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总有些行为让我们抓狂。孩子这些看似“不乖”的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了解了这些秘密,我们就可以摒弃焦虑、对抗,从容面对,爱孩子更有章法。 “逆反期”或“反抗期”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概念。两岁左右(这只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年龄段,每个孩子进入逆反期的年龄都会有差异,或早或晚),大多数孩子进入人生第一个“逆反期”,国外称之为“terrible two”。说“不”,以各种方式跟爸爸妈妈对抗,是孩子这个阶段最典型的表现。孩子进入“逆反期”,爸爸妈妈就跟着进入了“头疼期”。由耐着性子说教到不知所措,再到抓狂,是大多数爸爸妈妈面临孩子“逆反期”的真实写照。更令爸爸妈妈头疼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的“逆反期”可能还不止一两个。 实际上,“逆反期”并不可怕,相反它有着特别的意义。只有当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有了强烈的想要主宰自己的欲望的时候,逆反行为才会出现。人世间所有的爱都为了靠近,唯有亲子之爱是为了远离。成长是孩子必然的需求,也是爸爸妈妈最大的愿望。而“逆反”正是孩子走向独立的征兆,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因此,“逆反期”是孩子心智发育上了一个台阶的信号。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说,这本是好事一桩。可是,这样的一桩好事怎么会让那么多的爸爸妈妈头疼呢?无他,恐惧而已。 人最怕的是什么?怕未知,怕控制不了局面。孩子进入“逆反期”之后,因为他总是对抗我们,原本很乖巧、很可爱的小家伙突然间让我们失去了控制——孩子“不听话”,出现冒险行为,不知道哪天会出现不堪设想的状况;孩子“不听话”,我们因失去控制而无能为力,这使我们内心变得软弱;孩子“不听话”,我们缺乏应对的策略,我们会有无能的感觉;孩子“不听话”,我们在旁人面前很没面子……于是,恐惧油然而生。而我们应对孩子“逆反期”的策略欠佳,又会直接导致孩子的对抗行为升级,或者在我们的高压政策下,孩子身上的“刺”被磨光了,他变得乖巧了,却又引发其他的问题。即便孩子的童年没什么激烈的反抗征兆,但待他进入青春期或者成人之后,我们又会惊恐地发现,他的“逆反”爆发性地回归,而我们再也无力收拾残局。 了解孩子具有“自我意识萌芽,走向独立的欲望滋长”这样一个必然的发展阶段,并且看到这个阶段对孩子成长带来的积极意义,我们在面对孩子的“逆反期”的时候,就可以从容些,更多的时候不会被激怒,转而寻找多种应对的策略。 应对孩子的“逆反期”,最怕的是对抗,要么使孩子变得特别逆反,要么使孩子变得特别畏缩。因为,亲子对抗的结果通常都是爸爸妈妈处于强势地位,孩子处于弱势。爸爸妈妈的高压政策会打压孩子的自我意识,降低他的自我价值感,导致孩子压抑自己,不敢表达真实想法,表面看起来很乖巧,内心深处实际上积攒了相当多的负面能量。这种负面能量积攒到一定的程度,他控制不住,就会以不可预知的方式爆发,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因此,截流不如导流。截流可以抵挡一时,却会在抵挡不住时遭遇更为强劲的冲刷。以恰当的方式导流,则要了解孩子“逆反”的本质——自我意识增长。孩子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宣告:“我长大了!我能行!我可以自己控制一切!”了解了这点,我们就可以理解孩子发展的需求,顺势而为。 爸爸妈妈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应对孩子的“逆反期”,避免亲子冲突: 第一,尽可能给孩子自主的权利。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给孩子自由,让他自己做主。至于什么是原则性的问题,前面已经提及,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顺应孩子的需求加以疏导。当孩子表现得“逆反”的时候,我们先要思考:他真正的需求究竟是什么?前面提到的那个不肯离开会所的孩子的例子,算是典型的“逆反”表现。对抗的结果是,他倒地撒泼,让爸爸妈妈抓狂。而不跟他对抗,换之以共情,让他觉得自己的需求得到了理解,他的自我意识因而得到了保护。在他平息下来之后,我“征求”他的意见,给他一个台阶,让他自己作出了离开的决定,同时又给了他“以后再来”的期待。于是,他最终欣然听从了我的建议。 再看另一个案例。 某天,姐姐们在会所大厅的墙壁上挂了一根绳子,上面夹了很多小夹子,用来展示孩子们的作品。有个3岁多的小男孩把绳子摘下来,扔在了地上。妈妈批评孩子不该这样,并坚持让孩子把绳子挂回去,但他不为所动。我走过去,面对面看着孩子:“你是想试试这根绳子摘下来以后还能不能挂上去,对吗?这真是个很好的主意。我估计你很快就能把它挂回去。”孩子立刻行动起来,把绳子挂回去,并把悬挂在上面的作品弄得整整齐齐,然后回过身,一脸自豪地看着我。我笑看着他,竖起一根大拇指,以很惊讶的语调夸奖他:“你可真够神速的,这么快就全都挂好了?” 我没有批评孩子,而是从正面引导他,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很有想法的好孩子,于是,他有了“我真行”的感觉,一旦孩子有了这种感觉,不用我再去劝说,他自然就会按照我期待的方向去行动。事后的赏识更是无异给了他一碗心灵鸡汤,让他畅快无比。当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跟孩子互动的时候,他内心满溢着愉悦感、自豪感与价值感,他“逆反”的能量自然被消融,如此一来,他又怎么可能不乖巧呢? 第三,让孩子有选择的余地,也是解决“逆反期”冲突非常好的策略之一。当然,我们给出的选择最终的指向应该是同一个目标,而不是两个反向的目标。 有一天,朋友带着孩子来我家玩。临走的时候,奶奶要求孩子自己穿鞋,但是孩子磨磨蹭蹭,就是不动。他在跟奶奶较量。因为他很清楚,只要他坚持不穿,奶奶终将按捺不住并出手解决问题。祖孙俩较量了不少时间,看来不会有结果了。 我蹲下来,以“羡慕”的眼神看着孩子:“你这鞋子好漂亮啊!穿上肯定特别好看吧?要是我也有这样一双鞋子,那我可太高兴了。”这是我一贯的伎俩,孩子们通常都会被吸引住。果然,这句话有效地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漂亮的鞋子”上了。 “奶奶,你知道××穿鞋有多快吗?肯定不知道吧?”我与奶奶对视一下,奶奶心领神会。她立刻回应:“这我还真不知道呢。”这话暗示他很能干。他的小脸上已有得意之色。 “××要自己穿,肯定比奶奶穿快多了。哎呀,要是奶奶穿,得急坏我。”进一步暗示他很能干。这时候,小家伙已经动心了。我趁势补了一句:“你看,那边有个小凳子,你可以坐在小凳子上面穿,也可以坐那边的地毯上穿。你想坐在哪里穿呢?”“我要坐在小凳子上穿。”小家伙坐在小凳子上,争分夺秒穿起了鞋子。于是,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第四,王顾左右而言他。一旦对抗产生,我们很容易与孩子持续地纠结,导致对抗升级。当对抗的能量积聚到某个极限,我们就可能因为耐不住性子而爆发。此时,我们最好问自己一个问题:“除了对抗与妥协,有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呢?”只要我们改变一下思维模式,这第三条路通常是有的。 我们再来看一个处理孩子迷恋动画片、不肯去洗澡的小故事,就会明白如何去寻找这第三条路啦。 妈妈:“该洗漱了。” 孩子:“不洗,我还要看(动画片)。”对抗开始。 妈妈:“可是到洗漱的时间了呀!我们明天还可以看呢。”妈妈坚持。 孩子:“我就不去洗澡。我就要看动画片。”对抗开始升级。 妈妈:“不行,必须得去洗漱了。” 孩子:“我就不去!我就不去!” 如此,各种的对抗…… 结局可想而知。妈妈要么强制孩子服从,要么妥协,让孩子看个够。 如果走第三条路,情形就不一样了。 妈妈:“到洗漱时间了哦!我们去洗漱吧!” 孩子:“不,我要看动画片。”对抗开始。 妈妈:“这个动画片可真有意思呀。嘿!要是闭上眼睛,你觉得能听到动画片里的声音吗?”这句话认同孩子的感受,化解冲突,尝试向第三条路迈步。 孩子好奇地闭上眼睛,很开心地回答:“闭上眼睛也能听到呢!” 上一页12下一页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43 , Processed in 0.06863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