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专家建议:小儿发烧不超过38.5℃可先试着物理降温。 近日,一则小儿退烧药“尼美舒利”存在巨大不良反应风险、导致患儿死亡的消息,引起家长广泛关注。虽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从目前的不良反应监测来看未出现异常情况,但还是让家长们担心不已,也再次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在儿童安全用药上。 医学指导: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徐晓群 现状 宝宝一感冒就用抗生素 据了解,现在不少家庭都在家庭小药箱内备了一些小儿退烧药等。孩子一感冒发烧,家长就给孩子吃退烧药。还有的一见孩子感冒就到医院“打吊针”,结果不少孩子患上了“吊瓶依赖症”。 徐晓群说,感冒是引起小儿发热的常见原因,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用抗生素是无效的。但现在很奇怪,孩子一生病马上用各种抗生素。徐晓群指出,退烧药的机制是麻痹中枢神经系统使体温下降,同时促进汗液排出,加速体温下降。但免疫系统未被唤醒,完全不抵抗,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很多小孩使用退烧药后反复发作,一次比一次烧得更高,这是因为体内的“敌人”未能去除,中枢神经系统醒来后再次加强抵抗,反复如此,后果将不堪设想。 提醒:退烧莫求“立竿见影” 小孩发烧了,一家人都不得安,即便进了医院,也希望医生开药退烧“立竿见影”。徐晓群特别提醒,家长心情可以理解,但一定要相信医生,给他们一定的时间,一定能治好孩子的病。 “现在有些家长看医生有没有水平,就是看医生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将孩子的高烧退了。我曾经就遇到一位家长这么说:你怎么不如赤脚医生了,一吃药孩子烧就退了,找到你怎么两天还不退?后来才知道那个赤脚医生给她孩子吃含有激素的药,治标不治本。”徐晓群指出,发烧是因各种疾病引起的身体防卫性反应。很多家长误认为热退了就是病愈了,实际上热退只表明机体产热与散热的调节机制恢复正常,并不等于疾病痊愈。 支招:轻度发烧可试试物理疗法 徐晓群建议:儿童轻度发烧,可试试物理疗法。她说,如果儿童发烧不到38.5摄氏度的,仍然照吃、照玩,精神不错的,一般不建议吃退烧药,用一些物理降温的方法退烧就可以。专家提醒,发烧只是儿童患病的症状,原因很多,退烧之后,如果孩子又发起烧来,家长应立即带其到正规医院就诊。 物理退烧方法: 1.多喝热水:让孩子多喝热水,盖紧被褥,多出汗。 2.温水洗浴:水温在37℃左右,通过刺激血管被动扩张,促进热的发散。擦浴时用力要均匀,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以助散热,温水擦浴后用大毛巾将宝宝包好。 3.酒精擦浴:1岁以上的孩子,可使用酒精擦浴起到降温的作用。酒精的浓度一般以30%-50%浓度为宜,温度以32℃-35℃为宜。用纱布或毛巾浸蘸酒精后,有规律地擦拭。 4.头部冷敷: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或冰袋敷在宝宝前额,5-10分钟更换一次。 对小儿感冒发热要强调休息,多饮水。监测体温变化,一般以肛温为准,当体温超过38.5℃时应予降温措施,如有条件可同时降低室温。降温措施首选物理降温,尤其是婴儿发热。方法有:头部冷湿敷冰袋,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置冰袋,或用稀释酒精擦浴以及用冷盐水灌肠。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孩子生病后,很多家长用鸡汤等来给孩子补充营养。专家指出,当孩子发热后,应该给孩子充足的水喝,最好是糖盐水,不但可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还可以达到降温目的。专家建议,孩子在生病期间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稀粥、菜汤、果汁和鸡蛋羹等,建议喝白菜汤,有清热的功效。 此外,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发烧需要捂,其实,如果孩子手脚冰凉,可以适当捂一捂,如果孩子身体发烫时还捂,会导致热散不畅,令温度更高,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脱水等现象。 相关链接:儿童用药要谨慎 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尤其是各种器官、免疫系统的发育还不健全,属于低免疫人群。因此儿童用药需要特别谨慎。 儿童须慎用的四大类药品 专家指出,以下四大类药物儿童应慎用或禁用: 1.氨基糖苷类: 卫生部已明确规定,6岁以下儿童应禁止使用这类药品,比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等,这些药物容易导致儿童耳聋,还可能引起肾功能衰竭。 2.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这些治疗衣原体、军团菌、支原体的特效药,往往会对儿童肝脏造成较大的损伤,如果用药的剂量大,或用药的时间长,则可能造成肝功能衰竭、药物性肝炎,甚至可以引起死亡。 3.氯霉素类:这类药物目前临床上使用得比较少,但儿童使用这类药物后,可能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灰婴综合征,甚至引起儿童肝功能严重衰竭。 4.奎诺酮类:氟诺沙星、环丙沙星等,是目前成人使用率比较高的药物,但儿童必须慎用,最好不用。 因为已有实验数据表明,这类药物可导致软骨发育障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儿童用药三要诀 1.药量不多也不少 由于小朋友的肝肾发育未完全,一次给药的剂量错误,就可能产生毒性或治疗失效,每次服用药量应力求精确。 家长应主动提醒医生、配药医生,仔细确认小朋友的年龄、体重、身高,从而认定给小朋友的药量。 同时,要使用精确好用的量具、喂药器,先确认药量刻度,并正确量取,小朋友才能吃进适当的药量。磨粉分包误差大,应避免采用。 2.好吞服、免吃苦 避免孩子哭闹呛吐,家长应选择适合小朋友可以接受的药剂。 家长应主动向医生说明孩子吃药的需求,希望优先选用液剂、糖浆、悬浮剂等喝的药品。 3.仔细核对药袋、妥善保存药品、记录用药情形 家长应向医生索取药单,拿单领药。领药时核对药单、药袋等,是否正确无误。把孩子用药情形,仔细记录下来。 要把药品放在适当、安全的地方,以免儿童误食。 服退热药注意点 服用退热药时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1.退热药是通过皮肤散热增加而起降温作用的,因此衣服要穿得宽大,不宜直接吹风,多饮开水。 2.体温过高时退热药用量宜小,防止体温骤降。药量过大会出现面色苍白、出汗过多等虚脱症状。 3.两次服药间隔需4小时,体温在38℃以下应停服。 儿童用药十大错误行为 1.滥用退热药 2.滥用抗生素 3.一病多药 4.随意进补 5.滥用维生素 6.滥用丙种球蛋白 7.随意用中草药 8.小病贵药 9.小儿用成人药 10.糖水服药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6:17 , Processed in 0.055287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