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劳动是天经地义的。 劳动可以增强一个人的体力,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可以让人更好地理解生活,理解大自然和我们生活其中的这个世界,给人带来成就感和荣誉感。所以,劳动也是人的权利。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荀子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东汉)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蜀汉)诸葛亮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北宋)司马光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 ——(清)郑板桥 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 ——李大钊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人类生活,要穿衣,要吃饭,要住宿,所以我们需要棉花、小麦、大米、石头、木头等。为了这些必需的物资,人类必须劳动。即使我们不去种地、搬石头,但我们也需要付出劳动来换取这些东西。所以,作为人,劳动是天经地义的。 劳动可以增强一个人的体魄,可以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可以让人更好地理解生活,理解大自然和我们生活的整个世界,给人带来成就感和荣誉感。所以,劳动也是人的权利。没有劳动权利的人,是非常可怜的。 勤劳,就是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的意思。我国古代有非常著名的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的故事。据说神农为了寻找草药,一天遇到七十种毒草;大禹干起活来像一头黑熊,长期的劳作,他大腿上的毛都全部被磨光了。还有伟大的思想家墨子,他主张和平,主张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为了说服人们摒弃战争,墨子穿着草鞋奔走在各个国家之间,脚掌上都是硬茧。勤劳,体现在今天生活在城市的人身上,是和敬业联系在一起的,热爱自己拥有的职业,努力做好它,不懈怠;勤劳体现在那些身居高位的人身上,是和勤政清廉联系在一起的,不要放纵自己的欲望,甚至不要过分追求自己的喜好,像陈后主陈叔宝,隋炀帝杨广,南唐后主李煜虽然都有非常高的文学才华,但都不是好皇帝,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贪图享受,不理政事,都是勤劳的反面典型。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热爱劳动,首先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例如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自己的书包,自己洗自己的衣服,帮助妈妈拖地、擦玻璃,学习做饭等;对于个人卫生也要多多注意,饭前洗手洗脸,饭后漱口,睡前刷牙等等。中国古代的出家人,特别强调早起担水打柴照料自己和整个寺院的生活。到了宋代出现理学,认为洒扫应对都是包含了做人做事的大道理的。所以朱熹的《朱子治家格言》就是从早早起床打扫庭院卫生开始说起。 朱子接着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奉必须俭约。”这就是俭。我们祖先讲节俭的美德的时候,经常连着勤。多参加劳动,自然知道劳动的艰辛,那么我们就会珍惜劳动,珍惜自己的劳动,也珍惜别人的劳动。现在农村春联经常有:“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俭,就是把自己对社会对自然的要求降到最低,强调克制自己的欲望。司马光的《训俭示康》,特地剖析了奢侈的恶行,因奢侈亡身败家,乃至亡国的例子屡见不鲜。他还认为俭是所有道德的基础。这里俭主要就是克制的意思。张英则更深一层,把俭的思想和老子思想结合起来。俭以养德,俭以避祸。 个人要俭,国家也要俭,节用以强国。为国家节俭的官员,就是廉,廉洁以奉公。我们古代廉洁奉公的例子非常多,这里选了晏子、陶侃、直到林则徐、周恩来的故事。对于孩子来说,节俭就意味着不要浪费粮食,不要浪费水电,不要随意制造垃圾。节俭,已经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问题,现在因为人口太多,资源短缺,我们整个人类都要节俭,减少自己对社会、大自然的索取。我们应时刻铭记着:浪费可耻。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52 , Processed in 0.05868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