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草回芽,百病易发。”春天是一个好发病的季节,小儿的许多传染性疾病也易在春天流行,如流脑、腮腺炎、水痘等。家长要提早了解传染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以帮助宝宝们抵抗流行病。本期“妈妈帮”就为各位家长详细介绍一下春季宝宝易患的几种流行病特征及防治手段。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临床症状:以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和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为其主要表现。 潜伏期:流脑潜伏期2-7天,短则数小时,长则10天。 流脑的病原体: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菌对寒冷、干燥、高温和日光敏感,常用的消毒剂可灭活。 传播途径:该病的传播方式为脑膜炎球菌随病人和病原携带者鼻咽分泌物排出体外,经空气飞沫传播给易感者。由于病人在潜伏期末即开始排菌,临床症状出现后病原菌随咳嗽、喷嚏而排出,恢复期尚有10%-20%的人排菌,故而是重要的传染源。病原携带者中约67%为健康带菌者,由于广泛存在于人群中,活动自由,是主要的传染源。 人群分布:任何年龄均有发病,但通常1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2岁以内婴幼儿的发病率高。 预防措施:及时接种流脑疫苗,接种后可维持一年以上的免疫时间;脑膜炎双球菌有怕冷、怕热、厌氧的特点,因此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同时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避免接触流脑患儿;在流脑流行期间,每天吃1-2瓣生大蒜,早晚用淡盐水漱口;如与患儿接触的人可按医嘱口服磺胺类药物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 临床症状:发热、腮腺肿胀疼痛。潜伏期:14—21天流腮的病原体: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该病的传染源为隐性感染者和早期患儿,主要为唾液飞沫吸入,侵入口、鼻粘膜后形成病毒血症。 人群分布:发病年龄以5-9岁儿童最多,1岁以内较少,成人少见。 预防措施:注意讲究卫生,饭前要洗手,室内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一旦发现流腮患儿,立即隔离,直到临床症状消失;对于接触者应注意观察21天;对易感者可服用板蓝根冲剂,连用3-5天。 水痘 临床症状:起病急,往往先见皮疹,或同时发热及不舒适的感觉,皮疹以躯干、头、腰及头皮部位多见,四肢较少。 潜伏期:水痘潜伏期为10-24天,通常13-17天。 水痘的病原体: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传播途径:水痘病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由飞沫传播,也可因接触疱疹或污染的用品、玩具等传播。 人群分布:任何年龄均能受传染,幼儿与学龄儿童多见。 预防措施:隔离病人,集体托幼机构发现水痘患儿,应立即隔离,直到全部疱疹结痂为止;病儿用过的物品应日光暴晒或煮沸消毒,室内应通风,紫外线消毒。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6:23 , Processed in 0.06408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