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梗阻的症状及防治
目前,正是急性肠胃炎的高发期,如果遇到小孩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家长首先可能会想到的是急性肠胃炎。于是,一些“经验丰富”的家长会擅自给孩子弄点肠胃药吃吃。专家提醒说,小儿肠梗阻的早期临床症状非常容易被误当成急性肠胃炎,做家长的要多留个心眼,别因此耽误了治疗。 肠套叠夏秋较多见 急诊室内,一岁大的津津哭闹个不停,爸爸妈妈则焦急地向医生描述着孩子的情况:孩子吃坏东西有几天了,小手总是捂着腹部,好像肚子痛,还有呕吐症状。 然而,医生经过手触检查后,感觉不对,立即要求孩子再做B超检查。结果表明,小津津并非得了一般的病毒性胃肠炎,而是肠梗阻,是由于肠套叠造成的,需要先空气灌肠整复,如果不行,还要考虑做手术。 肠套叠一般发生在婴幼儿中,尤以6—12个月者最多,肠套叠的患儿在夏秋季较多见,特别是遇到季节变化时,由于小儿肠胃调节功能差,容易出现肠功能紊乱。另外,一岁以内的小孩正处于刚添加辅食的阶段,所以,发生肠套叠的机会也多一些。 其实,肠套叠只是引起肠梗阻的一个病因,在儿外科、急诊中,由于肠套叠、先天性肠道畸形、肠黏连等原因引起的肠梗阻,都是较常见的,不少小孩都是肠梗阻发现太迟而住院的。由于肠梗阻早期症状容易被误以为是急性胃肠炎,所以有的患儿都拖到症状加重,哭闹很厉害了,才送到医院,这样很容易造成误诊。 认清肠梗阻四大症状 肠梗阻是指肠腔的内容物正常运行和通过发生障碍。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一般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肠梗阻。 机械性肠梗阻最多见,常由于肠腔狭窄、腹膜黏连、嵌顿疝、肠套叠、肠扭转等机械性原因造成梗阻。动力性肠梗阻,一般病人并无器质性肠腔狭窄,由于肠道本身的运行动力异常而造成的肠梗阻,麻痹性、痉挛性肠梗阻多见。血运性肠梗阻则很少见。 目前正是急性胃肠炎的高发期,但是腹痛、呕吐、腹胀症状并非都是由胃肠炎引起的,肠梗阻也表现为这些症状。虽然肠梗阻的症状根据梗阻原因、部位、性质、程度等而异,但多有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四大常见症状。 如腹痛症状,一般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为阵发性剧烈绞痛,绞窄性肠梗阻多为持续性腹痛有阵发性加剧,麻痹性肠梗阻则为持续性胀痛。婴幼儿由于其不能主诉腹痛,则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在梗阻后很快即可发生,起病初期为反射性呕吐,以后为肠内容逆流入胃呕吐;腹胀一般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出现。高位小肠梗阻由于频繁呕吐无明显腹胀,低位小肠梗阻则呈全腹胀;由于梗阻发生后,肛门排便、排气会停止,出现便秘现象。 专家认为,患儿如果有腹泻,一般不会是肠梗阻,但是若出现血便,就难说了。梗阻早期,梗阻远端肠道里存留的粪便和气体仍可排出,还有,肠套叠、肠系膜血栓形成等,也可能排出血便。 肠梗阻在小儿外科中比较多见,但幼儿往往都无法自述清楚症状。为此提醒家长注意,若发现孩子出现以上肠梗阻典型表现时,应高度警惕,以免贻误病情。 梗阻防治专家支招 肠梗阻若不及时治疗可出现肠坏死、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单纯性肠梗阻、无血液循环障碍的或不完全性的肠梗阻,可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等非手术方法,以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或采用灌肠,来刺激肠道,促其排便。若上述治疗后症状未减,甚至加重,趋向完全性肠梗阻,应及时手术治疗,去除肠梗阻的病因,以恢复肠道通畅。 发生肠梗阻后,不要盲目喂食,患儿首先要禁食水,以减轻腹胀,体位选半卧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是黏连性肠梗阻,在缓解期,勿进食较硬的食物,以半流体为主,蛔虫性肠梗阻在缓解后应行驱虫治疗。 如何预防肠梗阻发生?专家认为,首先要保持饮食卫生,不洁饮食除了会引起急性胃肠炎以外,也会引起肠梗阻。如急性胃肠炎严重时,反复腹泻也会造成“麻痹性肠梗阻”。还有,饱食后勿作剧烈运动,以防止肠扭转的发生。 临床上发现,由于肠内蛔虫团引起肠梗阻时有发生,此外,孩子进食过多的花生、瓜子,空腹吃大量的柿子、杨梅等水果也会导致肠梗阻。对于曾发生过肠梗阻或有腹部手术史的儿童,尤其要加强预防,如果平时肠胃功能不良,可适当采取中医药治疗,以调理肠胃。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6:19 , Processed in 0.05341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