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要上班,不得不将孩子托付给老人、保姆,是很多家庭面临的一个问题。很多妈妈担心这样会延误早教。这种担心虽然有它的道理,但未必真的如此。 首先,早教不排斥任何成员。老人、保姆也是有益的补充。孩子成长的过程,终归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每个人与孩子相处的模式不一样,多一些人与孩子接触、互动,他就有机会学习到更多。即便他们的方式不“科学”,也可以转化。毕竟,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个不完美的世界,因此,我们也没必要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完美的世界。相反,即使我们真给了孩子一个完美的世界,将他包裹起来,与我们不认可的一切隔绝,令他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一无所知,也未必是好事。 教育没有十全十美,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理念,都有优有劣。引导孩子以正面的、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凡事找到它的积极意义,我们就因此传递给孩子更多的正能量,帮助他养成积极、乐天的人生态度,这会是更有益的滋养。何况,我们如何与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交流,这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契机。从我们身上,孩子学到的是处理问题的办法,他将来也会复制同样的模式去面对持不同意见者。所以,把重心放在将一切遭遇做正面的转化,好事坏事、好人坏人有时只是一转念间,如此,我们便满手都是好事,又谈何延误呢? 况且,即便早教的工作完全由妈妈承担,也不见得就是好事。我也观察到不少人辞职在家当全职妈妈,因为与外界脱节,经济上需要依赖丈夫,不能得到个别家庭成员的理解,很容易导致自我价值感下降,内心无有依托,将孩子当成体现自我价值的心理拐杖,与孩子过度粘连,反而影响孩子成长。而且,妈妈本身有什么样的生活、工作态度,也是人生态度的一种体现,这本身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因为上班,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自然减少。要实施早教,对很多妈妈来说似乎也成了问题。不过,早教成效如何不取决于时间的多寡,而取决于陪伴质量的高低。只要有心,哪怕我们每天花比较少的时间陪伴孩子,一样可以达到早教的目的。一生中真正影响我们的事,往往是那些带给我们强烈情绪体验的事,或激动、或兴奋、或恐惧、或悲伤、或无助、或沮丧¡¡也因此,上班的妈妈们无须过于焦虑。把有限的时间利用好了,陪伴孩子时做到全心全意,哪怕每天只跟孩子一起玩一个简简单单的游戏,一样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每个貌似简单甚至无聊的游戏,只要孩子喜欢,我们都可以巧妙地融入众多的教育元素,滋养孩子的头脑,让他受益一辈子。如何在一个看似简单甚至无聊的游戏中融入教育元素,可以参考本书后续的内容。 让早教愉悦的4个关键词 早教,不需要设定预案或计划,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不需要家长全能,不需要花很多钱,更不需要带着孩子东奔西跑,赶场去上各种兴趣班,甚至也没必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早教可以很轻松、很愉悦,只要我们把握几个关键词: 1. 尊重、理解。 尊重、理解需要建立在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之上。比如,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会进入不同的敏感期,进入某个敏感期之后,他会有一些特殊的表现。以肛门敏感期(肛欲期)为例,进入这个敏感期的孩子对排泄物很好奇,会出现很多令我们抓狂的行为——不让冲厕所,要留着看他的臭粑粑;玩大小便;抠鼻子,吃鼻屎,舔食鼻涕,将鼻屎当珍贵的礼物送给他人¡¡如果能了解孩子的这些行为都是阶段性的,过了这个阶段,这一切会自然消失,我们就能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减少对抗,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当我们能µ定地面对孩子那些令我们抓狂的行为,就不会生起负面情绪,被情绪所左右,我们的智慧才会生发,才能在满足孩子阶段性心理需求的同时,利用这些特别的机会,引领孩子的行为走向另外的方向。 2. 变通。 变通意味着: 凡事都有替代方案,不可过于教条。当发现某条路走不通,或者走得不顺畅时,可以考虑换一条路,换个方式走。若我们尝试灵活地处理问题,孩子自然会复制我们的模式,脑子也变得更灵活。 处理问题时,未必凡事都针锋相对。给孩子一个台阶下,看似“和稀泥”的方式也许更有效,更能传递给孩子智慧与正能量,更有益于孩子成长。当孩子与我们对抗时,我们既要坚持原则则,又要思考能否将其转化成拓展游戏的契机,智慧地化解冲突。 在与孩子一起游戏或参与某些活动时,若孩子变得不配合,他的行为提示的也许是另一条路、另一种方案,要思考是否可利用,进而拓展更多孩子感兴趣的内容,或反思是否方式不得当,需要改进,而不是想当然地遏制孩子的行为,牵着他的鼻子,让他亦步亦趋跟在我们后面痛苦地走。 3. 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是把握契机实施教育的智慧。它意味着: 如果我们能细致观察孩子的行为与反应,及时发现他们的兴趣点,分析当下发生的一切可能隐含的教育契机,就可以顺势引导,由孩子的兴趣点出发,不失时机地带入各种教育元素,轻松实施早教。 在与孩子互动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并根据孩子的反应调整内容与方式,带给孩子更多有益的刺激与引导。 利用某些突发事件对孩子进行启发,将其转化成早教的好契机。 了解了这几个关键词,并且将其付诸实施,早教就可以很轻松、很愉悦。很多朋友可能会撇撇嘴,不以为然:“说得简单,要做到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确实是,要做到不容易。但是,若我们有心,要做到其实也不难,只要我们: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看到它最积极的一面。孩子的任何行为,不管有多令我们抓狂,都有其积极意义。比如,孩子不再乖乖巧巧,而是动不动就跟我们对抗,说明他自我意识萌芽,心智成长了。自我意识萌芽,心智成长是孩子得以发展的基础。看到这一面,我们的心是不是就安定多了呢?所以,当遇到令我们深感困扰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先预设它只是个阶段性的问题,过了这个阶段,问题自然消弭。如此,我们就不会焦虑。而且,当我们变得更µ安定时,我们心底的智慧自然就会生发,就会换个角度,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给予引导,让他的行为朝着一个积极的面向转变。 凡事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不能那样?第一个问题又可以衍生出三个问题:1.是否是孩子阶段性的需求?2.他到底需要什么?3.是我回应错误吗?第二个问题也可以衍生出两个问题:1.能否不冲突?2.什么对他是更好的?想明白这些问题,答案自然就呈现了。 大道至简。上述的关键词与问题归纳起来,其实就一个字——“变”。育儿的烦恼大抵源于“我执”。因为“我执”,我们看到的只有“我的观点”、“我的期待”、“我的感受”、“我的情绪”、“我的……”当我们纠结于这些“我的”时,某些重要的部分就被忽视了。于是,早教趋于机械,自然就成了令亲子都很尴尬的一件事。若破除“我执”,懂得变化,一切皆可转化。如此,还有什么化解不了的烦恼呢? 早教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我们很难在一本书里讲清楚。此书我们主要将如何通过科学地早教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力。自主学习力培养起来,应试带给我们的恐慌自然消失,我们也就不会被大环境牵着鼻子东游西逛,产生那么多愤懑的情绪了。而且,自主学习力培养起来,不管应试环境还是其他的教育环境,孩子都可以轻松面对。
本文由中信出版社授权摘自 《让孩子天赋自由》一书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46 , Processed in 0.073217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