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蛋壳的故事》封面(点击看画册)
文/冰波 图/于理 1. 有一只蛋壳,咕噜咕噜滚到小河边,蛋壳很难过,它想:“谁也不要我了。” 2. 有一只甲虫看到了蛋壳,很高兴:“哇,好大一只船呀!” 3. 可是,这船太轻了,它摇呀晃呀,很容易翻。 4. 小鸡说:“给我吧,给我吧。”小鸡用它来做阳伞。 5. 可是,这伞太小了,小鸡顾了头就顾不了身子。 6. 小老鼠说:“给我吧,给我吧。”小老鼠用它来做帽子。 7. 可是,这帽子太硬了,戴在头上有点痛。 8. 小松鼠说:“给我吧,给我吧。”小松鼠用它来做碗。 9. 可是,这只碗太薄了,一不小心就会碎。 10. 小蟋蟀说:“给我吧,给我吧。”小蟋蟀用它做房子。 这房子,不轻不重,不大不小,不薄不厚,刚刚好。直到现在蟋蟀还住着呢。 让宝宝全身心地投入自主探索 文/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 朱棣云 “物尽其用”是个哲学命题,即使是对大人来说,知道这个命题是一回事,真正按照这个命题行事又是另一回事,何况对小宝宝,好像太深奥了。 可是,也许你不相信,处于实物活动阶段的宝宝几乎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对实物的“具体尝试”了解实物的特性和作用,直到物尽其用,这就是他们最重要的学习。 《蛋壳的故事》其实就是以童话的形式表现宝宝们(故事中的甲虫、小鸡、小老鼠、小松鼠、小蟋蟀)的这种“探索性学习”。你看,故事里相对于不同的小动物有涉及大小、轻重、软硬、厚薄、脆韧等等对蛋壳特性的相对性评价,而且都是宝宝通过自己的手、脚、眼、鼻、耳等感官自主探索获得的,我们的宝宝了不起吧? 所以,我们应该放手让宝宝全身性投入自主探索,给宝宝充分的探索自由。 大自然中的所有物品都是宝宝玩耍、学习、探索的对象,给宝宝充分的探索空间。 怀一颗童心和宝宝一起玩,使宝宝的探索更丰富多彩,更深入,更持久。 在宝宝探索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使用语言教给他相关的基本概念,如物品的形状、色彩、质量、用途以及与别的物品的联系,鼓励宝宝自己学会运用“定义”。 特别要鼓励宝宝通过多角度的观察提问,进一步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41 , Processed in 0.06905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