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汗巧护理 1 妈妈如果发现宝宝出汗多,首先应该寻找多汗的原因。如果是生理性多汗的话,妈妈不必过分忧虑,只要除去外界导致宝宝多汗的因素就可以。 2 注意宝宝的衣着及盖被。我们主张宝宝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从小锻炼宝宝抵抗力。有的妈妈在冬天摸摸孩子手冷,就拼命给孩子添加衣服,穿了好几件毛衣还穿棉袄、棉裤,晚上盖好几床棉被。要知道给宝宝穿或盖得过多,使宝宝大量出汗,衣服被汗液弄湿,又没有及时换掉,宝宝用自己的体温捂干湿衣服,反易受凉而引起感冒发烧及咳嗽。出汗严重的宝宝,由于体内水分流失过多,会引起脱水。 3 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最好喂淡盐水,因为宝宝出汗与成人一样,除了失去水分外,同时失去一定量的钠、氯、钾等电解质。给宝宝喂淡盐水可以补充水分及钠、氯等盐分,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而导致虚脱。 4 及时给出汗的宝宝擦干身体。有条件的家庭,应给宝宝擦浴或洗澡,及时更换内衣、内裤。宝宝皮肤娇嫩,过多的汗液积聚在皮肤皱折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可导致皮肤溃烂并引发皮肤感染。 5 发现宝宝多汗,妈妈应仔细观察有无其他并发症状,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引起多汗的疾病。如婴幼儿有活动性佝偻病而多汗,可去医院就诊,口服鱼肝油和钙粉,多进行晒太阳等户外活动。夏天清晨突然发现小儿出大汗,没有发热,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四肢发冷,应考虑低血糖的可能,在家先喂糖水,再立即去医院,进一步诊治。
宝宝爱出汗的两大原因
宝宝睡觉的时候特别爱出汗,家里老人讲,汗多的孩子是体虚,果真是如此吗? 许多宝宝都特别爱出汗,这是由于宝宝汗腺和神经系统发育不太完善的缘故。其实,宝宝出汗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因为,汗液的蒸发会带走体表的热量,是宝宝为适应外界高温环境而做出的保护性反应。引起宝宝多汗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生理性多汗和病理性多汗。 生理性出汗 宝宝多汗大多是正常的,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多汗。这是因为婴幼儿的皮肤含水量以及皮肤表层微血管的分布都更多,这样宝宝皮肤新陈代谢更旺盛,使得皮肤蒸发的水分也多了。另外,汗腺的分泌是受植物神经来调节的,宝宝由于没有发育完全,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自然比较弱。这样一来,即使在晚上睡眠时,宝宝的植物神经依然处于兴奋状态,所以刚入睡时也很容易出汗。 若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有利于散热。其次,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导致小儿入睡后出汗增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时之内。此外,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温馨提醒 出汗多的宝宝,体内水分的流失也较多。因为出汗会使宝宝失去一定量的钠、氯、钾等电解质,特别是宝宝发烧的时候,如果出汗多,就很容易发生脱水。因此,爸爸妈妈可以常给爱出汗的宝宝喝些淡盐水,这对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有帮助。 病理性多汗 宝宝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出汗过多,表现为安静时或晚上一入睡后就出很多汗,汗多可弄湿枕头、衣服,称之为“病理性出汗”。如婴幼儿活动性佝偻病、小儿活动性结核病、小儿低血糖、吃退热药过量及精神因素,如过度兴奋、恐惧等。有的宝宝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引起病理性出汗。每种疾病除了出汗多以外,还有多种其他疾病表现,父母需带宝宝去医院就医,进一步做有关的检查。 活动性佝偻病 1岁以下的婴儿多汗,若缺少户外活动不晒太阳,没有及时添加鱼肝油、钙粉,爸妈则应观察宝宝除了多汗外,是否伴有佝偻病的其他表现,如夜间哭闹、睡在枕头上边哭边摇头而导致后脑勺枕部出现脱发圈(又见枕秃)、乒乓头(枕骨处骨质变软,扪之似摸乒乓球的感觉)、方颅(前额部突起头型呈方盒状)、前囟门大且闭合晚等。父母应带宝宝去医院请医生检验,以明确诊断。 小儿活动性结核病 宝宝往往不仅前半夜汗多,后半夜天亮之前也多汗,称之为“盗汗”。同时有胃纳欠佳、午后低热(有的高热)、面孔潮红、消瘦,有的出现咳嗽、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往往有结核接触史,家中老人、父母或保姆患有结核病。 低血糖 往往见于夏季天热,宝宝出汗多,夜间不肯吃饭,清晨醒来精神萎靡。患儿表现为难过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大汗淋漓、四肢发冷等。 温馨提醒 宝宝的病理性多汗,主要是由于脾肺气虚、缺钙或是疾病等原因造成的。爸妈应该积极寻找宝宝多汗的原因,对症治疗。对于体虚的宝宝,可通过口服儿童膏方调理体质。医生将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对于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宝宝开出相对应的膏方,提高抗病能力。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