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受伤在所难免。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任医师祁佐良表示,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伤口处理方法,绕开伤口处理误区,才能让宝宝少留疤痕。 误区1:使用酒精和双氧水清洗伤口 实际上酒精和双氧水对于正常组织均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正确的伤口清洗方法,应当采用碘伏或活力碘、络合碘等性质温和、对组织刺激性小的消毒剂,结合生理盐水来进行。 误区2:“伤口怕见风,不能露在外面” 这种说法大多数是来自对“破伤风”的错误理解。破伤风,是由于破伤风杆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产生毒素而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并不是望文生义的“怕见风”。对于部分伤口而言,纱布等敷料确实能使伤口与外界隔绝,起到阻挡细菌的作用,但对于擦伤或某些渗出、分泌物较多的伤口,不做包扎而采用“晾”的方法,保持创面的干燥,反而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误区3:“伤口流水就是感染了” 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正常的渗出及分泌物,最常见的是淡黄色清亮的液体,多是血清或正常的组织渗液,不必特殊处理。一旦伤口出现黏稠、浑浊的渗液,伴随伤口红肿、疼痛,则有可能是感染,应尽快就诊。 误区4:“伤口痒是好事,说明伤口长得好” 一般情况下,伤口在愈合中会有局部的痒感。但另一方面,不当的包扎也有可能导致伤口周围发痒,常见的情况有:污染的纱布等敷料造成局部皮疹导致的发痒,胶布、敷贴、药物过敏导致的发痒等。 误区5:“小孩长得快,不留疤;缝针要留疤,不缝针就不留疤” 祁佐良坦言:“对于绝大部分伤口来说,只有缝合才能达到组织的准确对合,为伤口愈合提供良好条件。”假如不缝合,仅依靠伤口本身的收缩和结痂,必然会遗留明显的瘢痕。仅有很少一部分伤口本身浅,没有明显污染,组织对合很好,才能考虑不做缝合,但即使这样,及时彻底的清创及定期换药也是必要的。 误区6:深色食物会影响伤口愈合 祁佐良说:“伤口愈合期需要避免深色食物的说法,没有任何的科学道理。”要想伤口不出现色素沉着,注意不要感染发炎,加上注意防晒即可。京华时报记者叶洲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6:16 , Processed in 0.06459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