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把孩子对自负态度与他们对纯真态度的反馈进行对比,然后将案例同父母们分享。我发现这样有助于促使父母区分自负做作和本真坦白。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是思想驱动的行为,后者是真心驱动的行为,即“应该如何”与“接纳现实”的区别。 下面给出一些源于自负态度的反应: 讲大道理:“如果我是你……” 发表意见:“要是你问我的话……” 作出判断:“我喜欢……”或 “我不喜欢……” 发出命令:“不要难过。”“不许哭。”“不要害怕。” 施加控制: “如果你这样做,我就会……”或“我不能接受你这个样子。” 下面给出一些源于真心流露的反馈,也是我们真实的自我: 接纳对方,把他当作独立的个体:“我了解你。” 接纳对方真实的自我:“我懂得你。” 尊重对方真实的自我:“我听见你了。” 赞赏每个人完整的自我:“你就是你自己。” 认识到生命本身的美好:“我们俩在一起,这一刻真完美。” 我们的自负感可能会在一瞬间被激发,甚至来不及反应就已深陷其中。尤其是当我们在约束孩子的时候。如果我们处在焦躁、挫败、疲乏的状态下,就很有可能把管教孩子的事情弄糟。我们为孩子设定的许多行为规范都来自于内心的冲突、矛盾或厌倦——自负感往往会在此时找上门来。 我们绝不能用自己的情感状态遮掩住孩子,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刺激都不能。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产生了自负感的苗头,就会发现自己处于脆弱的状态,这将使得我们的判断出现偏差。我们只有处在平和的状态时,才能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恰当的反馈。 无论何时当我们要对孩子作出反馈,最好先认识到:孩子是通过我们这些成人首次确立自己的身份意识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等于是在和自己的一部分进行交流。因此,我们总是无法把孩子当作他们自己,而会将他们视为“迷你的我”,这样当然会加深我们的自负感。我们意识不到,当我们自以为在对孩子作出回应时,其实常常是在同内心里自己的一部分进行交流。所以,我们会发觉自己对孩子以及他们的感情、问题等关切过度。由于我们无法将自己的情感与他们的情感区分开来,也无法做到客观、理性,所以常常误以为他们也在经历着我们的过去。在这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中,我们会不自觉地遏制孩子彰显自我的能力,毫无必要地将他们限制在我们的心灵世界里。 消灭为人父母所引发的自负感,对我们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件美好的馈赠。然而,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经历一个不稳定的过程。当自负的柱石坍塌下来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是一片废墟,而本真的殿堂尚未建立起来。这个过渡期通常发生在孩子出生后到小学低年级之间,它会引发一种失落感,继而是一种迷惑。随着孩子日渐独立,我们面临着生活的空虚——曾经由孩子长期填补;如今它凸显出来,因为孩子似乎越来越不需要我们了。这种感受到了孩子十几岁的时候尤为强烈,特别是当他们离开家以后。在我们力图自我改造的时候,会害怕面对镜中的自己。有些父母由于感到同孩子分隔太久,所以想起此事就感到恐惧。负罪感、伤悲、忧虑……都会涌上心头,因为我们需要重新回归到“自我”的世界。但如果我们重新进入“自我”的空间,并由此找到焕发活力的潜能,就能体验到我们天然的本真,最终找回最真实的自我。 只要我们愿意,孩子就能以各种方式将我们带回自己心灵深处的某个地方——一个我们从不知晓的存在。如此一来,孩子将摆脱我们自负感的束缚,帮助我们拓展真实自我的感觉,促使我们能够无条件地去爱,充分享受当下的生命,最终进入觉醒的境界。 这将是多么可贵的事情!同孩子一起成长,发现彼此的不觉醒,从而共同受益、共同进步;同时一起克服自负感,进入更真实、更纯粹的状态。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52 , Processed in 0.05181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