵活地转移身体各部位的重心,并懂得运用四肢,上下肢各动作的发展也已经能协调得好。 关于骨骼的问题: 有些宝宝在学习走路时会出现踮脚尖走路的行为,这到底正常还是异常呢?刘医师表示,父母可观察宝宝踮脚尖走路的频率来判断是否为异常现象,若宝宝有用踮脚尖的方式走路,有时恢复正常状态,则勿需担忧。一般来说,宝宝大约在三岁之后运动协调才发展成熟,在此之前走路不稳都不用过度担心。 很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最容易发生意外就是扭伤,再加上这时候的宝宝通常不能表达得非常清楚,父母就要细致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来得知。刘医师表示,父母应仔细观察宝宝走路是否出现一拐一拐的,或是躺在床上踢一踢,看是否能踢得好,除此之外,也可压一压宝宝腿部各部位,看看宝宝是否会感到疼痛。 父母给予的辅助方式: 第一阶段:父母可利用学步用的推车或是学步车,协助宝宝忘记走路的恐惧感觉学习行走。 第二阶段:训练宝宝学习蹲——站的方式为父母将玩具丢在地上,让宝宝自己捡起来。 第三阶段:父母可以各自站在两头,让宝宝慢慢从爸爸的这一头走到妈妈的那一头。 第四阶段:让宝宝练习爬楼梯,如家中没有楼梯可利用家中的小椅子,让宝宝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练习。 第五阶段:可利用木板放置成一边高、一边低的斜坡,但倾斜度不要太大,让宝宝从高处走向低处,或由低处走向高处,此时父母须在一旁牵扶,以防止宝宝跌下来。
宝宝在学会走路之后,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他形成了自己的个性 如果问一个妈妈她的宝宝在学会走路之前的情况,她或许会把他描述成一个非常安静和悠闲的孩子。但是,在他学会走出第一步之后,好像变了一个人。他总是动个不停,变得难以控制。 宝宝出乎意料的个性特征开始显现了,这是必然现象,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结果都是宝宝发生了戏剧般的变化。当然,也有原本敏感的宝宝变得更加小心谨慎了。 父母应该做什么 ·接受孩子的新个性。 应该避免催促小心谨慎的孩子,也不要打消胆大孩子的热情。尽量做到时刻保证她的安全就可以了。 ·保持一致性。 只有明确的常规才能使1岁的孩子在情绪骚动的时候知道如何去做,所以要给孩子制定一些行为规则,要求他始终如一地遵守它们。 离不开爸爸妈妈 小宝宝学会走路使他非常的兴奋,他着迷于自己的这项新技能,但是,同时他的周围时时刻刻都充满了危险。喜欢走来走去的宝宝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让大人总是抱着或背着,这使他们感受到了一些成长的苦恼:他们不能像以前那样依赖于父母了。 宝宝学会走路几个月之后,与父母分离的恐惧越来越加深了,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他们会在父母离开的时候大声哭闹,以表达他们内心的恐惧和忧伤,他们会更加警觉地"监视"父母的一举一动,或者当陌生人出现的时候,他们紧贴着父母。宝宝把他的父母当成了安全的基地,他们会绕着父母走几步然后又跑向他们的爸爸妈妈。 父母应该做什么 ·玩游戏时让孩子感到安全。 比如做"你跑我追"的游戏,就等于告诉孩子运动是安全的,因为父母会追他并且保护他。 ·你离开之前让孩子有所心理准备。 创造出一种使孩子感到安心的再见和问候的方式。当你要离开这个房间一小会儿的时候,你要让你的宝宝知道你呆会儿就会回来的。 有些方面的发育倒退了 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最需要当心的是脚底下一定要稳,他们会经过一段时间的跌跌撞撞才渐渐走稳一些,这是非常正常的。但在他们走路的技能越来越强的时候,某些方面的发育反而在退步,比如他可能忘记已经学会的字或词。 如果看到你的学会走路的孩子又返过来爬着走了,你一定不要奇怪,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在跌倒了或碰伤了之后,他们就意识到了爬着走会安全一些。 父母应该做什么 ·洞察孩子发育倒退的迹象。 如果你的宝宝又缠着你抱他,那么在哄他睡觉的时候多抱抱他。如果他不愿意走路了,可以给他玩拉着走的玩具诱导他多走一走。 ·重新激起宝宝对说话的兴趣。 如果你的宝宝在语言发育方面遇到障碍,你可以频繁地给他讲故事,和他说话,提一些问题,然后停下来等他回答。 不达目的不罢休 如果宝宝能够走了,他就想跑;一旦他站起来了,他就想登高。可惜他们的运动能力还不能使他们做到这一点。宝宝在遭遇到挫折之后,他们的愿望反而更强烈,更要满足自己的要求了。他们会让你帮着他拿他想要的东西,或者他自己从架子上把他想要的东西拉下来。一旦他自己的行为能力能够满足他的愿望了,他就更加有信心了。 父母应该做什么 ·不要采取高压手段。 给你的宝宝多种选择,把一些潜在的冲突改变为轻松的游戏,并且鼓励你的宝宝用言语表达出他的愿望。 ·伸出援助之手。 当你的宝宝不能实现他的愿望,给他一些轻微的帮助。让你的宝宝知道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可以寻求帮助。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