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鹤立 (1958~ ) 母亲。辽宁省人。教育改革的探索者、教育理念的践履者、教育理想的追求者、教育责任的承担者,十几年来以“把普通孩子变成神童而享誉海内外”。1986年开始在东北从事个别儿童的家庭教育,独创"幼儿快速阅读法",使3-6岁儿童百日突破阅读关,识字1000~3000。1989年落脚河南南阳,从一个弱智儿童开始,走上独立办学道路。到目前为止,鹤立集团在全国拥有幼儿园共60余家,小学4家,中专3家,全国合作单位上千家。 张 玄 (1983~ ) 女儿。3岁广泛阅读。5岁博览群书。9岁跨越小学上重点中学。15岁考入重点大学并出版长篇小说《晴天·雨天》。19岁考入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读教育研究专业,获教育硕士学位。毕业回国后先后做翻译、编辑、创业人并出版多部文学作品。 王东华按:时代在发展,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时,他们发现一批先行者早已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并且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张鹤立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她在自己的教学中一直思考着语文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作为一个独生子女的母亲,她通过与女儿零距离的接触,重新发现了早期教育的内容、形式和价值,并最终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孩子;作为一位教育集团的掌门人,她将自己多年的实践与思考付之行动,结果是培养出了更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早慧孩子。 在这个个案中,张鹤立老师的以下几点值得大家重视。 第一,张鹤立老师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内容、形式等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并且从自己的童年体验及对更多儿童的观察中认识到:精神生活同样应该成为孩子生活中的重点,而不仅仅是他们的物质生活。 同许多家长一样,张老师也希望在女儿身上弥补自己童年的遗憾,但这种遗憾更多的是指精神而不是物质上的,因此在家庭教育这一独特的空间里,进行极具个性化的探索与实践。她抓住婴幼儿的心理,用敏锐的眼睛观察着孩子,引导孩子去过一个有着充实精神生活的童年。 第二,张鹤立老师的“鹤立幼儿快速阅读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行性,值得家长们学习。 张鹤立老师是通过让孩子早期阅读的方式去拓展孩子的精神生活的,由此她摸索出来的一套幼儿快速阅读法非常值得广大家长们学习和仿效,也值得识字专家从中汲取营养。她在后来设计出的“立体应用拼音”“趣味拼摆数学”“角色游戏英语”等特色教法,也都是幼儿知识教育中难能可贵的探索。 第三,张鹤立老师由阅读开始,一步一步地让孩子思考能力不断提高,而不是为识字而识字。 近二十年来,关于幼儿识字还比较多地停留在多大孩子识字、识多少字的“初级阶段”,而没有进入培养孩子思考能力的阶段。让孩子识字阅读,不是就识字论识字,也不是就阅读论阅读,而是要让孩子通过语言的学习得以进入人类文明的殿堂,因为广泛的阅读可以丰富孩子的情感,唤醒孩子的心灵、增加孩子的知识、提升孩子的人生品位,以及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张鹤立老师着意对孩子进行“伟人意识”的培养,希望孩子们从小就能像先贤大哲们那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对这个世界负责。 有些人一提到“伟人意识”,就认为是“精英教育”,就认为是脱离群众,从而就认为不符合教育的根本目标。其实伟人之所以不同于凡人,就在于他们有着比常人更丰富的内心、更远大的理想和更坚定的信念,就在于他们的责任心,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伟人意识”与“责任意识”是相同的。 张鹤立老师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培养孩子的“伟人意识”。鉴于婴幼儿最初听到和看到的事物将会直接影响孩子认识的形成,于是,张老师从小就给孩子讲伟人故事,以求潜移默化中能对孩子起到指导和启迪作用;生活中,她注意孩子的兴趣取向,对孩子的教育亲力亲为,以不让孩子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 除此之外,关于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博爱之心、自由天性以及不屈不饶的意志品质等问题,张老师也都长期关注,而这些关注也在她以后的办学中得到了更多更好的体现。 第五,在从个别化的家庭教育到集体化的幼儿园教学中,张鹤立老师通过对孩子们的更多认识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思想,也探索出了一条办学的新路子。 自把女儿教育成功后,张鹤立老师就想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于是从一个孩子的个别教育开始,十年间已发展成为拥有60余所幼儿园、4所小学、3所中专的教育机构,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以教改促发展的办学之路。她用自己的办学实践,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享受自己探索出来的早教成果。 张鹤立老师的事业还在继续,让我们期待和祝福着鹤立集团的明天更加美好! 女儿肖肖是我的艺术品,对她的“雕琢”,我一直坚持了五年多。回眸凝视我的“作品”时,在内心深处着实充满了喜悦感和成功感。后来,为了实现从个别教学向集体教学的转型,我不得不把我的“艺术活动”告一段落,但并未停止对女儿成长的持续关注。现在,我仍然认为那是一段很有意义的尝试,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过程,也是一个很有分量的思考与体验。其中,有对幼儿的再认识,有对母亲角色的再发现,有对现行教育的再批判,有对新的教育模式的再探讨、再实践。 比如在对幼儿的理解上,我认识到幼儿绝不像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无能、那样懒惰、那样缺少方向感。他们不应终日接受那些毫无意义的活动来消磨自己的时间,而幼儿内在的各种需要:求知欲、探索欲、体验欲、创造欲、成长欲一直都在指引着他们的发展和提高。 这个过程也使我对幼儿以及对幼儿开展的早期教育活动的价值、内容、形式、评价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而且,伴随着女儿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我也更加清晰且比较系统地开始思考:在女儿获得独立阅读能力、进入博览群书阶段之后,如何使童年的快乐和未来幸福形成更好的“链接”。为此,我把对女儿完整人格的培养作为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并由此开始设计我的家庭教育计划。 我希望女儿心理健康,那么她应该有宽容、悲悯,博爱的情怀;应该有追求生命高远的格调和境界,有对杰出生命价值的向往和渴求。我希望女儿内心丰富,在她的心理模式中建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多元认知结构。所以,我鼓励她、引领她走进自然,建立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使她能从自然中获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和生命激情。我希望她有坚韧、勇敢的性格,能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失败和困难。所以,我有意放手,让她多经历些磕磕碰碰,品尝生活和心理上的自我救助、自我支撑。我希望她有自由的心灵,活跃的思维,更多的体验思想的快乐和创造的欣喜,更充分地释放自己的潜能和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我尽量扮演点燃者、唤醒者、支持者的角色,我始终告诫自己:一定要当一个好的啦啦队队员给她鼓励,给她赞美,而不是当“棒子手”“灭火器”或者其他起否定性作用的角色。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我所期望的童年的快乐和幸福,为了与更多的家长交流教子的体验与思考,为了与更多有此追求和愿望的人们产生碰撞与共鸣,我愿与更多的人们分享我的体验与快乐。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50 , Processed in 0.06147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