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从小学会交朋友
Part3.养成篇 人气王5大指针 ● 指针1 面带笑容 笑眯眯的小朋友当然比板着脸的小朋友来得受欢迎,其实有时宝宝并不是因为情绪不好而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的,如前文提及的拥有负向情绪本质的宝宝就很少笑。要让宝宝笑脸迎人,最重要的就是要用笑脸来面对宝宝,不要因为宝宝没有笑容就对他失去耐心,而且要多鼓励宝宝笑,可以跟他说:“你笑起来好可爱哦!爸爸妈妈很爱你的。”当宝宝有较多的笑容出现时,给他言语上的赞美,或是肢体上的拥抱,这些方式都可以引导宝宝经常面带笑容。 ● 指针2 活泼大方 即使是害羞的小朋友也可以通过大人的引导与暗示变得较为主动。如看到其他小朋友有很主动、大方的表现时,可以和宝宝说:“你看隔壁的咪咪好棒,都会主动和大家打招呼。”这样暗示性的鼓励话语,也可以让宝宝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会被称赞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多次下来,也可以慢慢带宝宝和大家打招呼,让宝宝有练习的机会,而不是直接跟宝宝说:“你看,你怎么这么害羞,不和其他人讲话,都没有人要跟你玩了。” ● 指针3 乐于分享 如果家中只有一个宝宝,大人往往会把所拿到的东西全部都给宝宝,不过这无形中也让宝宝养成“东西都是我的”的错误观念。爸爸妈妈应该要让宝宝了解分享的概念,如在吃东西时,就可以说:“妈妈一半,给你一半。”或是在给宝宝一份东西后,主动跟宝宝说:“妈妈也好想吃,你可不可以分一点给妈妈?”或是在扮家家酒时,要宝宝拿东西给小熊吃,并说:“小熊一颗,妈妈一颗,宝宝也有一颗,妈妈和小熊都好高兴吃到你的东西哦!”像这样把分享融入游戏中,宝宝会更容易理解,而当家中有小客人时,也可以让宝宝练习分享动作。 ● 指针4 有同理心 要让宝宝学会同理心,爸妈就要学会为宝宝示范同理心。家长必须敏锐感觉到宝宝的需求,并且直接将对宝宝的了解说出来,特别是宝宝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可以说:“妈妈知道你饿了,我们来喝奶。”或是爸妈也可以表达自己的需要,让宝宝练习同理,比如说,当你不小心撞到了自己时,可以对宝宝这么说:“妈妈刚刚撞到,好痛哦!你帮妈妈吹吹。”说这句话的同时也可以拉宝宝的手来摸摸自己撞到的地方,这样的做法都可以让宝宝感受到被理解时的温暖,让他也用同样的出发点去对待他人。(图说13:让宝宝帮小娃娃吹吹痛的地方,以培养同理心。) ● 指针5 有自信心 当宝宝有行动能力且大小肌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喜欢自己动手,这时爸妈就要放手让宝宝去尝试,并且提供宝宝成功的经验。可以让宝宝在他能力范围内完成他能做的事,如宝宝正在学走路的时候,爸妈拿玩具给他时,可以把玩具稍微摆得远一点,让宝宝多走几步路之后才拿得到,如此稍有难度但却又能通过努力完成的事情,能增加他的自信心,爸妈应该在宝宝完成后予以鼓励。
让孩子从小学会交朋友
帮宝宝找朋友 ● 提供与人相处的良好经验 如果每次宝宝和人相处的经验都是不好的,他自然会不喜欢这一类的社会关系。因此,爸爸妈妈从小就要教给宝宝良好的与人相处经验,当然这首先要从自身做起,给宝宝树立好榜样。让宝宝喜欢周围的人、信任周围的人,除了主要照顾者之外,家庭中不同的成员也可以和宝宝进行互动,在有良好的与人相处基础之下,宝宝才有信心往外走。 ● 提供和其他同伴相处的机会 现在的家中多半只有一个宝宝,因此建议家长可利用社区的资源,让宝宝有和其他同伴相处的机会。如有时一些育儿机构会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家长可多带小朋友去参与,让小朋友增加与人相处的机会。此外,家中附近的公园其实是最好的地方,大大小小的小朋友都有机会遇到,可以让宝宝练习照顾较年幼的小朋友,也可以带宝宝学习和年纪较大的小朋友玩。 ● 提供练习的机会 不是把宝宝带到公园玩就完成任务了,还要鼓励宝宝和大家互动,练习如何和其他人相处。进到公园后,妈妈要先做示范,和遇到的大人、小朋友打招呼,一边也带着宝宝认识大家,如果宝宝比较怕生,也可以和大家打完招呼后,先坐在一旁和宝宝说明现在的情况,如:“有几个小姐姐在那边玩荡秋千,她们看起来好高兴,那边还有小弟弟在地上画画,我们过去看他在画什么好不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宝宝走入人群,逐渐学习怎样与人相处。 ● 把宝宝当作朋友 爸爸妈妈要将宝宝当作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财产或附属品,如此便能本着朋友相互协助的关系,发展出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较不会放纵宝宝。另外,对宝宝要有同理心,让宝宝知道你了解他难过的原因,而不是一再满足他的需求。当自己心情不好时,也可以和宝宝说,反过来要宝宝抱抱妈妈、安慰一下妈妈,如此类似朋友的互动都可以让宝宝及早认识和小朋友的相处模式,也会让爸妈不再因为过度保护而担心宝宝的人际发展出现问题。 ● 大人的示范 如果爸妈本身就不爱交朋友、不善分享,那么小朋友看不到实际的经,当然很难踏出第一步。在这一方面,家长应该要以身作则,示范给小朋友看。如从远方旅游回来,带一些特产或小礼物和亲友、邻居分享,可以跟宝宝说:“这么好吃的东西当然要和好邻居分享,所以我们一起把这个拿给隔壁王阿姨还有小明吃,好不好?”若是宝宝已经具备足够的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两家交情也不错,可以让宝宝执行这个分享的行为,让宝宝拿东西去和邻居分享。 利用洗澡时间 爸爸妈妈可以利用帮宝宝洗澡的时间,和宝宝聊聊一天所发生的事。比如说,如果那天带宝宝去公园玩了,妈妈便可以将从头到尾发生的事情大致的说出来,并且讲出想要鼓励宝宝学习的行为细节。如:“你看小明好厉害,都会照顾其他小朋友,这样其他小朋友会觉得很高兴,如果我们有看到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也要帮助他们哦!”像这样一天的玩耍结束后,利用真实案例灌输给宝宝良好社会行为观念,除了可加深宝宝的印象外,也能引起他行为的动机。
让孩子从小学会交朋友
宝宝人见人爱,是每个爸爸妈妈都开心的事情,不论是婴儿时期受长辈的喜爱,还是宝宝时期以后受到同伴的欢迎,都表示宝宝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爸妈可以做些什么,让宝宝从小就学会与人相处呢? Part1.理论篇 什么是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就是社会标准所能接纳的行为、与人相处应有的行为。因此,让宝宝社会化的过程,就是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而要与他人达成良好的社会互动,关键就是要培养宝宝与人相处的技巧。善于与人相处,往往能使事情更加顺利,因此,宝宝的社会行为发展一定不能忽视。 宝宝社会行为发展进程 出生~2个月:会有哭啼、微笑等反射性动作,因为生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出现,不针对特定的对象,因此,属于较无意义的反射动作。但是,若给予适当的回应,宝宝会产生记忆,并开始期待你的回应。 3~7个月:对特定的对象展现出不一样的微笑,如对主要照顾者和对陌生人露出的微笑明显不同。 8~24个月:7个月开始,宝宝渐渐会分辨陌生人,这也是他开始建立依附行为的时候,如果主要照顾者离开,宝宝会出现分离焦虑的情形,这样的情况会一直到2岁左右,2岁后会渐渐趋缓。 24个月以后:开始建立依附对象的相似目标,将和依附对象的关系转移到其他互动关系良好的对象身上,是开始出现明显的社会行为发展的阶段。 影响社会行为发展的要素 宝宝在未进入幼儿园所之前,主要的交往对象多半是照顾者以及长辈,若是宝宝有兄弟姐妹或生长在大家庭,才会有较多和同伴相处的机会。但是,以现今小家庭以及少子化的趋势来看,宝宝人际关系的发展似乎要到进入幼儿园才真正开始。不过,宝宝社会行为发展得顺利与否,源自其和主要照顾者发展出的“依附行为”,由此可知,依附行为是宝宝未来社会行为发展重要的基石。另外,宝宝本身的气质也会影响与他人互动的方式,游戏类型的改变更能看出宝宝人际关系的进展。宝宝社会性行为的发展,与许多因素都有关系。 ● 依附关系 依附关系是宝宝和主要照顾者的互动模式,会在宝宝7~24个月时慢慢建立起来。这种模式一旦建立,只要照顾者离开,宝宝便会出现不安、哭闹的反应,但是照顾者一回来,宝宝便会感到十分愉悦,并立即与照顾者产生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的模式便是安全的依附行为。 如果照顾者能够及时发现宝宝的需求,并配合他的步调给予适度的满足,就能得到宝宝的信任,进而发展出安全的依附关系。相对地,若是照顾者不能及时察觉宝宝的需求,也没有和宝宝进行足够的肢体接触,便无法发展出安全的依附关系。 不安全的依附关系会阻止宝宝社会行为的脚步,而安全的依附关系将有助于宝宝建立对人的信任感,感受到被爱,也会对人较有信心,从而建立安全感。宝宝在有安全感的前提下,才能够主动探索周围的环境并发展出和其他人的互动行为。 ● 气质 宝宝与生俱来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情况,称作气质。这些天生的气质,都会影响他人和宝宝互动的方式,在宝宝的社会行为发展之路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而气质中又可细分为9大项目:活动量、规律性、注意力分散度、趋避性、适应度、坚持度、反应阈、反应强度、情绪本质。
让孩子从小学会交朋友
● 游戏类型 游戏类型之所以在宝宝社会行为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宝宝的主要活动就是“玩”,并通过游戏的过程和其他同伴产生互动关系。宝宝参与游戏的过程以旁观者开始出现,详细的发展进程如下: 1 不参与:宝宝在6个月以前,都是不参与游戏的,如果有同伴在旁边玩,宝宝也只会静静地坐在一旁,或是到处走动、东张西望,这时候身边的同伴和他所玩的玩具对宝宝来说没有意义。 2 旁观者:6个月~2岁时还是处于旁观者的角色,虽然任不会主动参与,但是会在一旁看别人玩,也知道别人是在玩游戏。 3 单独:约2岁~2岁半会和其他宝宝在一起玩,但却是各玩各的,也是玩自己的东西,不会有互动。 4 平行:约2岁半~3岁半,宝宝会和同伴玩一样的东西,如一起玩积木,但很少有进一步的交谈或互动。 5 联合:约3岁半~4岁半,宝宝会和其他宝宝一起玩,玩一样的东西,但是会互相交换材料。 6 合作:约4岁半以后,会开始有合作性的游戏出现,如一起完成一个积木作品,有共同的目标。 游戏的类型进展和宝宝心理的发展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照顾者可以通过游戏类型的进展,引导宝宝和同伴互动。要提醒照顾者的是,宝宝在4岁以前,由于心理还没有到一定的程度,如果他不懂得和别人合作,也不用强求。 ● 语言 语言是互动的主要工具,因此,要和他人互动,必须仰赖语言能力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和生理、心理也有关系。如一般来说自闭儿往往无法发展出良好的社会行为,就是因为大脑部分的缺陷所致,自闭儿的大脑缺损多是在社会、语言这两块,进而对社会行为发展产生极大的障碍。 Part2.引导篇 父母应有的教养方式 宝宝一出生就必须依赖成人的照顾,因此,主要照顾者便成了宝宝主要的互动对象,而这个互动关系更会影响宝宝日后和其他人互动的模式,为了让宝宝能够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行为,家长应该这么做: ● 提供安全的心理环境 安全的依附关系就是给宝宝提供安全的心理环境,让他感觉到被爱、有安全感且信任人,知道照顾者是自己最大的依靠。在这样的前提下,宝宝便能安心地探索周围环境,对于身边的人也较有信心,如此便能为社会行为发展奠下良好的基础。对周围人、事、物有信心且有安全感的宝宝,在日后也不会一直黏着大人,因为他了解即使在周围的环境中遇到困难,退回原点还能够得到照顾者的安慰。 ● 延迟满足 现在家中多半只有一个宝宝,许多爸爸妈妈基于疼爱宝宝的心理,往往会较配合宝宝的需求。但是,轻易就满足宝宝的要求,会爸妈就会是宝宝成为小霸王的推手,因为宝宝想要的东西都可以得到,日后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宝宝就不知道什么是忍让、什么是分享了,因为这样的情况和宝宝过去的经验不符,难免会使宝宝哭闹了。 因此,爸爸妈妈应该立下原则,比如什么东西该买以及可以给予和给予的程度,并且和宝宝说清楚,绝对秉持原则,不能因为宝宝哭闹就投降。若是他抢别人的玩具没抢成而大哭,照顾者也不能马上拿另一个玩具给他,让他明白玩具不是用抢的,而是要问:“能不能借我玩?”如果对方不愿意,告诉宝宝:“他还想再玩一会,我们可以再等一下。”而不是让宝宝误以为只要哭,就没有什么不可能。不过若是生理上的需求,就要尽快满足,如肚子饿了、尿布湿了、受伤了等,因为这些情况可能会威胁到宝宝的健康。
让孩子从小学会交朋友
● 练习生活自理技巧 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有限,许多事由大人协助或代劳会进行得较顺利,如吃饭、穿鞋子这一类的生活小事。不过,若是照顾者总是抢先做,除了会让宝宝学会过分依赖外,他也无从练习一些生活自理技巧。到了再大一点时,或许不是不想做,而是宝宝真的不会做,并且在他的观念中会根深蒂固地认为:“爸爸妈妈会帮我的。”这样一来,宝宝会养成什么事都要依靠父母的习惯,也就很难离开父母走入人群了。 ● 了解宝宝的先天气质 宝宝的天生气质会影响他和其他人相处的模式,如情绪本质较正面的宝宝很容易得到大家的喜爱。若照顾者了解自己的宝宝情绪本质偏向负面,在明白宝宝并不是因为情绪不好才有“苦瓜脸”时,便可以用引导的方式对宝宝说:“要多笑啊,笑笑的大家才会喜欢你哦!”而不是不明就里地对宝宝发脾气。虽然宝宝的本质是天生的,不过在家长正确的引导及教养下,宝宝也可以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受欢迎的。 若是宝宝的气质与父母的气质不同,也容易出现教养上的困难,如活动量高的宝宝遇上活动量低的妈妈,妈妈会觉得宝宝老是捣蛋、找麻烦,此时大人要调整自己的步调去配合宝宝,才能慢慢引导宝宝,引导他走向正确的方向。 ● 允许宝宝有情绪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特别是当宝宝还不具备足够的语言能力时,常常会以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这时候父母应该先了解宝宝情绪背后的原因,忍受宝宝的情绪,并且给他发泄的机会。在宝宝发泄过后,要让宝宝知道你理解他伤心难过的原因,比如说:“我知道你不喜欢玩具被拿走。”然后安慰他一下,再跟他说:“如果你愿意把玩具借给小宝玩,他会很高兴的。”再将玩具从小宝那边拿回来,跟他说愿意借给小宝的时候再跟小宝说。 ● 坚持自己的原则 其实很多家长都知道对的做法是什么,不过往往拿宝宝的哭声没办法,所以不得不让步,但是在教养宝宝时,最重要的就是要秉持自己的原则,如此宝宝才会有正确的行为依据。 独生子女一定很霸道? 在人际交往时,独生子女可能出现的不好的特质一直备受关注,而社会普遍认为独生子女可能会出现的特质多半是不善分享、不容易妥协、骄傲,这多半是因为宝宝从小就没有手足的竞争,只有“我的”,没有“你的”、“他的”的观念所造成。不过随着独生子女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父母们也了解虽然只有一个宝宝,但仍然要让宝宝学会分享,而不是可以独自拥有全部;由此可知,虽然少了手足,只要父母不过分溺爱,独生子女的社会行为发展也不会出现负向的行为。这些观念已提倡许久,培养独生子女学会与人分享、轮流的教养技巧已逐渐奏效。
让孩子从小学会交朋友
令家长苦恼的6大类型 ● 类型1 内向害羞又怕生 当宝宝表现出害羞、怕生的表情时,许多家长往往会因为面子挂不住而犯一个错误,那就是抢先说:“他就是这样,不喜欢讲话,也不和人家打招呼的。”这样的说法无疑是帮宝宝贴上标签,宝宝也会认为原来自己在父母的心里是这样,之后更不会出现主动的行为。带宝宝进入一个新环境后,爸妈应该带着宝宝慢慢认识,一一介绍新环境中的成员,若是宝宝开始时不愿意和大家打招呼,也不要强求,让他渐渐的和环境中的人接触。 ● 类型2 霸道、输不起 许多父母在和宝宝玩游戏时都会故意输掉,让宝宝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也想避免宝宝输了之后,还得收拾小朋友发脾气的残局,不过这样却没办法让宝宝体验输家的角色。家长应该让宝宝习惯各种角色,让宝宝知道赢了不可以太骄傲、输了也不用太难过。若是宝宝没有尝过输的滋味,到了真正和同伴玩游戏却输了的时候,当然容易输不起了。 霸道也多半是后天教育所造成的,宝宝在耍脾气的时候,多半是想要大人满足他的不合理需求。因此,大人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图说15:刚到新环境,妈妈可先陪着宝宝熟悉环境。) ● 类型3 攻击性强 现在的宝宝攻击性强往往是受到媒体的影响,电视、电影、新闻甚至电玩游戏都有许多打斗的画面,因此,若不小心让宝宝接触到了,家长一定要告诉宝宝那样的行为是不对的。此外,一般攻击性强的宝宝多半是较主动的宝宝,较会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时候,爸妈应该要纠正他表达自己需求的方式,如和宝宝说明:“想要和其他小朋友借玩具,不能用抢的或用打的,这样他们会觉得不舒服,应该要用说的。” ● 类型4 过分依赖 过分依赖可能是从小长期累积的结果,或许宝宝的气质天生就较退缩,爸妈也因为如此,习惯帮宝宝处理好许多事,这样并没有为宝宝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反而让宝宝离不开大人,才带来这样的结果。爸妈应该从宝宝小时候,就让他学习自己完成事情的能力,只要是在他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可以让宝宝尝试完成,而不是事事代劳,否则长久下来,宝宝就会变得依赖性很重,什么都要靠着爸妈,自然就无法走入人群了。 ● 类型5 总和别人抢东西 抢东西是小朋友之间最常发生的争执,这时候应该要先弄清楚东西是属于谁的,或是谁先拿到的,让小朋友知道“玩具”是可以分享的,并由此学会轮流等待。另外,当宝宝还不会说话时,想要别人的玩具就会直接拿走,因为他还不会用口语表达:“我想要玩。”所以会直接付诸行动。当动作快于语言、动作又较粗鲁时,宝宝的行为看在大人眼里很容易就变成“抢”,不过,在宝宝这样做的时候往往是没有恶意的。这时候,应尽速将宝宝带离现场,并将事情从头到尾说一次给他听,如:“我知道你很想玩积木,可是那是小强先拿到的,他想先自己玩一下,等他愿意借你或是他不想玩了,我们再玩,好不好?你可以先玩这个娃娃。” ● 类型6 不和其他人玩 不和其他人玩的宝宝多半是因为与人互动的经验不足,或是具有较强的占有欲,认为和别人一起玩,东西就要分给别人,自己玩会比较开心。,这时候,家长应该要协助宝宝踏出第一步,提供他和其他人玩时的愉快经验。要让宝宝了解玩具只是借给别人玩,是“分享”,而不是“分割”,并且在他让步和其他人一起玩之后,给他正向的鼓励,增强他之后的行为动机。不喜欢和其他人玩也和宝宝本身的特质有关,一开始家长可以在旁边陪伴他看着别人玩,或是邀请他去参与别人的活动。但此时,爸妈绝不能离开,要等宝宝熟悉环境及人之后,才能稍微离开一会,否则会让宝宝有不愉快的经验,就更不想和其他人玩了。 结语 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了解,不论什么样个性的宝宝,都可以通过正确的教养方式以及自己的示范引导,让宝宝成为人见人爱的小小人气王。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别忘了从生活中做起,让宝宝从小学会交朋友。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50 , Processed in 0.05742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