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育儿 幼儿期 查看内容

春季小儿皮肤病的的防治-幼儿期2-3岁-护理保健

2015-3-28 11:48|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7| 评论: 0

摘要:   皮肤病   每年进入冬春交替之际,除了衣物上的加减,皮肤的保养方式也要跟着“换季”。爱美的妈妈除了关爱自己的肌肤外,更要细心呵护宝宝幼嫩的肌肤,以免使宝宝皮肤干裂,引发各种冬春皮肤疾病。以下3种因天 ...

  皮肤病

  每年进入冬春交替之际,除了衣物上的加减,皮肤的保养方式也要跟着“换季”。爱美的妈妈除了关爱自己的肌肤外,更要细心呵护宝宝幼嫩的肌肤,以免使宝宝皮肤干裂,引发各种冬春皮肤疾病。以下3种因天气转变而常发生的皮肤问题,妈妈可要注意哦!

  一、皮肤炎

  1。脂溢性皮肤炎

  脂溢性皮肤炎是宝宝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常发生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1个月以内尤甚,6个月之后病情开始好转。好发于冬春季节,好发部位为皮脂腺分布较多之处,比如脸颊、眉部、额头、头皮及耳朵等。表现为皮肤出现脱屑的红斑,脱屑呈白色或淡黄色,有时会有黄痂。

  居家护理

  (1)患处皮肤看起来比较脏,但宝宝并不会有过多的不适,仍可正常作息。

  (2)一般可选用维生素B治疗,家长不要自行给宝宝涂抹药膏,应该给宝宝做好基本的清洁保养,加强保湿。少用热水洗脸洗澡,少用肥皂,以免再度刺激皮脂腺。

  2。异位性皮肤炎

  异位性皮炎又名异位性湿疹或遗传过敏性湿疹。通常会在脸上、手臂外侧、大腿外侧出现皮肤干红、发炎、脱皮的症状,发炎的地方会有粗糙的表面。许多父母在孩子脸上有红痒脱皮的症状时,以为是清洁不够彻底,一味地用热水和肥皂加强清洁,却忽略了基础保养的步骤,如此反而会破坏角质层,再次伤害已受损的皮肤。

  2岁左右患儿的症状会逐渐缓解,甚至自愈。其中有些患者至儿童期或成人期可再次复发;还有部分患者会迁延不愈,可持续发展到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居家护理

  (1)家长要避免给宝宝进食易致敏的物品,如牛乳、鸡蛋白、柑橘等。哺乳母亲以清淡饮食为好,贝类食物及酒类应禁用。

  (2)尽量减少外界对宝宝皮肤的不良刺激,如外用肥皂、热水烫洗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避穿毛制品或尼龙织品。

  (3)患病时忌种牛痘,避免接触新近种过牛痘的人或单纯疱疹患者,以防发生牛痘样疹或水痘样疹。

  Tips

  异位性皮炎与脂溢性皮炎的区别

  异位性皮炎多为出生后第3~4周开始发病,皮疹为红斑和油性鳞屑,缺乏多形性特点。好发于头部,亦可累及眉部、鼻唇沟、耳后、颈部等处,自觉轻痒或不痒。预后良好,往往于数月之内痊愈。

  3。沙土性皮肤炎

  我国南方的温度回升比较快,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也较早。2~4岁的孩子尤其是男孩,比较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沙土,能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有的孩子在玩沙土后,手背上长出了许多红色的小疙瘩,并感到痒,这就是沙土性皮肤炎。这些孩子的皮肤比较敏感,多次接触沙土后,便可出现红疹,皮疹呈淡红色,高出表面,小的如米粒,大的如黄豆。

  居家护理

  沙土性皮肤炎的治疗方法很简单,用肤轻松软膏在患处涂擦,每日2~3次,3~5天后皮疹即可消退。如果皮疹范围较大,可到医院请医生协助诊治。

  二、湿疹

  婴儿湿疹又称“奶癣”,是一种对食物过敏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可因气温低、湿度低等环境所诱发。尤其是2岁以内的宝宝,颈部、腋下、大腿根等部位容易受到摩擦,口水、溢出的奶液、粗硬或未洗净的尿布均可刺激皮肤诱发湿疹。

  婴儿湿疹在出生后1个月到2岁出现,又以2~3个月的宝宝最严重,常发生于双颊、头皮、额部、眉间、颈部。皮疹形态不一,有的是潮红的皮肤表面覆有黄色油腻性鳞屑或痂皮,有的是潮红的皮肤上散布着小疹子与水疱。不论哪一种皮疹,都伴随有奇痒,宝宝往往很烦躁,不停地用小手挠抓,直到水疱抓破形成大片的糜烂才罢休。

  居家护理

  (1)一般来说,家长要观察有没有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鸡蛋蛋白的过敏。妈妈吃鱼、虾、蟹等,过敏成分也可随乳汁传给孩子。如果对食物过敏,就要寻找合适的替代品,妈妈在哺喂母乳期间也要远离易致敏食物。

  (2)要保持宝宝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溃破感染。渗水结痂时,不要用热水肥皂擦洗,应该用植物油轻轻涂擦,不要强行把痂皮剥下。

  (3)常用的内服药物有苯海拉明糖浆、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继发感染时需应用抗生素。外用药要视皮肤病变状态而定,出水糜烂或红肿可用2%硼酸水溶液湿敷,渗液与糜烂消失后可外用皮脂类固醇激素制剂,如湿疹霜、祛湿油、苯海拉明霜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三、病毒性皮疹

  冬春交替,气候渐暖,各种病毒开始大量滋生,宝宝是病毒最容易侵袭的群体。宝宝感染病毒后大部分都会表现为出疹,但各种病毒红疹的症状不一样,妈妈们应该了解一下各种病毒感染后皮疹的特点,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小儿出疹性疾病的诊断:  

  疾病

  病因

  皮疹特点

  发热

  全身症状

  麻疹

  麻疹病毒

红色斑丘疹,头面部→颈部→躯干→四肢,退疹后有色素沉着及细小脱屑

  发热3~4天,出疹期体温最高

  全身症状轻,耳后、枕部有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

  急疹

  疱疹病毒

红色斑丘疹,颈及躯干部多见,一天出齐,次日消退

  高热3~5天,热退疹出

一般情况良好,高热时可有惊厥,耳后、枕部淋巴结亦可肿大

  肠道疾病

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

散在斑疹或斑丘疹,很少融合,1~3天消退,不脱屑,有时可呈紫癜样或水疱样皮疹

发热时或热退后出疹

发热、咽痛、流涕、结膜炎、腹泻、颈部和枕后淋巴结肿大

  居家护理

  对于病毒性出疹的治疗原则是: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感染。

  常规护理

  (1)室内要保持通风。患儿一般都被要求卧床休息,因此居室要温暖、安静、清洁,空气要新鲜,注意温度和湿度,每天可开窗换气2~3次,但不得让冷空气直接吹到患儿身上。  

  (2)患儿不宜穿衣过多,被子不宜盖得太厚,以防止孩子因热量散发不出去而引起高热抽搐。同时要保持眼、鼻、口腔和耳的清洁,避免强光刺激。

  (3)要给予宝宝容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补充充足的维生素。

  对症治疗

  宝宝体温不超过40℃者一般不予退热,若体温高于40℃伴有惊厥可适当降温,应尽量采用物理降温方法。烦躁者医生会给予镇静剂。发烧较重的婴幼儿可用解热镇痛药,一般无需使用抗菌素。同时还要保持皮肤的清洁,避免让宝宝用手去抓,防止疱疹感染。

  预防感染

  (1)预防病毒传染最重要的是加强自身保健,起居有规律,不要与带毒者直接接触,更不应和带毒者同用脸盆、毛巾等物品。

  (2)流行期间尽可能少带宝宝去或尽量不去公共场所。

  (3)孩子的饮食也很重要,要给孩子多喝开水,食用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4)天气渐暖时一定要带宝宝锻炼身体,从根本上阻断病毒的侵袭。

  Tips

  皮肤色斑都是病吗?

  宝宝出生后皮肤可出现各种色斑,但不一定都是病。

  青斑  多见于骶尾部、臀部、手足、小腿等部位,呈蓝灰色,形状大小不一,不高出皮肤,无不适。这是皮下色素细胞堆积的结果,不需要治疗,多于5~6岁时自行消失。

  红色斑  为云状红色痣,又称毛细血管瘤。常见于眼睑、前额以及颈后部,这是接近皮肤表面的微血管扩张所致,大约1岁左右可消失。

  草莓状痣  表面似草莓状凹凸不平,医学上称为草莓状血管瘤,至6个月时可以长得很大。但是家长不用担心,因为痣的颜色会渐渐变浅,有的3岁左右会消失,即使不消失也可以进行治疗。只是不主张在新生儿期便急于采用手术治疗,当然特殊部位的血管瘤必须切除。

  牛奶咖啡斑  顾名思义呈牛奶咖啡色、大小不等的斑块。可在婴儿四肢或躯干见到,少数几块对宝宝的健康并无妨碍,如果数量很多,则应请小儿神经科医生诊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6:02 , Processed in 0.06910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