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成人充满欣喜地迎接家庭的新成员时,我们可能需要更多地体谅第一个孩子的感受。对于孩子而言,成为哥哥姐姐并不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和责任。 新生的宝宝对爸妈来说是十分期待的事情,但对你家老大,很可能是不太有趣的。所以, 要以孩子的角度,而不是你的观点,来看待谈论新生宝宝的来临。 生老二 ,老大会有啥事? 这几年,爸妈是独生子女的已很普遍,因政策允许而生二胎的家庭也日渐增多。今年,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幼儿园的非独生子女孩子占了63%,其中69%的老大是在3岁左右迎来了自己的弟弟妹妹。换句话说,爸妈通常会在第一个孩子入幼儿园时选择第二次怀孕生子,“第一个宝贝已经入幼儿园了,大一点了,讨手脚少了。若要生二胎,这段时间比较合适,精力、人手相对宽裕一些”。 我们幼儿园不少生二胎的家长都是这样说的。 一般会以为,有过老大,再有老二,爸妈应该有了一些跟孩子打交道的经验了。可是,详细了解和观察本园的那些老大和他们的爸妈,我们却发现,事实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1. 多数爸妈不了解、不知道、更不懂得怎样帮助家中老大做好当哥哥姐姐的准备。第二个孩子一诞生,大人都理所当然地把注意力分配给了小宝贝,而让实际上依然幼小的老大处在失落失宠的状态。 2. 为了让失落失宠的老大不纠缠不吵闹,好让自己腾出更多精力对付小宝贝,爸妈经常无原则地顺从孩子,结果带来更大的麻烦。 3. 不少爸妈处在顾此失彼、粗心大意的状态,严重忽略他人不当言行对老大心理上的影响。周围的亲戚朋友、邻居熟人常会对老大开玩笑,“你妈妈有弟弟/妹妹了,不要你了”或者“你再不乖,妈妈就只爱弟弟/妹妹了”。爸妈通常一笑了之。 4. 生二胎的爸妈自己很多也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的成长环境中,一样缺乏兄弟姐妹交往的经验,面对老大的纠结和苦恼,爸妈要做到换位思考似乎有难度,他们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老大,只是想当然地依照一般常理“大的要让小的”来处理问题。 这些误区都可能在老大的心中留下阴影,让他在适应自己新身份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问题。 下面是发生在我们幼儿园的那些“老大们的故事”: 安静的抗议 辰辰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喜欢跟小伙伴说话聊天,整天忙着跟小伙伴玩。他还是小女生的王子,经常能听到小女生的招呼声:“王子,快过来,我们一起玩吧!”这是个讨人喜欢的男孩。妈妈生了弟弟以后,辰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教室里听不到他欢快的说话声了,辰辰变得安静了,总是静静地一个人坐在教室的一角,静静地玩。上课,也看不到他雀跃举手的样子了,老师故意叫他回答问题,辰辰也是茫然地“啊”,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户外活动时,辰辰也很少参加小伙伴的追逐撒欢,不是安静地站在草地边,就是独自坐在滑梯上,直到游戏时间结束。 辰辰变了。 老师与妈妈沟通,妈妈说,辰辰在家里也有变化。 表面看,辰辰也经常逗弟弟玩,但他时不时会嘟囔:“这个玩具明明是我的,我是借给你玩的。”如果妈妈追问,他会说:“我很大方的啊,我不是把玩具给弟弟玩了啊。”如果妈妈表扬,他会小大人似地说:“我是哥哥,应该的。” 辰辰的回答都是言不由衷的。 妈妈还说了辰辰另一个异样表现。弟弟出生前,辰辰是和妈妈一起睡的,弟弟出生后,他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睡了。跟他商量这件事时,辰辰答应得很痛快:“我是哥哥,应该的。”可实际并不如此,以前入睡前,他会和妈妈聊天,现在都是闷闷地直接上床,对爷爷奶奶爱理不理的。 辰辰是妈妈一手带大的。而妈妈是个做事细致又认真的人,辰辰习惯了妈妈每天的嘘寒问暖和面面俱到的细致照料。弟弟出生后,妈妈的注意力明显转移给了弟弟。辰辰有足够的敏感,自然能感受到这些变化。 辰辰要强、早熟、自信,一直是全家的中心,爸妈关爱的重点。做惯了乖孩子,辰辰的自控能力很强,善于掩饰。表面上,他努力做个好哥哥,但内心却充满了不安和不快,于是,变成了个沉默寡言、心事重重的孩子。 分析: 当人习惯被另一个人照顾时,产生依恋是很自然的;一旦这份照顾和依恋被分享甚至被剥夺了,人的心理产生落差和不快更是自然而然的,更何况一个3~4岁的孩子?辰辰不能分辨妈妈对自己的疏远是因为客观原因,而非主观变化,他的内心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妈妈更爱弟弟”的想法。 这个想法让辰辰沮丧无比、不知所措。 这时的辰辰,内心特别脆弱,需要爸妈的关注和呵护,需要得到更多的、来自爸妈的肯定,他需要验证爸妈心目中对自己的爱并没有因为弟弟的到来而发生改变。对辰辰来说,妈妈是让他敞开心扉、诉说内心苦闷、消除疑惑的关键。 妈妈跟辰辰保持沟通、给予关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老师的建议下,妈妈及时和辰辰谈话、交流,还安排时间增加自己和辰辰单独相处的机会,特别是辰辰入睡前,只要能抽出时间,妈妈一定先陪伴辰辰。妈妈积极的行为,改善了孩子情绪状态,失落情绪很快有了缓解。虽然话语还没有以前多,但是,和朋友的交往恢复正常了,操场上也能看到辰辰快乐的身影了。 辰辰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的乖巧和顺而忽略了他的心理变化。 哭泣的回归 花花是班上公认的大姐姐。开学初始,很多孩子哭哭啼啼,花花却高高兴兴地来幼儿园,还安慰别的小朋友:“等你放学,爸爸妈妈就来接你了。”她甚至每天都像大姐姐一样照看班上一个能力较弱的小男生,帮他换鞋,整书包。大家都喜欢这个笑嘻嘻的“大姐姐”。 妈妈怀孕了,花花喜出望外,很自豪地来幼儿园宣布,她要做真正的姐姐了。随着妈妈的肚子越来越大,她会不断地告诉我们,宝宝越来越大了,一定是个可爱的小女生,她还给未来的妹妹取了一个班上好朋友的英语名。 妈妈怀孕的过程,花花充满了期待。出乎大家的预料的是,妹妹出生后,期待与快乐变成了花花没完没了的哭泣。大姐姐成了“爱哭鬼”。 开学第一天,花花一到班上就大哭,说想妈妈,小朋友安慰她,她依旧哭得厉害,甚至泣不成声,老师安抚了10分钟才停止,问她为什么哭,她依旧是那句话:“我想妈妈了!” 午睡,花花也偷偷抽泣。 下午吃点心,花花又突然大哭起来,原来她遇到了不爱吃的香菇。小班时,花花为了不吃香菇,会用各种办法、小精灵似地跟老师“交涉”。现在大了,进中班,却只会用哭的方式了。 难道花花逆生长了?是不是和妹妹的出生有关系? 花花在家行为表现也很矛盾。每天像个小闹钟,不时提醒妈妈给妹妹喂奶,但妈妈给妹妹哺乳时间长一点,她又会催促妈妈“我要听故事了,妈妈快一点”,“妈妈和我一起搭积木吧”。如果妈妈回应“再等一会”,她就哭泣不止,还边哭边说:“我知道妈妈要陪妹妹,我也不想哭,我也不想哭呀!”另外,遇到一点点的不顺,譬如搭的积木散架了,不喜欢某件衣服,她同样哭个没完没了。 妈妈很无奈:“感觉孩子变小了! ” 分析: 我们了解到,妈妈为了让花花顺利进入姐姐这个角色,不断给她正面的鼓励,让她对当姐姐充满期待。在花花的想象中,当姐姐就意味着自己很棒,有一个能和自己玩的小妹妹,她能教给妹妹很多东西,妹妹会喜欢她…… 妈妈忽略了一个客观的现实:妹妹的降生会导致家里的变化,妈妈要喂奶,要花很多时间给妹妹;妹妹很小,只会哭闹,会吵到姐姐;有了妹妹,陪自己睡觉的不一定是妈妈了。 她没有得到预想中当姐姐的快乐,却首先感受到了做了姐姐以后的被剥夺。她下意识地学着妹妹的幼稚,用哭泣来吸引大人的注意,用哭泣来满足需求。 学弟妹的言行,是孩子成为哥哥姐姐后很容易出现的一个有趣行为。他们会要求喝喝弟妹的奶瓶、吸手指头、牙牙学语等等,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弟妹正是由于这样的言行,才引起了大人的注意和宠爱。 如果老大出现这样幼稚的行为,爸妈必须意识到,这是孩子渴望得到大人关注的一种表现,千万不要嘲笑或批评他们。平时,要对他的正常行为给予更多的肯定,让他明白,他长大懂事的样子,才是爸爸妈妈最喜欢的。 自然的过渡 这是一个正面的例子。 龙龙是个孩子头,独立,又会玩。班级每一次户外活动,他都是组织者,带领一群小朋友玩各种游戏。这孩子单纯爽气,遇到不顺心的事,皱皱眉头,掉掉眼泪,也就没事了。 妈妈怀孕了,一开始妈妈担心龙龙是不是会反感,没想到,龙龙表现得非常快乐,他的第一句就是:“我以后又多一个听我指挥的小跟班了。”然后就没事人一样去玩了。妈妈的整个孕期,龙龙也没有特别变化,有时会问妈妈一些有趣的问题:“弟弟会长什么样呢啊?会和我一样帅吗?” 弟弟出生后,龙龙一下子让我们老师也感觉他长大了很多。 以前,遇到了不爱吃的虾仁,他会用小动作,偷偷把虾仁扔在地上,或者跟老师“辩论”为什么虾仁不好吃等等。弟弟出生后,他对吃虾仁竟然不排斥了,老师问“怎么突然就不讨厌吃虾仁了呢?”龙龙的回答很有意思:“我是哥哥,我要多吃这种让我变聪明的东西,不然我以后怎么教弟弟本领呢?” 在幼儿园的大带小活动中,龙龙和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玩时,他也很像哥哥的样子,问弟弟喜欢玩什么,遇到自己想玩的而弟弟不想玩的,他还会迁就弟弟,是班上公认的带弟弟的好哥哥! 龙龙妈妈也说:“弟弟的到来,龙龙几乎没有表现出什么负面的情绪,他非常接纳弟弟,总愿意陪弟弟玩,还帮妈妈不少忙呢。” 分析: 除了性格,龙龙和辰辰、花花最大的不同是,他是在一个比较自由的空间里长大的。按通俗的说法,这孩子是放养大的。爸妈工作很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带养过他,平时他整天跟院子里的邻居小朋友一起玩。在他的生活状态里,爸妈并不是全部。爸妈不在家,他有爷爷奶奶为伴,可以跟外公外婆打得火热。弟弟的降生,对龙龙而言,只是又多了一个可以和他一起玩的人,他乐意接受。 龙龙的抚养方式,让他从小就有一个意识:大人有自己的事情,我可以自己找乐子。这种独立意识,让他顺利地进入哥哥的角色,并没有感觉到被剥夺的痛苦。 记得《汤姆的妹妹》这本书中的描写,汤姆对妹妹的到来从期待到感觉被忽视、被困扰,他忍不住问妈妈,“妹妹在我们家到底要呆多久?” 妈妈告诉他:“妹妹是我们的家人,我们要永远在一起。” 当成人充满欣喜地迎接家庭的新成员时,我们要更多地体谅第一个孩子的感受。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成为哥哥姐姐并不是他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和责任。 老大们需要适应的过程,他们更需要爸妈的理解与关爱。爸妈的责任是让他们明白:爱并没有减少,而是多了。 爸妈的爱,让他长大;弟妹的爱,让他强大。 (感谢中福会宋庆龄幼儿园科研部徐冰老师的帮助——编者注) 文/中福会宋庆龄幼儿园 周瑾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52 , Processed in 0.06377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