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症状外的蛛丝马迹 小儿白血病,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大症状外,还有其他蛛丝马迹可寻: 1.四肢骨骼及关节疼痛。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使骨髓腔内张力增高而发生骨痛。骨痛以隐痛和胀痛为主,多发生在胸骨和四肢骨。而关节痛多数呈游走性,时隐时现,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再加上年幼的儿童尚不懂得清晰地表达身体不适,在家长看来,他们可能只是不愿跑动、走路或变得慵懒、不爱活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及时发现病情的难度。 2.颈部、腋下不明原因肿块。众所周知,人体有很多的淋巴结,可以说遍布全身,但最容易被意外发现的,要数颈部和两侧腋下的淋巴结了。白血病的淋巴结肿大一般不会引起疼痛,但越是这种看似良性的“无痛性肿块”,越要引起警惕。有些家长见到孩子脖子变粗了,还满心欢喜地以为他胖了,全然没留意到粗脖子下还暗藏着一颗颗的“肉疙瘩”;还有些家长更是自作聪明地认为是淋巴结炎,自行敷些草药了事,因此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3.经常性恶心呕吐、头痛。白血病中有一种特殊类型,称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其常见表现为顽固性头痛,伴视力模糊、视力减退及恶心呕吐。与急性胃肠炎引起的呕吐不同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常引起喷射性呕吐,程度更为严重,并且与进食无明显关系。这些都是白血病细胞跑到神经系统作怪,导致颅内压力增高的结果。家长们对此也要多加留意。 4.腹胀、睾丸肿大。白血病患儿的腹胀多是由于肝脾肿大引起,一般来说,常规体检就能发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男孩一侧或两侧睾丸的无痛性肿大,并伴有阴囊皮肤发红或发黑时,要注意排除白血病细胞侵犯睾丸的可能。对于年龄稍大的男孩,阴茎异常勃起是白血病侵犯阴茎海绵体的特有征象。遇到上述情况,家长必须立即带小儿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5.其他。白血病细胞侵袭齿龈和口腔黏膜,还可能引起局部肿胀和口腔溃疡;肾脏浸润可引起肾肿大、血尿、蛋白尿等。 实际上,白血病虽然是威胁儿童生命的“头号杀手”,但如能及时发现,并采用恰当的治疗手段,往往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对家长而言,最重要的是及时发现白血病的蛛丝马迹。
在肿瘤医院的儿科病房里,常能见到一幕幕让人揪心的景象:伤心欲绝的白血病患儿父母相拥哭泣,他们怎么也接受不了孩子身患绝症、濒临死亡的现实。一边是天真烂漫的孩童,一边是绝望无助的父母,作为医生,面对一场场生离死别,有时,我们也只能无奈地叹息。其实,这些悲剧的发生,有相当部分是由于白血病未能及早发现,以致病情发展至回天乏术的。实际上,在白血病的治疗中,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尤为关键。在很多情况下,如果家长能多了解一点,再细心一点,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反复不规则发热 这天早上,妈妈招呼威威去上学,一向乖巧的他却赖在床上,半天不肯起来。妈妈急了,正要扯他起来,触及他的身子,好烫,原来小家伙又发烧了,嘴里还喃喃地说着胡话。近半年来,威威的身体明显比以前差了,动不动就感冒、发烧,所幸,轻则吃点抗菌药物,重则在医务室打支退烧针,就退烧了。威威爸长年在外工作,威威妈一个人家里家外地忙活,也够累的,见威威吃药打针后很快就没事了,她也没太在意。可是,这一次威威似乎病得不轻。妈妈赶紧抱起威威直奔医院。了解威威的情况后,医生建议做个血常规检查,化验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威威的白细胞竟高达20万/毫升(正常值是4000~10000/毫升)。后来,骨髓穿刺证实,威威患的是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医生点评:据流行病学资料统计,在中国,白血病的自然发病率为十万分之四,每年新增病例4万,40%是儿童,其中以2~7岁者居多。患儿中像威威这样,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占一半以上。由于骨髓内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逐渐“吃掉”正常的白细胞,造成免疫力下降,因此,患儿容易发生感染,出现发热。白血病的发热,呈反复不规则性,有的表现为38摄氏度以下的低热,也有的高达39摄氏度或以上。发热的同时,可伴鼻塞、流鼻涕、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或尿频、尿急等泌尿系感染表现,一般不伴寒战。在此提醒家长,当孩子出现反复不规则发热时,最好不要随意使用退热药(如安乃近、百服宁等),以免掩盖病情。带孩子及时就医,查出病因,方为上策。 “补”不好的贫血 最近几个月,小彤的脸色总是不太好,整天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连老师也反映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滑了不少。家里人琢磨,可能是小孩子长得快,营养跟不上的缘故吧,于是,天天变着花样,设法给她增加营养。可是,鱼肉蔬果吃不少,各种保健品也都吃遍了,仍不见有改善。小彤的营养不良可真难对付。这天,妈妈带小彤来到医院,说要好好检查一下。结果血常规果真查出小彤的血红蛋白才70克/升,再做骨髓穿刺,发现贫血居然是白血病惹的祸。所幸,小彤的白血病发现得还算及时,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治疗,目前,她的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脸色也比从前红润了许多。不久,她就可以重返校园了。 医生点评:除发热外,贫血也是小儿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并且随病情发展,贫血程度会越来越重。白血病细胞侵占造血的骨髓腔,赶走正常的骨髓细胞,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产量减少,是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白血病性贫血,与小儿由于挑食偏食,无法满足身体迅速发育需求造成的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两者统称为营养障碍性贫血)性质不同,须区别对待。一般来说,后者在适当补充造血所需原材料(如铁剂、维生素和蛋白质)后,贫血就能基本得到改善。而前者,不经过正规化疗,即使服用再多的营养保健品,也是“石沉大海”,徒劳无功。 反复出血 秦大妈的小外孙豆豆五岁了,小家伙长得虎头虎脑的,十分招人喜爱。这天,豆豆在房间里砌积木,正玩得好好的,突然间,他停下来:“外婆,我又流鼻血了!”生活经验丰富的秦大妈赶紧找来小棉球帮他止血。鼻血很快就止住了。可是没过几天,秦大妈带豆豆去公园玩时,他又流鼻血了,还弄脏了新衣裳。豆豆的鼻子近来怎么变得这么脆弱了?回家后,耿耿于怀的秦大妈又把豆豆从头到脚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她发现,豆豆身上比往常多了好些青紫色的斑斑点点。孩子平时也没怎么磕磕碰碰的,这些淤斑究竟从何而来?到儿科门诊体检,医生发现,豆豆身上有多处出血点和淤斑,始料不及的是,进一步检查结果发现,“元凶”竟是白血病。 医生点评:小儿白血病的另一大症状是出血。白血病为什么容易出血?归根到底,还是白血病细胞惹的祸。异常增生的白血病细胞使骨髓里负责止血功能的血小板发生质和量的改变,血小板止血功能减弱,导致各种出血的发生。 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皮肤和黏膜。皮下出血,多表现为四肢及身体躯干的皮肤淤斑、淤点,范围较大的淤斑中央常伴硬结;常见的黏膜出血,则表现为流鼻血、牙龈渗血(多见于刷牙或吃水果后)、口腔舌头血泡等。如果白血病得不到有效控制,出血就不限于皮肤和黏膜那么简单了,到那时,人体各个内脏器官都有可能出血,比如呕血、排暗红色或黑色大便(胃肠出血);痰中带血(呼吸道出血);解鲜红色或洗肉水样小便(泌尿系出血);青春期女孩月经过多(生殖系出血)。若出血发生在视网膜,可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其中最为严重的当数颅内出血:当出血发生在大脑半球时,可出现半身不遂(即偏瘫);发生在蛛网膜下腔时,少量出血就足以致命,患儿可能突发死亡。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反复流鼻血、牙龈出血,或皮肤上的淤点、淤斑经久不散时,一定要多加留意,以免病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59 , Processed in 0.06202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