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育儿 幼儿期 查看内容

1-3岁幼儿喂养指南_幼儿期1-2岁-营养饮食

2015-2-16 09:55|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34| 评论: 0

摘要:   婴儿需要足量饮水   最佳水为白开水,而不是矿泉水、矿物质水,纯净水、果汁、饮料。   0~6个月纯母乳喂养儿:不需要直接喝水,因为母乳中87%是水。   0~6个月人工喂养儿:喂水量=150毫升/公斤体重×体 ...

  婴儿需要足量饮水

  最佳水为白开水,而不是矿泉水、矿物质水,纯净水、果汁、饮料。

  0~6个月纯母乳喂养儿:不需要直接喝水,因为母乳中87%是水。

  0~6个月人工喂养儿:喂水量=150毫升/公斤体重×体重-配方奶中水量

  7~12个月:每天2次水,每次120~150毫升

  额外补充:天气炎热、运动过后、空调房中、哭闹后、气候干燥、外出后……

  建议7~12月每天饮食安排:

  6:00~6:30      配方奶200毫升

  9:00~9:30      配方奶200毫升+水果

  12:00~12: 30    饭菜

  15:00~15:30    配方奶200毫升+水果

  18:00~18:30    饭菜

  21:00~21:15    配方奶200毫升

  21:15            刷牙,按时睡觉

  1~3岁幼儿喂养指南:

  继续给予乳类(母乳或配方奶),不宜直接喂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大豆蛋白粉。

  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选择新鲜绿色和红黄色蔬菜和水果(深色蔬菜占一半)。 

  适当多选择鱼虾类食物,尤其是海鱼类。

  每月选用猪肝75克,或鸡肝50克,或羊肝25克。

  注重花样品种的交替更换。

  一日5~6餐:主餐三次,上下午以奶类、水果、稀软面食加餐。

  睡前忌甜食。

  创造良好进餐环境,定时、适量、有规律进餐。

  餐具儿童化,引导幼儿学会用勺,筷等自主进餐。

  口味:以清淡为好,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味精或鸡精、色素、糖精的调味品,不应过咸、更不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不宜吃剩饭剩菜、现作现吃。

  不宜直接食用坚硬食物(硬壳果类)、腌腊食品和油炸食品。

  烹调方式:宜采用蒸、煮、炖、煨;不宜采用油炸、烤、烙等。

  每日直接饮水600~1000毫升。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多做户外游戏和活动,合理安排零食。

  1~2岁幼儿每天饮食建议

  配方奶每天400~600毫升

  谷类(米、面等粮食)100~125克

  蔬菜类150克

  水果类150克

  蛋、鱼、虾、瘦畜禽肉类100克

  植物油20克

  1~2岁幼儿一日食谱试举例:

  母乳600毫升或配方奶400~640毫升

  猪肝2.5克,鸡蛋50克,瘦猪肉50克,

  小麦粉50克,大米50克,

  油菜心50克,胡萝卜100克,水发木耳25克

  西瓜50克,葡萄125克,苹果25克,

  花生油10克,芝麻油10克

  2~3岁幼儿每天饮食建议

  配方奶600毫升

  谷类(米、面等粮食)125~150克

  蔬菜类150~200克

  水果类150~200克

  蛋、鱼、虾、瘦畜禽肉类100克

  植物油20~25克

  2~3岁幼儿一日食谱举例:

  配方奶640毫升

  猪肝25克,鸡蛋50克,带鱼25克,瘦猪肉25克

  小麦粉75克,大米50克,

  油菜心50克,胡萝卜50克,生菜50克,水发木耳25克

  草莓100克,蜜桔50克,香蕉50克,

  花生油15克,芝麻油10克。

  如何正确选择的零食

  零食应该是合理膳食的组成部分,不能仅从口味和喜好上选择。

  选择新鲜、易消化的零食,多选择水果和蔬菜类食物。

  吃零食不要离正餐太近,避免影响正餐食量,睡前半小时不要吃零食。

  不吃油炸、含糖多、过咸、过粘、膨化食品。

  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尤其是乳饮料。

  注意进食安全,避免孩子食用豆类和坚果的食物,以免发生意外。

  吃零食前要洗手,吃完后要漱口。文/张思莱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目前一些网络包括部分报纸杂志上刊登的婴幼儿喂养方案有一些错误或仍然遵循20世纪末期的理论,这些理论误导了一部分妈妈,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明确指出:《母乳喂养是为婴儿健康生长与发育提供理想食品的一种无与伦比的方法。作为一项全球公共卫生建议,在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婴儿的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之后,为满足其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婴儿应获得安全的营养和食品补充,同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并提出:《儿童有权获得充足的营养及安全和有营养的食品,两者对于实现其享受能获得的最高健康标准至为重要。》

  卫生部妇幼司在2007年公布的《婴幼儿喂养策略》提出:要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及时合理的添加辅助食品。据介绍,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发生与不科学的喂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儿童出生体重及6个月内体重的增长与发达国家儿童相比无明显差异,而6个月后差距逐渐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家长缺乏科学喂养知识,使许多婴儿在6个月后不能及时和合理的添加辅助食品,影响婴儿生长发育。特别在农村,添加辅食的时间、辅食的营养成分等方面都难以做到及时、合理、安全和符合营养要求。

  据世界卫生组织测算:《儿童时期消瘦可导致成年期身高损失1%;儿童时期消瘦可导致智商降低5~11百分点;一个人营养不良将损失他一生中创造的生产力的10% ;营养不良可以造成GDP的损失高达2%~3%。》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发育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阶段,到3岁时大脑的重量应该达到成人的80%。如果在婴幼儿期发育不良,以后追加生长是十分困难的。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为此,我通过博客再次刊登出来我的讲课稿的部分内容,这是依据卫生部2007年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书写的讲课稿,供大家参考使用:

  提请大家注意科学喂养的新观念与以往喂养观念不同的几点:

  ⑴ 20 世纪90 年代,认为辅食添加应该从4 个月开始,有些书刊甚至宣传2个月开始添加。2000年认为应该从4 ~ 6 个月开始。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反复的论证和研究(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后提出,大多数婴儿的辅食添加应该从满6 个月时开始比较适宜。因此建议在宝宝满6 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但是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状况都不一样,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是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同,因此根据孩子的表现来判断是否可以开始添加辅食。添加的时间以不能早于4 个月或者不晚于8个月为宜。

  ⑵ 首先添加的是米粉,最好是强化铁的米粉而不是蛋黄,因为蛋黄中的铁不易被婴儿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过敏。

  ⑶ 果汁和煮菜水放在6个月时开始添加。

  0~6月的喂养:

  液体食物:母乳或配方奶(首选0~6月婴儿配方奶粉)

  生后15天开始添加维生素D和钙剂,早产儿出生后就需要添加,尤其是北方的寒冷冬春季和南方的霉雨季节。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适量的补充维生素K。出生后VitK12mg口服,以后1周和1月分别口服5mg、或者出生后肌肉注射1~5mg,连续3天

  尽早抱出户外晒太阳。

  6~12月婴儿喂养指南:

  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

  母乳不足选择较大婴儿配方奶粉,不宜直接喂液态奶和蛋白粉。

  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不强迫进食,尝试调整食物种类、花色、口味、形状和搭配,培养良好的进食行为。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注意饮食卫生:食物新鲜、制作卫生、现做现吃、不吃剩食

  6~12月龄婴儿膳食建议:

  6月龄:   母乳或配方奶800毫升。

  含铁米糊、果汁(水果泥)、菜汁(蔬菜泥)、鱼泥、虾泥、肝泥、蛋黄泥。

  7~9月龄:母乳或配方奶800毫升。

  烂面、软饭、碎菜、切成薄片的水果、肉末(先吃禽肉后吃畜肉)、全蛋。

  10~12月龄:母乳或配方奶600~800毫升。

  小饺子、小馄饨、煮烂的蔬菜等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

  单独制作。

  及时添加辅食的重要性

  补充母乳中营养素的不足,例如铁元素。

  婴儿生长发育迅速,活动增多,需要增加能量供应,胃容量相对小,需要增加食物的营养密度。

  4~6个月学习和训练吞咽和咀嚼能力的关键期。

  增强消化机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量,增强消化酶的活性、增强胃肠蠕动能力、促进牙齿发育。

  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精神发育、刺激味觉、嗅觉、触觉发育。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使用食具,逐渐停止吸吮的摄食方式走向独立的重要转折点。

  判断添加辅食的时机

  对大人吃饭感兴趣。

  喂奶形成规律,喂奶间隔大约4小时,每日喂奶5次左右。

  唾液分泌量显著增加。

  频繁出现孩子咬奶头或奶嘴现象。

  母乳喂养每天8~10次、人工喂养的孩子奶量超过1000毫升仍显饥饿。

  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低体重儿达到6公斤,给足奶量体重仍不长。

  少许帮助可以坐起来。

  选择辅食需要注意的问题

  辅食喂养与母乳喂养同等重要;

  辅食的质量与数量同等重要;

  辅食需要多种多样,保证每天搭配谷类、蔬菜、动物性食物和水果。

  食物的安全性:注意添加剂、色素、香味剂等问题;

  区别食物的不耐受和食物过敏;

  学会同类食物的交换份法;

  家长学会为孩子制作辅食的烹调技术和营养搭配的科学知识。

  添加辅食的原则

  从一种到多种;

  从少量到多量;

  从稀到稠;

  从细到粗;

  少盐不甜;

  忌油腻;

  天气炎热、生病、消化不良时延缓添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6:31 , Processed in 0.06660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