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普通感冒无须用抗生素 药学专家:医生“不潜”,患者不乱,远离抗生素耐药性 本报昨天刊登的《“无药可救”女孩竟耐17种抗生素》一文,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合理用药,遏制抗生素滥用,已迫在眉睫!”。针对抗生素滥用现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昨天给记者爆料称:“抗生素滥用与当前的体制有密切关系,价格越贵的抗生素其可操纵的空间也就越大,以百元钱抗生素药品为例,医生回扣至少能拿到20元。” 昨天上午,在知情人士的帮助下,记者辗转找到了一位经营某品牌抗生素产品多年的业内人士。据这位业内人士介绍,在抗生素滥用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潜规则”,也就是所谓的“利益链”。“包括抗生素在内的所有药品,其药价越高越贵,医院就越愿意进,而医生也就越愿意开,这当中最为关键的便是‘药品回扣’。”这位业内人士同时透露,就目前而言,由于受市场竞争激烈,再加上目前的“新医改”相关政策及药品降价影响,抗生素药品的回扣略有下降,约在20%—25%之间。以百元钱抗生素药品为例,医生回扣至少能拿到20元,这并不包括给医生等提供的旅游、学术会议、发表论文等费用。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医药代表对医生的回扣不是导致抗生素滥用的关键问题,主要与当前的体制有密切关系。”这位业内人士说:“如果说药价不再虚高,如果对抗生素管理严格,如果彻底打破‘以药养医’机制,如果加大对违规医生的处罚力度,相信抗生素滥用现象会得到遏制。”他同时表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并掌握药品知识,使其真正发挥“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作用。 那么,在目前的状况下,公众如何才能远离抗生素的“耐药性”呢?下面,我们不妨听听专家给出的建议。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不过,需提醒大家的是,使用抗生素不宜连续超过一周,否则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莫要自行服用抗菌药 由于新的抗菌药物的不断上市,抗菌药物种类繁多,如果不能做到合理选药和合理用药,不仅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机会增加,且细菌耐药现象将进一步加剧,面对细菌我们很可能会“无药可用”。 在这里,我想补充一下,世界各国目前已将抗菌药物列为处方药。其主要原因是病人在非医嘱下自行服用抗菌药物,可因用药不对症,或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感染加重恶化;长期或经常服用广谱、强效抗菌药物可引起菌群失调,发生二重感染,增加治疗难度;也可能因自行服药发生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甚至抢救不及时而致死亡。 孕妇吃药能省就省 妊娠前3个月中,可用可不用的药物一律不用。 在妊娠期绝不滥用抗菌药物。如果妊娠期妇女发生感染,使用较为安全的抗感染药物包括:头孢菌素类的头孢氨苄、头孢噻吩,或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氨苄西林。 孕妇禁用的抗感染药物包括:链霉素、依托红霉素、琥乙红霉素、氯霉素(孕晚期禁用)、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吡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氟罗沙星、磺胺嘧啶(临近分娩禁用)、磺胺甲口恶唑(临近分娩禁用)、磺胺异口恶唑(临近分娩禁用)、甲硝唑(前3个月禁用)、呋喃唑酮、伊曲康唑、利巴韦林、伐昔洛韦、膦甲酸钠(注射剂禁用)、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孕早期禁用)、阿苯达唑、乙胺嘧啶等。 小儿别用成人药 小儿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存在不同的用药特点,需特别注意不宜服用成人制剂,严格控制抗生素及抗病毒药品的使用等问题。 首先,严格掌握剂量,注意间隔时间。由于小儿的年龄、体重逐年增加,体质强弱各不相同,用药的适宜剂量也有较大的差异。近年来肥胖儿童比例增高,根据血药浓度测定发现,传统的按体重计算剂量的方法,往往血药浓度过高,因此必须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同时,还要注意延长间隔时间,切不可给药次数过多、过频。 其次,应根据小儿特点,选好给药途径。一般来说,能吃奶或耐受经鼻饲给药的婴幼儿,经胃肠给药较安全,应尽量采用口服给药。新生儿皮下注射容量很小,药物可损害周围组织且吸收不良,故不适用于新生儿。早产儿皮肤很薄,多次肌内注射可发生神经损伤,最好不用。较大的婴幼儿,循环较好,可用肌内注射。婴幼儿静脉给药,一定要按规定速度滴注,切不可过快过急,要防止药物渗出引起组织坏死。 小感冒无须用抗生素 相信有不少市民,一旦出现感冒发烧之类的小毛病,就自行到药店购买或要求医生使用抗生素。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普通感冒无须使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还有两点需要补充,公众不要频繁更换使用抗生素,这样只会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伤害身体。况且频繁换药很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一旦见效就停药也不可取,待症状复发时再次用药,如此反反复复会使身体产生耐药性。(首席记者 王凤伟)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6:17 , Processed in 0.05682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