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很让人头痛的疾病之一,不仅多发而且容易反复发作,特别是幼儿,基本3岁之前至少有一次中耳炎的经历,这和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有关,而除了儿童,成人当中同样也有不少人为中耳炎所困扰着。10月20日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中耳炎义诊”现场,记者特别针对中耳炎的诊治找到了该院耳鼻喉科主任宋文光主任。 名医简介:宋文光,男,主任医师,耳鼻喉科主任,广东省耳鼻咽喉科学会常委、广州市耳鼻咽喉科学会委员。 不同类型中耳炎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宋主任介绍说,中耳炎每年在耳鼻喉科的病人数量,占所有耳鼻喉科病人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病人还是比较多的。特别多发于儿童,但也有不少成年人发病。中耳炎主要可以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而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里还可以继续细分为:化脓性中耳炎、骨疡型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等等。针对不同类型的中耳炎,治疗方法也有不同。 中耳炎治疗方法: 中耳炎分类不同,不同的分类,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有的保守药物治疗就可以,有的则要手术治疗。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可以分为化脓性和非化脓性,化脓性常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炎、感冒、咽喉炎等等);慢性中耳炎中又可以分为 中耳炎分类: 单纯型中耳炎 单纯型中耳炎是慢性中耳炎最常见的中耳炎类型,多由于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经咽鼓管侵入鼓室所致,又称咽鼓管室型。炎性病为主要位于鼓室粘膜层,鼓室粘膜充血、增厚,圆形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及腺体分泌活跃。临床特点为;耳流脓,多为间歇性,呈粘液性或粘液脓性,一般不臭。量多少不等,上呼吸道感染时,脓量增多。鼓膜穿孔多为紧张部中央性,大小不一,但穿孔周围均有残余鼓膜。鼓室粘膜粉红色或苍白,可轻度增厚。耳聋为传导性,一般不重。乳突X线摄片常为硬化型,而无骨质缺损破坏。 卡他性中耳炎 卡他性中耳炎(OME)是咽鼓管阻塞,导致通气及引流功能障碍而引起的非化脓性中耳炎症。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病,而且是儿童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又称: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等。 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常常是因为炎症性阻塞(鼻及鼻窦炎、扁桃体炎、腺样体炎等)、机械性阻塞(鼻甲肥大、鼻在隔弯曲、鼻腔填塞物等)、气压骤变(航空、潜水等)引起。慢性卡他性中耳炎因急性卡他性中耳炎治疗不恰当或不彻底所致。 急性卡他性中耳炎患者主要症状为耳闷、耳闭塞感、耳鸣、听力减退,在擤鼻、改变头位或牵拉耳廓听力有暂时改善。病人有“自听增强”的现象,就是指病人有听自己说话声比平时特别响亮的感觉。相关检查显示:听力呈传导性耳聋,鼓膜充血、内陷、鼓室积液。右侧两图显示的是:鼓膜内有积液,箭头所指为气液面(Air-Fluid Levels) 慢性卡他性中耳炎患者主要症状为耳鸣、耳聋。检查鼓膜增厚或萎缩、有钙质沉着、鼓膜内陷、振动不良。 浆液性中耳炎 浆液性中耳炎是成年人传导性聋最常见的原因,特点是鼓室内积存浆液性稀薄水样的非化脓性液体。浆液性中耳炎与粘液性中耳炎不同。 浆液性中耳炎的根本原因是咽鼓管阻塞。咽鼓管阻塞妨碍了中耳正常的气体交换过程,中耳腔的气体逐渐被吸收又得不到相应的补充,遂使中耳呈负压或部分真空状态。中耳负压可以导致中耳粘膜毛细血管浆液漏出,形成浆液性中耳炎,这一理论称为“补空性积水”。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因中耳粘膜的化脓性炎症,多见于冬春季节,在全身抵抗力降低时较易得病. 好发于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化脓性致病菌侵入了鼓室引起的,常伴随咽鼓管、乳突气房粘骨膜的炎症。常见的致病菌为溶血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第Ⅲ型肺炎球菌和变形杆菌等。可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及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适当的咽鼓吹张、擤鼻或鼻腔治疗后经咽鼓管途径侵入中耳。或鼓膜外伤、鼓膜穿刺、鼓膜置管后经外耳道鼓膜途径侵入中耳。婴幼儿的咽鼓管短、宽而平直,如哺乳位置不当,平卧吮奶,乳汁或呕吐物可经咽鼓管流入中耳, 因此比成人更易经此途径引起中耳感染。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耳鼻咽喉科门诊常见病,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耳内长期间歇或持续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特点。 骨疡型中耳炎 骨疡型中耳炎:又称坏死型中耳炎或肉芽型中耳炎,多由急性坏死型中耳炎迁延而来。组织破坏较广泛,病变深达骨质,听小骨、鼓窦周围组织可发生坏死;粘膜上皮破坏后,局部有肉芽组织或息肉形成。此型特点:耳流脓多为持续性,脓性间有血丝,常有臭味。鼓膜紧张部大穿孔可累及鼓环或边缘性穿孔。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并可经穿孔突于外耳道。传导性聋较重。乳突X线摄片为硬化型或板障型,伴有骨质缺损破坏。 胆脂瘤型中耳炎 胆脂瘤型中耳炎并非真是平时所说的肿瘤,而为一位于中耳、乳突腔内的囊性结构。囊外侧有一层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与其邻近的骨壁或组织紧密相连。由于囊内含有胆固醇结晶,故称胆脂瘤。 胆脂瘤性特点如下:耳长期持续流脓,有特殊恶臭,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有边缘性穿孔(右3图)。从穿孔处可见鼓室内有灰白色鳞屑状或豆渣样物质,奇臭。一般有较重传导性聋,如病变波及耳蜗,耳聋呈混合性。CT检查可以确定病变范围,并指导手术。由于胆脂瘤的直接压迫或者其释放的化学物质的作用,可以破坏周围骨质,使炎症扩散,能导致一系列颅内、外并发症。所以“胆脂瘤型中耳一定要尽早手术治疗”。手术类型为:改良乳突根治术或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炎症,预防并发症,并且需要酌情做鼓室成形术以提高听力。 一般急性中耳炎在门诊治疗就可以治疗,而慢性中耳炎、骨疡型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等则需要住院治疗,甚至手术治疗才有可能根治。急性中耳炎门诊治疗,包括中耳炎的治疗,还包括了诱发中耳炎的鼻炎、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在内。而像骨疡型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因为需要根据情况做x光、CT才能对病变范围作出判断,再加上手术治疗,治疗费用昂贵,一般在500到上万左右,手术后也会有一定几率复发,手术的患者还需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诱发中耳炎。 感冒 应该首先上耳鼻喉科检查治疗 宋主任提醒:中耳炎越早发现早治疗越好,患者应该尽量在中耳炎急性期的时候就及时发现并治疗。如果有鼻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也应该及早到医院耳鼻喉科治疗。“中耳炎常常是鼻炎、咽喉炎等炎症的并发症。往往人们有了打喷嚏、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就以为是感冒,都到儿科、内科去看去了。而感冒实际上就是急性鼻炎,应该到耳鼻喉科进行检查,耳鼻喉医生才能针对鼻子、咽喉、耳朵做内窥镜的检查,对耳鼻喉内部情况有更直观的检查,对疾病作出更准确的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中耳炎。而这些检查治疗,在儿科、内科是没办法做到的,而且常常我们科室的中耳炎、鼻炎患者,都是在儿科、内科治不好了,才转到耳鼻喉科来,这样就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宋主任介绍说,所谓感冒,在儿科、内科常常以“上呼吸道感染”为诊断,一般儿科、内科也就是以抗生素等来控制症状治疗。而实际上上呼吸道主要就是耳、鼻、咽喉,既然是耳鼻喉的疾病,应该到耳鼻喉专科做检查,才能做到针对治疗,而民众长期以来形成的误区是:感冒就上儿科、内科!这其实是错误的。“感冒”应该上耳鼻喉做专科检查和治疗才会有最好的效果。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57 , Processed in 0.05858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