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话题 买女士9岁的儿子在南京一所小学上三年级。5日晚上,儿子一回家就委屈地告诉她,上级领导来学校视察,体育老师嫌他胖、跑不快,不让他去操场上课;见他单独留在教室,语文老师又认为“影响不好”,便把他叫到办公室站了一节课。买女士一核实,还真有这事,这让她很心痛。 因为学习成绩不好、长相或体型“不端”、调皮捣蛋不听话,在学校受到类似“特殊待遇”的孩子,可能远不止买女士儿子一位。如此校园“软伤害”,应引起人们警惕。 现在学校中,明显的体罚和变相体罚等“硬伤害”已大大减少。相比之下,“软伤害”伤的是“心”,集中表现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上,包括对学生的歧视、忽视和偏见等,具有隐蔽性,容易被人忽视。一位朋友的孩子上初中时,班主任和其他同学在一起总是有说有笑,对她却只有冷冰冰的只言片语。孩子很伤心,不明白自己为何被另眼看待,她其实很想和班主任聊聊,这段经历影响到她的心理健康成长。其实,老师过分亲疏有别的态度已经形成一种“软伤害”。不可否认,现在校园中,成绩优良的资优生、擅长文体的美丽生和家境优越的背景生,通常更容易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爱护。 有教无类,一视同仁,这种教育理念在一些教师那里被弱化。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软伤害”会对其人格和品质形成产生难以消除的不良影响。消除校园“软伤害”,仅靠提高师德和修养还不行,还必须依靠法律。 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教师已对孩子造成“软伤害”自己却混然不知。实际上,绝大多数教师或许没有让学生伤心的“故意”,问题在于他们对学生的心理需求没有正确的认识,忽视了学生应当享有的自尊权利和教师呵护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责任。目前教育系统首先要加大普及,让所有教师知道什么是“软伤害”、清楚其危害和后果,同时严格执法,真正减少和消除校园“软伤害”。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53 , Processed in 0.05777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