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一个当下的社会热词。然而,“早”到何时、“教”些什么,则一直是困扰许多家长的一道难题。最近上海师大艺术与学前教育系在与早教品牌机构创艺宝贝签订教科研、实习就业合作协议的现场,多位学前教育专家对目前早教领域的误区表示了担忧。 “2岁至6岁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成长可以分成若干个阶段,但现在各种错误的早教观念与行为却比比皆是。”创艺宝贝早教专家余虹对此作了分析。 探索阶段(约2岁前后) 正确:主要锻炼孩子们的五感,教会孩子用看听闻摸尝来感知事物,使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得到充分的提高和锻炼。 误区:生怕孩子磕着绊着,特别是一些由保姆带养的家庭,孩子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仿佛都由大人刻意安排好的,降低了孩子主动接触新事物的本能与兴趣。 表现阶段(约3岁前后) 正确:把想象到的各种事情按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现出来。表现能力、动手能力有所提高。 误区:最常见的问题几乎都集中在让孩子去背唐诗、认字甚至学外语,这反而会限制孩子们用自己的思维去感知生活,也不利于他们表达丰富的情感。 理解阶段(约4至5岁前后) 正确:让孩子们从以前偏重于对五彩的认识,转向淡彩结合甚至纯黑白颜色的水墨画学习,这对提升他们的感官品质会有很大帮助。要有意识地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行为上能动静结合,而且对一些可能枯燥乏味的色彩、图形也要有一定的关注能力。 误区:孩子缺乏安静地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对应当关注的事物不能收放自如,放任自己的情感与喜好。 逻辑阶段(约在学龄前一年内) 正确:体验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水彩、油画、雕塑、建筑等,使孩子的艺术鉴赏和表达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误区:急于与小学教育“接轨”,将一年级的学科知识下放到这个阶段,让孩子开始为作业而苦恼。 本报记者 王蔚 相关链接 上海师大艺术与学前教育系副主任李燕说,现在早教领域有种十分错误的提法,就是“2岁背古诗,3岁就扫盲”。由于学龄前的孩子还不具备接受抽象知识的能力,过早地知识性传输会极大地挫伤他们的兴趣培养,也会阻碍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李燕认为,特别是在入小学前的一两年,“前学习阶段”的能力与品行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游戏 对四五岁的孩子来说,与其去学珠心算,还不如让他们玩过家家,让孩子在情景游戏中体会社会生活的丰富和多变。 算术 没必要刻意教他们在作业本上一五一十地计算加减法。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购物,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触简单的计算。打扑克、玩大富翁游戏,也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学习”。 识字 相对于识一箩筐的字,学会开口表达、善于正确表达,则显得更为重要。对即将入学的孩子,爱看小人书、爱用笔涂鸦、爱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这就会为将来的小学学习打下良好的行为基础。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49 , Processed in 0.054157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