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和孩子说话 1. 不用宝宝语调和孩子说话。 可能是妈妈的天性使然,和刚出生的孩子说话时,都爱提高声调或者用宝宝语调说话,所以在生活中跟成人讲话使用一种语调,而和孩子讲话则使用另一种语调。但孩子对宝宝语调的需求很快就会结束。你也要及时调整你的语调,平常自然的就可以。 另外,对刚开始学说话的孩子来说,掌握正确的词语很重要,比如说小狗就说“小狗”,不要用“汪汪”代替。孩子反复听到正确的词语发音,才有机会提高他说话的清晰度和发音水平。在一定语言环境下,孩子听到大量的词汇,听你如何运用,才能提高语言能力,并且更好地表达他的想法和感情。 2. 不要责备或者纠正孩子的错误发音。 如果你的孩子能够正确发音,他当然会那样做。他并不是想尝试错误发音,所以你的责备和纠正无济于事。如果你孩子口齿不清,会妨碍他的社交和在家庭以外表达需求的能力,你可以向儿科医生求助。 3. 对孩子说话过犹不及。 我认识的所有父母都很能说,不停地说,却忽略了一个事实:绝大部分孩子并没有超常的天赋和非凡的理解力,理解不了你说的全部。你的喋喋不休反而会让孩子不想听你说什么,将来他会对你所说的充耳不闻,更不愿意照做。 尤其是你需要孩子听你说话的时候,比如一个要求、指示或者命令,你说得越多,孩子越不愿意听,更不乐意做。 另外,你说得过多,要传达的信息也复杂化了,小孩子根本不可能抓得住你所说的要点。如果你要求孩子做什么,就简单地说:“罗宾,该来吃饭了。”而不是: “罗宾,10分钟以前我就告诉你现在该吃饭了,我希望你停下你现在做的事,去洗手并挂好毛巾。你也许该先去小便,这样吃饭时就不用离开餐桌了,如果你小便了,别忘了再洗洗手,记得用香皂,挂好毛巾,罗宾,你听见我说什么了吗?” 事实上罗宾早就没在听你讲什么了,他一直埋头玩他的玩具。 4. 清楚直接地表达。 大人和孩子的思维方式不太一样,大人想的孩子未必会准确理解,所以,要求孩子做什么,最好清楚直接地告诉孩子,这样孩子才知道怎么做最正确,比如:“请把你的外套从车里拿进来挂在门后的钩子上”比“把你的外套拿进来”要清楚明确,后面一句有可能造成孩子把外套拿进来随手一扔的情况。 5. 问孩子那种不只是回答“是”或者“不是”的问题。 想邀请孩子谈话,你可以这样说:“在苏珊娜的生日聚会上你参加了哪些活动呢?”或者:“为什么你最喜欢藏猫猫?” 6. 中立地谈话。 大多数谈话中父母都把焦点集中在孩子身上:孩子的一天、孩子的喜怒哀乐等等。换个角度,尝试谈点儿孩子以外的话题,谈谈你的所见所闻,问问孩子他怎么想,比如:“今天我开车去乡下,看见一只斑点狗沿着街道奔跑,就它自己,它跑得快极了,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你怎么看?”这样不仅能促进交谈,还能让你的孩子感觉到他的看法和想法对你很有价值。 7. 倾听孩子的话,不急着纠正或评价。 阻止孩子说话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断他,很快地给予评价或者纠正;而耐心地听他说完话,然后问相关的问题,有助于帮助孩子连续完整地表达自己,还能让你进一步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比如你可以这样问:“罗伯特做了什么事让你这么生气?我想听听。” 8. 尊重孩子和你分享的感受。 把你的孩子跟你分享他的感受这件事当做是孩子给你的礼物,就算觉得不对,也不要去反驳。你应该接受并认可孩子的感受,当孩子跟你抱怨最近的事,你可以说:“你对此反应强烈,看来马修的确打扰到你了。”甚至简单的一句“我理解你的感受”,都能让你的孩子明白他能自在地跟你分享个人感受,孩子会更加信赖你。 9. 别轻易问“为什么”。 当一个孩子或者成人经常性地问“为什么”,他实际上是在寻求答案,或者说在抗议什么,“为什么”是孩子委婉地表达“我不喜欢你的答案”的一种方式。 有时候,孩子问为什么是一种搪塞技巧,这样他能在他被要求去做什么之前拖延些时间;如果是你问“为什么”,那么就有可能让沟通进行不下去。有时候孩子确实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那样做那样说,你的问题正好问到他无知的事情,这让他感觉没有信心,仿佛他应该知道答案一样。很多时候甚至成人也不能准确地解释某事为什么要那样做,不是每个人都能非常明确和自觉地回答关于“为什么”的问题。 你的语气 和孩子交流时你的语气既表达了你的态度,也传递着你的真实情感,还能传达出易于理解的明确信息。你的语气和你说的话得匹配,否则你说了等于白说。 大多数父母不允许孩子在街道上跑,有的孩子真的一次也不会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父母给了孩子非常明确的信息不能在街上跑,语音语调表达出了严肃。而如果说“小宝贝,妈妈请求你不去街上跑”,声音温和甜腻,就无法表达出你对此事的严肃态度。当你要表达你很在意的事时,请用严肃的语气表达你的意思。 想想你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使用的不同语调,什么样的都有,跟孩子说话时选择一种合适的就行,但不要过度地使用特别严肃的语气。总是在制定规则的父母和从不严肃表达的父母没什么两样。 你的嗓音高低 大多数人说话时能够控制他们的嗓门儿,孩子也会意识到这一点,学着调节和使用他们“内心的声音”。 和你在交流中使用的词句和语气一样,嗓音高低也是交流中的重要元素,它会促进或者破坏你和孩子的交流。许多父母都认为提高嗓音能表达出严肃的态度,但可笑的是,大多数孩子对尖叫、大喊和非常大的声音却没有什么反应。当父母大喊大叫时,孩子的注意力并不在手边正在做的事上,而是被吸引到父母的喊叫上了。他不会去想:“妈妈叫我关掉电视。”他只是想:“哦,妈妈在冲我吼,她一定是疯了,我不喜欢她吼,我不想听她的声音,吵到我了。”妈妈的话白说了,喊叫并不能表达你真正想表达的信息。 你有没有观察过好的老师是如何维持课堂秩序的:他们从来不站在教室前面,拍着手大声喊:“大家请安静!”反之,他们总是用低沉甚至接近耳语的声音说开场白,而且耐心地一直说,很快,部分孩子注意到了,停止聊天,慢慢地,所有孩子都停止聊天想听听老师在说什么,整个教室就安静下来了。 大声喊只会让大家更喧闹,轻声说才会带来平静。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43 , Processed in 0.04963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