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三:给钱给物等于给了爱 他是一个学习成绩不错的男孩,父母生意做得很大,拥有几台名车,住千平方米带花园、泳池的豪宅,高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但就是没时间在家。为照顾他饮食起居,父母以高薪雇了一名“超级保姆”,因为他学习好,父母挺欣慰、挺放心的,还买了几条纯血统的名狗陪伴他。结果他却将一条狗虐待致死,把保姆吓得魂飞魄散!当即提出辞工不干…… 李季教授认为:要使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让孩子能够感到父母的存在,并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安全感。孩子有了安全感,才能逐渐形成坚强、自信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一个对人友善、乐意探索、具有处事能力的人。 一个人如果缺乏真、善、美作为他的行为导向,他的聪明才智不但不能造福社会,反而是一种危害。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人格品德,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必不可少的。家长要真正认识到亲子交流在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这段时期每一个阶段的重要性(心理学称之为儿童情绪发展关键期),意识到缺乏亲子交流给孩子情绪、人格健康带的终身性的缺失。这种缺失是无法用钱来替代或弥补的!别找没时间的理由,除非你愿意输掉你的孩子! 李 季: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首席专家、研究部主任、心理学教授;广东省中小学班主任讲师团副团长;广东省社区教育讲师团团长;广东省家庭教育讲师团副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CCE(儿童早期关心与教育)项目华南地区主持人。 误区四:“包”、“保”、“抱”,反正父母养得起 小马与小罗是大学同学,毕业没几年就结了婚。由于双方的家境都不错,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从小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两人成家以后,生活开始乱了套,不会自己做饭菜,刚开始时以快餐对付,快餐吃腻了就去双方父母家蹭饭。两口之家永远像一个垃圾场,衣服鞋袜到处都是,一件东西没半天找不着。半年后,小俩口开始为生活小事吵闹,由于任性,谁也不让谁,到后来,双方父母加入混战、各自护短,没到一年,小俩口闹离婚走上法庭…… 亲子专家李恒:这小两口恋爱几年才结婚,感情不能说不够深厚。但是半年不到就离婚,个中的原因就不仅仅是感情问题了。从小在溺爱的环境中成长,缺少自立能力,更没有学会互相宽容。而自立能力训练渗透在每个日常生活中,受父母过度保护、溺爱的孩子难以自立。而父母缺乏耐性,为了方便省心,跳过生存能力示范与培养的过程,直接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其实这是父母内心极度自私的表现。父母的这种自私不自然而然的让孩子形成一种习惯的自私心理,它从小就从父母身上看到 :让别人做任何事情都是理所当然,没有条件的。 专家建议:对孩子进行持久的、细致的自立训练,才能让孩子拥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的,即当孩子有要求的时候,不是不讲任何条件的满足,而是训练其延后满足需求的意志力,示范或培养他去寻找资源和创造资源的能力;当孩子向家长提出问题时,鼓励他通过自己探索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结果,等等。 拿出一点耐心和宽容,让孩子真正学会自立和宽容! 李 恒:亲子专家、心理咨询师、高级培训师。 近年来,家庭教育有一句流行语: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至不少家长都有“输不起”的潜意识,但是起跑以什么为标杆、以什么为参照?大部分家长都不得而知,而分数看得见、可比较,所以很多家长眼睛还是紧紧盯着孩子的分数和名次。他们没有意识到,因为“参照物”选择不全面导致家庭教育出现误区,而这些误区可能最终导致孩子输掉人生!
莫要到孩子输掉的时候才后悔,从现在起你就要时常反省和改进自己…… 孩子将来会输在哪里 ———“家教通”专家谈父母之道 误区一:为了明天,牺牲今天 彬彬从小是学习尖子,邻居都说他是个读书的料,他的目标是清华大学。只是彬彬越大长得越像棵“豆芽菜”。为了圆清华梦,彬彬妈妈对彬彬抓得很紧,恨不得儿子将每一分钟都花在功课上。近日,省教育厅在中小学生中全面启动“阳光1小时体育运动”,彬彬也想与同学们一起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参加体育锻炼,妈妈对此不以为然:“那怎么行,多运动一个小时,就少温习一个小时,等考完大学再补体育也不迟嘛!” 骆风教授认为:孩子身体素质达标,是心理发展和学习进步的物质条件,奠定了今后人生的幸福基础。如果今天连健康的“本钱”都输掉了,明天又如何成为全面发展的良才! 专家建议:确保孩子的运动时间。让孩子挤时间多看书也无可厚非,但仅仅靠逼着孩子“全天候”地看书、做作业只能适得其反。运动是促进孩子体格发育的最积极、最主动的措施,它可以帮助孩子积累身体的能量,保持孩子学习精力的旺盛,化解孩子紧张的情绪,使孩子离理想大学的门口更近一步! 例证: 2000年广东高考理科状元、广东实验中学的张恒,她高中阶段学习非常刻苦,时间抓得很紧,但她并没有忽视运动锻炼,即使考前最后几个月她也照样跑步、打羽毛球,星期天几乎用整个下午的时间大运动量地打球,与父母交谈也是些学习以外的事情。 骆 风:广州大学发展研究院国民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 误区二:人生目标就是事业成功、有钱…… 她是某大学的讲师,年轻漂亮,事业有成,早就进入了有房有车的中产阶层。据悉,从小到大她都就读名校,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外人看来她是一个值得羡慕的成功者。然而去年某天,她却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据了解她的人透露,她从小生活在父母“上名校读书,做有出息的人”高压之下,个性郁郁寡欢,生前已多次流露“人生没有快乐,自己是为父母而活”的思想。 李季教授认为:家长在为孩子设立人生目标时,要把握三个关键问题 很多父母认为,童年的价值就是为成才做准备的,因此子女学业成功比快乐成长更为重要。这些父母头脑中都有子女成长和成才的标准和为孩子画定的理想人生“线路图”,那就是“读名校——做大事业(或有出息)”,在这方面,“富爸爸”与“穷爸爸”愿望都一样。目标和愿望本身没有错。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真的是孩子人生最大或最重要的目标吗?父母的目标能成为孩子自己努力的目标吗?父母怎样才能或者通过什么来帮助孩子实现这一目标?这三方面相互关联,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才缺一不可。 “家教通”的老师曾经问一个报读了几个课外兴趣班的小学生:“你真的喜欢这些班吗?”小孩天真地回答:“不,是妈妈喜欢的,妈妈喜欢我就喜欢。”小孩子有时会通过接受父母的建议来讨好父母,但大人有没有学会如何走进孩子的真实世界呢?多找时间与孩子作平等的交流吧。李教授特意对家长们说:“孩子的健康成长包括了身心健康、富有亲情与爱心、快乐学习和生活等等,它们比所谓的成才更重要,父母们切忌在拥有这些时不去珍惜,一旦失去时才痛心疾首啊!” 李 季: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首席专家、心理学教授;广东省家庭教育讲师团副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CCE(儿童早期关心与教育)项目华南地区主持人。举行《用最简单的方式培养最优秀的儿童》等讲座数十场,受众近十万人次。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57 , Processed in 0.06114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