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科急诊的11大主因
年幼的孩子表达力欠佳,通常难以完整陈述身体的不适,加上好奇心重且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家长如又有疏忽,便可能导致需至急诊报到的情况。以下介绍一般常见急诊项目的症状、紧急处理、治疗方式、居家照顾,希望能帮助家长更清楚地认识这些疾病及意外,为孩子的健康把关! 1泌尿道感染 孩子高烧不退,可是看起来又好好的?! 泌尿道感染并非成年人的专利,在婴幼儿、儿童阶段亦相当常见。马偕纪念医院小儿急救加护医学科主治医师王淑美表示,泌尿道感染是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及肠胃炎的儿科常见疾病。小儿泌尿道感染可经由血行性或上行性细菌感染。这些泌尿道感染的小朋友,常合并泌尿道畸形,若没有进一步详细检查,而重复感染,很容易造成肾脏受伤。小儿泌尿道感染症状多样化,和其他疾病有时不容易区分,所以家长应提高警觉,尽早就医,以便快速诊断出来并予以适当治疗。 症状 婴幼儿泌尿道感染不一定以频尿、尿急、小便痛来表现,而可能是发烧并畏寒、食欲不佳、呕吐、哭闹不安、延长或晚发性黄疸等,刚开始常以为是一般感冒来治疗;但有些婴幼儿也会以血尿或脓尿表现,所以若在尿布上出现血或黄绿色的脓尿,家长应紧急送医检查。已具表达能力的大孩子,多是下泌尿道(膀胱或尿道)感染,较少会发烧,常以解尿疼痛、频尿或腰痛表现。 而针对口语能力欠佳的小小孩,家长则可由下列几点观察:没有明显感冒症状(如咳嗽、流鼻水等),或肠胃炎症状(如呕吐以及拉肚子等)的不明原因的发烧,且多日高烧不退,这时应验尿检查,以排除泌尿道感染的可能。 治疗方式 耕莘医院儿科加护病房主任陈培涛表示,若婴幼儿的泌尿道有反复的感染或延误治疗时,容易导致肾脏伤害。另外在婴幼儿罹患泌尿道感染时,必须要确定宝宝在泌尿道系统方面是否有先天性构造上的异常,所以治疗上有三大重点:即早找出病因及缓解症状、预防复发、即早矫正先天异常。 治疗的第一步,须采取患者尿液化验,判别泌尿道是否有细菌感染,而第一次因泌尿道感染就诊及怀疑有肾盂肾炎的患者,则需再接受肾脏超声波检查以及输尿管影像检查。如确定有泌尿道感染时,急性的需要接受注射型的抗生素治疗。 居家照顾 1.养成正常的饮食习惯;2.避免憋尿;3.勤换尿布有肋减少泌尿道感染;4.小男生包皮应确实清洁,如有包皮过长或过紧的问题,应遵照医师的指示护理;5.清洁孩子的小屁屁时,须避免沾染至尿道附近。
2过敏性气喘 家中的孩子有气喘,半夜一直咳个不停?! 过敏性气喘为因本身的过敏体质,再加上对环境中过敏原产生的慢性呼吸道发炎。好发于季节交替,温度、湿度变化大时。随着过敏儿的人数越来越多,及医学的进步,及早发现有过敏性气喘已不再是件难事了。虽然过敏性气喘无法根治,但后天的治疗及生活保健,却是预防发病的最佳办法。 症状 过敏性气喘症状多在2岁后出现,而幼稚园阶段为高峰期。陈培涛表示,最明显的现象包括夜咳、胸闷、呼吸困难、呼吸有喘呜声等,症状常反复发生且持续较长时间。环境中的过敏原如尘埃、棉絮、猫狗皮屑、二手烟,及气候变化、激烈运动、霉浆菌感染、呼吸道病毒感染等因子,都可能影响病情。过敏性气喘和感冒不同,大多没有发烧、喉咙痛等症状,但如果气喘儿罹患感冒而又未能及时治疗时,非常容易诱发气喘及加重其严重程度。 家中紧急处理 孩子若已确诊有过敏性气喘,当他半夜开始咳个不停,家长就要小心了。通常气喘儿家中都备有急性用药及保养用药,孩子如咳得很厉害或感到呼吸不顺,家长在送医前可先以吸入性气管扩张剂来缓解其不适。但由于气管扩张剂只是暂时缓解支气管的收缩但其发炎的问题却未改善,如使用频率太高,反倒会使气管痉挛的情况更厉害,所以紧急使用吸入性气管扩张剂时,以3次为上限,而且每次最好间隔20分钟,如未获得改善时应急速送医。 治疗方式 医师会先评估小朋友是否有呼吸衰竭的迹象,如有明显的呼吸窘迫时,接着会采取吸入性气管扩张剂治疗,若使用1、2次后仍未改善且症状较为严重者,则需住院观察,并考虑注射类固醇,加速改善气管的急性发炎反应。 居家照顾 1.很多家长不能接受过敏性气喘无法根治的事实,又害怕长期服药会危害孩子成长,因而自行停药,导致病情更加难以控制;2.环境过敏原、空间内保持一定湿度,还有避免激烈运动,皆有肋于减少气喘发作;3.补充营养及免疫球蛋白,有家族过敏史者,哺喂母乳绝对有益。 NG处理法 类固醇啧剂,并不能用于急性发作,只能在非急性期时做保养使用。家长在慌乱的时候误以为可使用,结果可能导致症状加重。而市售的二合一喷剂,亦不适用于急性期,还请家长注意。
3抽搐 小儿急诊中,最让家长紧张,需紧急处理的,非抽搐莫属。王淑美表示孩子出现抽搐现象,并不能将它和癫痫画上等号,家长不必过于担心。爸爸妈妈看到孩子抽搐的模样,难免心慌意乱,但若能留意孩子发作的情形及正确处理,相对有助于医师诊断,而后续的观察同样不能轻忽。 症状 举凡发烧、脱水、低血糖、脑部病变、外伤、肿瘤,都可能造成抽搐现象,而其中为热性痉挛的比例最高。热性痉挛主要是因为婴幼儿脑神经功能还不稳定,体温急遽升高引起脑细胞不正常放电,造成突然不省人事、四肢僵直抽动、口吐白沫、眼球上吊、嘴唇发青等现象。热性痉挛常在发热24小时以内发生,大多数为全身性的大发作,发作的时间多在15分钟以内。热性痉挛好发于六个月至五岁大的孩童,在台湾六岁以下儿童,其发生率为3~4%。热性痉挛小朋友中约有20—40%家族中有热性痉挛病史的成员。 但是抽搐并发烧,并不一定就是热性痉挛,也可能是其他严重的疾病如脑膜炎引起,可以藉由与热性痉挛不同的症状来区分,以下几点提供家长参考: 1.脑膜炎、脑炎等脑部感染,常伴随高烧不退、头痛、颈部僵硬、呕吐、食欲下降、嗜睡等症状。而热性痉挛,抽搐前多半无明显生病症状,有时抽搐发生后才发现小孩有发烧。 2.热性痉挛的抽搐多为全身性,很少像脑膜炎、脑肿瘤或脑出血出现局部性抽搐。 3.热性痉挛病童于抽搐后,经短暂睡眠,多半有很好的活力,不像脑膜炎、脑炎或其他问题,持续昏睡。 家中紧急处理 孩子在家中突然出现抽搐的现象,家长一定要保持冷静,如此才能帮助小孩。 1.应先将孩子侧躺,挪除周围尖锐危险物品,以免发作时撞到;2.松开衣物,头抬高,使呼吸道畅通;3.测量体温,若发烧,立即使用肛门塞剂退烧;4.若口腔中有异物容易取出者,可在侧躺后清出;5.请仔细观察小孩抽搐时眼睛、脸、四肢的变化如双侧或仅是单侧抽搐,也需注意抽搐时间的长短;6.在抽搐时或抽搐后不要马上给小孩喝东西以免呛到;7.若是第一次抽搐、抽搐超过十分钟或连续抽搐、神智无法恢复时,应紧急送医。 治疗方式 如欲妥善治疗就要先找出孩子抽搐的原因。对于第一次发烧合并抽搐的孩童,医师会详细询问家长孩子抽搐时间的长短、抽搐表现及家族史,需搭配详细看诊及血液检查,必要时会安排脑脊髓液检查或脑部断层扫瞄,以便排除脑膜炎、电解质不平衡、代谢性疾病。或其他原因的可能。第一次发烧合并抽搐的孩童,通常需打点滴留院观察6~8小时,因为有可能短时间再发作。若急性发作,会以静脉注射或直肠塞剂方式给予抗癫痫药物来停止抽搐,严重重复抽搐者需安排住院治疗。热性痉挛的病患会于第一次发作后了至10天安排脑波检查。 居家照顾 1.热性痉挛的小孩若生病,应尽早就医;2.平常家中就应准备退烧塞剂,发烧时应采取正确积极的方法退烧,避免因体温持续上升再度引起抽搐;3.热性痉挛的小孩应避免常发生全身性热性痉挛,以免增加日后变成癫痫的危险。 NG处理法 1.不要为了叫醒或压制小孩痉挛,而不断晃动或束缚小朋友的身体。 2.干万不可因担心孩子咬到舌头,而硬将汤匙或父母的手指头塞入小孩紧闭的嘴巴中,这样可能会诱发呕吐,若东西不慎掉入反而会引起呼吸哽塞,造成进一步伤害。
4骨折 孩子正值好奇心旺盛的年纪,整日见他蹦蹦跳跳,一刻也不得闲。国泰综合医院外科部副主任陈德芳表示,随着孩子活动范围及活动力增加,新的居家安全问题亦由此而生,最常见的便是跌倒或从高处摔下,导致手脚骨折合并挫伤、裂伤等,使得孩子不得不乖乖地静养。 症状 由于每人受伤的情况不同,症状自然不大一样。一般来说,要判断孩子有没有骨折,可从三方面来谈:1.身体变形:骨折的部位扭转或缩短,且局部肿胀;2.疼痛感:外表虽无伤口,但却出现剧烈疼痛;3.活动力:由手脚能否顺畅运力,判别关节有无脱臼、移位的问题。 家中紧急处理 孩子如疑似有骨折,家长应尽速带他就医,透过检查作一全盘性的了解。陈德芳表示,医师经由检查伤处及X光片检查,确认受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后,通常会以复位手术接合骨骼,且视情况以夹板或石膏固定伤处,部分患者会搭配口服消炎药物治疗。骨折约需6~8周复原,患者须定时复诊,依伤口复原的情况进行合适的复健运动。 居家照顾 1、患处不可负重,同时避免再度滑倒受伤;2、定期复诊,及遵照复健师的指示做复健。 NG处理法 部分家长遇到这类问题,习惯求助于跌打师傅,然而若没有先弄清楚孩子究竟受了哪些伤,很可能忽略真正的危险而不自知。 5烫伤 家中的孩子若能开始“爬爬走”,全家便都成了他探索的园地,连浴室及饭厅亦不例外,无形中提高烫伤的发生率。陈德芳提醒家长们,急诊中常见将孩子留在浴室而热水未关,或者孩子自行跑入浴室,及拉扯桌巾而翻倒热菜、热汤而烫伤的例子,家长要加强居家安全意识防范意外,即使小小的空档也不能疏忽。 症状 依烧烫伤的深度、面积,症状有所不同: 一度烫伤:仅表皮受伤,未伤及真皮层,造成红肿及剧烈疼痛;二度烫伤:表皮及部分真皮层受损,伤处出现水泡及更严重的肿胀、疼痛;三度烫伤:伤及皮下组织,皮肤表面呈白色或焦黑,因神经末梢受损,疼痛反倒不剧烈。 家中紧急处理 陈德芳表示,孩子发生烫伤,多半会因疼痛而哭闹,家长应先安抚他,如果症状轻微,可先冲洗冷水。若烫伤范围较大,请记得按照“冲脱泡盖送”的原则处理。即尽快将伤处置于自来水下冲洗,或浸泡于冷水中,接着在伤口未肿胀前,脱下紧束的衣物、饰品,略做简单的包扎送医。 NG处理法 勿将酱油、牙膏、药油涂抹于患处,以免引发其他感染问题;勿刺破水泡及冰敷伤口!衣服若已跟伤口黏在一起,不要自行撕除。 治疗方式 医师评估患者的身体机能及伤口的严重度后,会施以适当治疗,并评估是否需要住院。初期治疗重点以伤口照顾为主,如伤口清洁、痒、痛及水泡处理,部分需搭配口服消肿、止痛药治疗。 居家照顾 1.保持伤口清洁,避免使用来路不明的偏方。 2.定时复诊,确实掌握伤口复原情形。
6流感 持续高烧不退,且出现全身酸痛、倦怠等并发症! 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较严重的疾病,流感病毒分A、8、C三型,其中A、8型会发生在人体,潜伏期约l~3天。由于病毒传染力高,大人、小孩均可能受害,特别是孩子在学校容易互相感染,家长要格外当心。 症状 陈培涛表示,流感主要的症状包括:高烧伴随喉咙痛、头痛、腹泻、全身肌肉酸痛、发冷、倦怠等,症状约持续5~7天,但治疗后仍须l~2周方能摆脱全身无力、精神困顿的情况。流感除了造成身体不适,一旦继发并发症,将造成不可抹灭的伤害,因此能否及早发现及治疗,便相当地重要。 虽然流感和一般感冒症状并不太一样,然而小小孩表达能力有限,要准确区别其身体状况并不容易。为免延误治疗,家长如发现孩子此次感冒有严重的不适或持续发烧,而且服药的后没有转好的迹象,就应到大医院确实检查。 家中紧急处理 王淑美表示,小孩发高烧,家长难免心慌,当然尽速就医是绝对必要,不过在这之前,家长可以为孩子做一些事,来减缓孩子的不舒服: 1.退烧处理:有些家长以为先帮孩子退烧,会混淆医师的判断,这是错误的观念。若家中有医师开立的退烧药或塞剂,家长也清楚知道使用方法,应该先帮小朋友退烧。来就医时,再告矢口医师使用药物的前的体温。切勿自行购买成药,或给孩子服用阿斯匹灵,以免引发雷氏症候群。 此外,错误的退烧处理还包括使用酒精擦拭身体及盖厚被逼汗。前者非但不能退烧,还可能灼伤孩子肌肤,或引发过敏问题。而后者易造成孩子体温过鬲,通通不列入考虑。 2.畏寒发抖不等于抽搐:有些小孩在发烧前有畏寒发抖的情形,家长常以为是抽搐,引起一阵恐慌。家长可藉由孩子的意识来区分两者。畏寒发抖时,叫小孩他会意识清楚,知道你 是谁,而痉挛发作时,小孩子的意识常是不清楚的。 小孩在畏寒发抖时,会手脚冰冷,此时应帮他盖上被子保暖,等手脚变热,应把棉被拿掉,帮忙散热。 NG处理法 1.勿胡乱购买成药或擦拭酒精退烧。 2.勿拼命帮孩子添加衣物,造成体温过高。 治疗方式 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一样,多半靠自己的抵抗力,约经一星期左右就会自行痊愈。治疗上绝大多数采取“症状治疗”,以及小心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严重的病童可使用Tamiflu治疗。 居家照顾 1.应密切注意小朋友烧退后的精神活力。如果孩子精神持续低迷,食欲下降、咳嗽加剧,就需再度紧急送医。 2.应在家中卧床休息,多补充水分。 3.避免去公共场所造成二度感染。 4.为免传染给其他家人,应勤洗手以及戴口罩。
7病毒性肠胃炎 孩子腹泻不停,给他喝水还吐了出来! 急性肠胃炎依致病原分为病毒性及细菌性两大类,王淑美表示,病原性肠胃炎冬天最常见,大家熟知的轮状病毒诺罗病毒(N0rovirus)均属此类,而细菌性肠胃炎则多见于夏天。最近以细菌性感染居多,其传染途径主要为粪便或飞沬传染,爸爸妈妈应从加强卫生习惯着手,小心防范病毒威胁孩子健康。 症状 轮状病毒一向是宝宝肠胃道疾病的原凶,好发于5岁以下幼儿,最明显的现象为突然间发高烧、呕吐、出现水便,及持续腹泻约5~7天。而诺罗病毒比轮状病毒传染力更高,今年各大医院均挤满了受害的人潮,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及突然发高烧等。 遭受病毒感染后,约24~48小时才会出现呕吐、拉肚子的症状,不过亦有部分患者12小时便发病,家长如发现孩子呕吐后开始发高烧,便要保持高度警戒。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亦含有病毒,妈妈帮他换尿布、清理呕吐物后,一定要马上洗手,或视情况更换衣物,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家中紧急处理 孩子如有剧烈呕吐,最好暂停给予食物(如牛奶等),以免再度引发呕吐加重肠胃负担,及连累食道也跟着受伤。建议采取少量给予的方式,如每小时补充10cc的电解溶液,同时尽快就医治疗。 小叮咛 当孩子出现以下症状时,代表可能有脱水的疑虑,应尽速去大医院检查: 1.一天腹泻或呕吐超过5次。 2.小便量大幅减少,且颜色加深。 3.嘴唇很干,皮肤弹性很差,哭的时候没有泪水。 4.不像平常般玩闹,精神活力变差很多。 NG处理法 1.很多家长担心频繁地呕吐会造成脱水,常在孩子刚吐完后给他大量的水喝。 2.或是家长虽知呕吐完最好不要喝水,但耐不住小孩一直吵着要喝,就纵容小孩拿起水大口大口的喝下去。 这两者都会害到小孩,再度引发呕吐,更加不舒服;正确的做法是应空腹一小时后,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 治疗方式 细菌性肠胃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并发脱水、电解质失衡,甚至休克等,因此治疗上以补充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为主。症状较轻者,医师会开立消胀气、整肠、收敛剂等药物,减轻肠胃不适,而止泻剂因可能使胀气变得更厉害,故非所有人均适用。若怀疑患者有脱水迹象,或剧烈呕吐、腹泻,则需保持空腹状态留院观察6~8小时,并且接受点滴输液及血中电解质、醣类检查,而中、重度患者可能需住院治疗。 居家照顾 1.应纪录小孩呕吐及排便次数,并观察大便及呕吐物的性质。 2.急性肠胃炎时肠内负责消化乳醣的酵素会受损,因此在完全恢复前,应避免摄取牛奶、豆类、蛋类、地瓜等容易胀气的食物,而改喝米汤水,及吃稀饭、白吐司、白面。这样才能减轻肠胃的负担。对于以牛奶为主食的婴幼儿,可考虑用米汤水泡止泻奶粉并加以稀释后 再喂食。 3.小心处理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接触后务必马上洗手。
8中耳炎 小朋友因耳管构造较为短平,且免疫力尚未发育完全,感冒常引发急性中耳炎。而因感染使中耳有积液存在者,则称为积液性中耳炎。 中耳炎大多伴随感冒后发生,而较少因游泳、挖耳朵造成,家长可别搞错。根据统计,急性中耳炎治疗过后,大部分患者中耳仍有积液存在,而积液性中耳炎如再加上感冒,很可能导致急性中耳炎复发,因此家长得密切注意病情发展。 症状 急性中耳炎症状包括耳痛、发烧、哭闹等,家长如发现孩子突然表示耳朵痛,或者不停抓耳朵及发烧原因不明时,就要考虑是否为中耳炎。 紧急处理 如怀疑孩子并发中耳炎,便需马上送医。中耳位于耳道深处,无法靠目测来判别病惰。家长千万不要将棉花棒深入耳朵检查,以免误伤其他组织。 治疗方式 医师会先使用耳镜观察耳膜是否有红肿、化脓的情形,接着开口服广效抗生素治疗,疗程约需l~2周左右。患者的后需按时复诊追踪,以便观察是否有中耳积液或听力有异常的情形,视情况采取引流或放置通气管治疗。 居家照顾 1.切勿自行停药,以免体内产生抗药性,及导致其他并发症。 2.保持耳朵干爽,且需按时复诊,爸妈同时要留意孩子听力是否出现异常变化。
9肺炎 肺炎依致病因可分为细菌、病毒感染两大类。早产儿或小于一岁的婴幼儿较常因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较大一点的学龄或学龄前孩童,以霉浆菌或肺炎双球菌感染为主。 症状 患者大都是先有咳嗽、流鼻水等感冒的症状,接着开始发烧、呼吸很喘、活动力下降、胃口不好、疲倦。较大的孩子严重时可能有呼吸困难、胸痛以及腹痛的症状。 紧急处理 家长应采取合适的发烧处理后,立即带孩子就医。 治疗方式 一般病毒性肺炎, 只要给予一些症状治疗药物及呼吸辅助疗法即可,抗生素使用并无法缩短疗程,而细菌 性肺炎就一定要用抗生素治疗。此外,对于痰多吸呼窘迫的孩子,会在住院中使用蒸气喷雾吸入、氧气罩治疗。而不需住院者,家长应学会正确的胸腔拍痰的方法,在家中藉由拍痰来改善孩子的症状。 居家照顾 1.婴幼儿多半不会自己咳痰出来,为免痰液沉积,造成咳嗽以及食欲变差的情形,建议家长在小朋友进食前1小时,或进食后2小时帮忙拍痰。即将手掌并拢呈杯状,手心向下扣击患者背部,避开肾脏以及脊椎部。每天至少拍4次,每次约10~15分钟。 2.孩子已感染肺炎,最好和其他家人隔离,也不要到学校去。 3.居家照护时,家长应观察孩子咳嗽有无改善、愿不愿意进食、是否有胸凹的情形。 4.多补充水分亦有助痰液排出。避免油炸、刺激性饮食。 10溺水 炎炎夏日,家长常带孩子到河边戏水,但稍不留意,幼儿就可能会发生溺水意外。溺水对身体的伤害,在于过多水量进入了不该进入的呼吸系统中(如气管、肺部),使喉部为了阻止外物进入气管和肺里,出现紧缩痉挛,此反应会阻塞空气进入肺中,让身体因缺氧而产生窒息的现象:另一种状况是水直接且大量的进入气管和肺里,导致身体的缺氧窒息。 万芳医院急诊小儿科主治医师杨耀舜表示,虽然家中的澡盆、浴缸远没有外面游泳池大,但是只要有蓄水的地方就有让婴幼儿发生溺水的机会,甚至只要短短数秒,就有溺毙的可能。最近更发生幼儿溺水的地方是门前的地下污水管,因为爷爷奶奶照顾幼儿时,家里门开着,小孩也因为在附近玩耍,一个失去重心,整个头就栽进地下污水管,就因施工单位无人看管,而任地下污水盖子打开。 症状 溺水意外是突发的,并不会有任何征兆,溺水后可透过症状来观察孩子状况,如果孩子呼吸正常且顺畅,肤色也没太大变化,脉搏仍维持正常,表示受伤程度不大,只要将干毯包裹住孩子身体,立即送医即可。 假如孩子的呼吸微弱、体温下降、肤色苍白、心跳脉搏变慢,代表他的生命征象微弱,必须马上进行急救处理。此时可给予孩子一些刺激,像是用手捏他的手掌或脚底板使其哭泣,如果哭出来就表示孩子呼吸没有问题,但仍应立刻送他到医院检查治疗。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小儿科部主任陈中明表示,最严重的状况是孩子溺水后没有呼吸现象,各方面征象都很弱,这时孩子的生命已渐渐消失,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与心脏按摩,企求挽回生命。 紧急处理 溺水后应先维持血压、心跳与呼吸,并注意其电解质是否平衡。陈中明表示,溺水会造成缺氧,为了不让后续造成更大的伤害,应审慎评估孩子的脑部、心脏、肾脏、肝脏等功能是否正常,并使用支持性疗法。杨耀舜则说,溺水后应立即进行急救动作,而咸水和淡水所出现的并发症不同,因咸水盐分高,溺水时肺水肿状况会较为严重,身体的电解质也会变得不平衡,一旦发生溺水务必马上急救,错过了黄金期很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肺水肿,甚至成为植物人或是死亡。 家长可做的预防 溺水发生地点不一定是在户外水域及游泳池,幼儿在家中浴缸与马桶发生溺毙的意外事件也时有报导。另外,洗澡时不要让幼儿玩潜水玩具,水的高度也不要超过孩子肚脐的位置,更不可将幼儿单独留在浴室内,而马桶使用完要把盖子盖上,以免幼儿意外滑落。此外,当家长带孩子出游戏水时,要注意戏水地点的安全标示,且不可让孩子独自玩水,或是让他离开大人的视线范围。如住家附近有施工单位,务必加盖或将施工处围起来,避免不幸发生。
11婴儿猝死症 婴儿猝死症是指一个好端端的婴儿,突然间无预期的死亡。杨耀舜表示,发生猝死的原因不明,只能从一些统计资料中找出讯息,大多数的婴儿猝死症是发生在午夜与清晨间,因此被认为与睡眠有关,因为仰躺比趴睡所发生的猝死机率低,但此说法仍未被证实。 较冷的冬天发生婴儿猝死症的机率较高,而未满一岁的婴儿都可能会发生婴儿猝死症,尤其特别容易出现在2、3个月大的小小孩身上。 症状 陈中明表示,婴儿猝死症常是在家长半夜起床时,突然发现孩子已无呼吸,才紧急送医急救,通常是没有征兆的。而有时候婴儿可能会因溢奶造成呛奶,导致猝死,但家长难以判断孩子只是单纯的溢奶,还是会引发后续严重的猝死问题,大部分都要等到孩子脸色发黑、手脚冰冷时,才知道孩子已经遭受到生命威胁了。 紧急处理 如果能及时发现婴儿脸色发黑,就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术,使心跳恢复跳动,同时立刻送医诊治,及早发现或许可让孩子免于因缺氧过久而死亡的状况。而在就医的处置上,陈中明表示,医师会对婴儿进行插管与打强心剂,但因为发现猝死症时多数已经隔很久了,所以死亡率极高,即使救回孩子的生命,多半需靠人工呼吸器维持生命。 家长可做的预防 国外许多研究报告显示,俯卧睡眠的婴儿猝死发生率是非俯卧睡眠婴儿的3~9倍,所以在1992年时,美国儿科医学会正式建议婴儿要采用仰唾姿势睡觉,以减少婴儿猝死的发 生率。家长平常就应请医师详细检查宝宝呼吸、循环功能是否正常,并多加注意与治疗,此外,父母应熟练急救法,才不会一旦发生意外却慌了手脚,延迟救回孩子的时间与机会。爸爸妈妈应多注意,切忌让孩子盖上过厚的被子,或是将毛巾、衣物盖压其脸部,以免妨碍孩子的呼吸却不自知,夜晚睡觉时,多起身几次观察孩子的呼吸状况,才能防患未然。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6:04 , Processed in 0.06348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