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学龄前儿童的日常活动,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在独自探索或者 与别人玩游戏时经常大声地对自己说话。比如,咿呀学语的婴儿会一边指着绘本《轱辘轱辘转》上的各种各样的车,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车车”;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会说:“曲奇饼干在哪里呢?我现在饿了。妈妈好像已经在做饭了,我还是不吃饼干了吧。” 有两位认知发展心理学家对上述现象,从完全相反的角度进行了解释。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它称为自我中心语言,他说年幼的孩子的讲话通常是讲给自己听的,并认为认知的成熟与某些社会经历相关, 也就是与同辈人意见不一致,最终将结束自我语言。 而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对皮亚杰认为年幼儿童的语言是自我中心的和无社会性的结论提出了强有力的反对意见。他提出儿童对自己说话是出于自我防卫和自我指导。根据他的研究,儿童使用语言不仅是为了社会互动,语言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任务。他把年幼儿童为了自我管理而使用的语言称为私人语言。 从维果茨基的研究不难看出,伴随认知发展而出现的语言发展,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增强社会互动,还可以作为早期的一个重要思维工具,帮助提升孩子的自我指导策略,从而提高他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私人语言和思维发展 (引自[美]约翰• W• 桑特洛克著,桑标等译:《毕生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 第216~217页。) 维果茨基在《语言和思维》一书中指出,人类的心理活动是社会而 不是独立学习的结果。根据他的观点,当儿童能应付每天的新任务的挑战时,他们致力于与成年人和尽力帮助过他们的更专业的同辈进行合作 性对话。在这些相互作用下,与特定文化相适应的认知发展历程就传输给了儿童。他认为语言在认知改变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中的主要手段。事实上,维果茨基认为语言能力的获得是儿童成长中最重要的成就。 他认为语言和思维最初独立发展,然后合并。儿童在能向内聚焦自 己的思维之前,必须使用语言来与他人交流。儿童同样也必须进行外在交流,并在完成将外部语言转为内部语言之前的很长时期内使用语言。 这个转换期发生在3到7岁之间,并且包括儿童的自言自语。 一段时间以后,自言自语就变成了默默无语,他们可以在不说出话的情况下做出行为。这时儿童以内部语言的形式内化了他们的自我中心语言,而这内部语言就变成了他们的思维。 维果茨基认为,可以使用许多私人语言的儿童比不会使用私人语言的儿童具有更强的社会性能力。他认为私人语言代表着儿童更加具有社会性交流的早期转变。在他看来,年幼儿童自言自语时,他们就在使用语言来管理他们的行为并指导自己。比如,一个儿童在玩拼图游戏时,他可能对自己说:“哪些图块我应该先拼起来呢?我先试试这些绿色的。 现在我需要一些蓝色的。不,那块蓝色的不适合放在这里,我把它放在那儿试试。” 后来的研究者已经发现证据支持维果茨基的观点,私人语言在儿童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们发现,儿童在发现任务困难、连着犯错误以及不太确定接下来如何进行的时候会更多地使用私人语言。他们同 样还指出,使用私人语言的儿童更加聚精会神,并比不使用私人语言的儿童进步更大。 早期语言发展的规律 (引自[美]戴安娜• 帕帕拉等:《孩子的世界》(第 11 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年版,第242页。) 在孩子出生后的头几个月以及头几年里,语言发展与大脑的快速发育密切相关。新生儿的哭是由脑干和脑桥控制的,脑干和脑桥是大脑最原始和发育最早的部分。婴儿重复性的咿呀学语随着大脑的部分皮层运动区的成熟而出现,皮层运动区控制着面部和喉部的活动。直到出生第二年,大多数孩子开始说话的时候,连接听觉和肌动活动的通路才逐渐成熟。 每个婴儿获得语言能力都要依靠生理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 的共同作用。当身体结构的发声系统发育成熟,将声音和意义联系在一起的神经联结被激活时,社会交往便能够激活和促进语言沟通。 从出生到3岁的语言发展里程碑如下: 刚出生:能够感知到语言,会哭,能对声音做出某种反应; 1.5到3个月:发出咕咕声,会大笑; 3个月:与声源玩闹; 5到6个月:能够识别经常听到的声音; 6到7个月:能够识别母语的所有音素; 6到10个月:咿呀学语,能够发出一连串的辅音和元音; 9个月:使用手势来交流,并且能玩手势游戏; 9到10个月:有意地模仿声音; 9到12个月:能够使用某些社交手势; 10到12个月:还不能辨别非母语的声音; 10到14个月:说出第一个词,通常是某事物的标签; 10到18个月:会说单个词; 12到13个月:能够理解名字的象征意义,词汇量有所增加; 13个月:能够使用更多的复杂手势; 14个月:使用符号手势; 16到24个月:学会很多新单词,富有表达性的词汇量迅速增加, 从50个词增至400个,能够使用动词和形容词; 18到24个月:说出第一个句子,两个单词; 20个月:使用更多的手势,能够说出更多事物的名字; 20到22个月:理解力突然提高; 24个月:能够使用许多两个词的短语,不再是咿呀学语,开始想要对话; 30个月:几乎每天都学新词汇,能够将3个或更多的单词连起来 说,理解力更强,说话经常出现语法错误; 36个月:能说出更多单词,其中80%是可以理解的,句序经常出现错误。 语言发展分为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两部分。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先于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主要包括:孩子能够理解的单词的数量;孩子能否听懂父母的指令;孩子能否听懂问题;孩子能够理解的句子的数量;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等。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孩子能够表达出来的词汇量;能否将单词组合到一起,组成短语或者简单的句子;孩子能否向别人提问;能否运用复杂的句子表达等。 很多家长更关注自己的孩子几岁开始说话、几岁开始认字、几岁开始读书,往往容易忽视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其实,语言理解能力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当然语言表达也能促进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呢? 第一,大人经常说给孩子听,增强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 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在早期语言发展的每个阶段,孩子与父母或其他照料者之间的互动都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从婴儿出生的那一刻,大人就要经常说给孩子听。虽然刚开始孩子尚无法听懂大人的语言,但是这样的亲子对话就是一种早期的“输入”,能极大地促进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 (1)做一个主动的交谈对象。 心理学有研究表明,婴儿在出生之前听到的“母亲的语言”可以“提 前定调”婴儿耳朵接收的声音。婴儿在学会使用单词之前,会不断地通过哭、咕咕声、咿呀声等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感受。这有助于提高婴儿 识别和理解语言的能力。所以,当孩子还在娘胎中时,大人就要做一个主动的交谈对象,并一直保持下去,经常说给孩子听,保证婴儿能够从 大人身上得到足够的语言刺激。 (2)大人重复说给孩子听。 在咿呀学语期,大人通过重复婴儿发出的声音可以帮助婴儿逐步接 近真正的语言,比如,当孩子懵懂地发出“妈妈”、“爸爸”时,我们就可以字正腔圆地跟他重复这些简单的词语。婴儿就可能马上跟着大人重复这种声音。大人模仿婴儿发出的声音会影响婴儿发声的数量和语言学习的节奏。同时,这也有助于婴儿体验语言的社会性。 (3)帮助婴儿理解口语单词。 在一项研究中发现,母亲对9个月或13个月大的婴儿的发声和游戏做出反应,能够预测婴儿语言发展里程碑的时间,比如最初的口语单词和句子。大人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单词。比如,我们可以指着一个玩具说,“请把车车拿给爸爸”,鼓励孩子跟踪自己的视线;如果孩子没有任何反应,我们可以拿起玩具对孩子说, “这是车车”。 (4)使用儿语化的语言风格进行交流。 当我们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担心其他人听起来会有什么感受。 在大人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语言的情感比语言的内容更重要。如果我 们仍然采用跟成人交流的语气和词汇对孩子说话,孩子很快就会感到枯燥,更不会认真听大人说话。我们可以把讲话的速度放慢,声调变高, 用比较夸张的、抑扬顿挫的语气,使用简短的单词和句子,不断地重复。这就是儿语化的语言风格。 第二,鼓励孩子说给大人听,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到了1岁左右,大部分孩子都已经开始学说话,哪怕是迸出几个简单的单词。在语言表达方面,女孩的发育相对比男孩早一些。大部分 女孩在1岁之前基本上就能清晰地说出几个词语或者短语,比如“妈妈 吃”,大部分男孩可能都要到1岁以后才能达到这个水平。无论女孩还是 男孩,只要孩子开口说话,我们就要多鼓励孩子说给大人听,逐渐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1)认真聆听孩子所说的话。 由于刚开始说话的时候,孩子都会表现得很缓慢和吃力,因而有些 家长就会迫不及待地帮助孩子说出他们的想法。大人一定要有耐心,无论孩子说得多么艰难,不管我们有多着急,都要让孩子尝试表达自己的 想法,等到孩子说完以后再去帮助孩子。 (2)经常跟孩子互动交流。 通过倾听大人说的话,孩子逐渐学习语言。当孩子开始说话时,大人可以通过重复最早说出的单词和纠正发音来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在跟大人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通过模仿可以学到很多词语和简单的句 子。更为重要的是,大人在交流中对孩子的敏感回应和积极关注非常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 (3)利用重塑法进行重新陈述。 重塑是一种对儿童所说的话进行措辞改变的方法,通过把话语变成 提问的方式、以完整语法的句子形式把孩子不成熟的语言进行重新陈述。比如,当孩子说“猫猫在叫”,我们就可以问他“猫猫在哪里呢”; 当孩子看见面包说“要吃”,我们就可以说“宝贝要吃面包”。 (4)大声读给孩子听。 大人为孩子阅读的频次和方式可以影响孩子的说话能力,最终影响读写能力。大人为儿童阅读分为三种类型:叙述型、理解型和成就取向型。叙述型阅读,集中于描述图片中发生的故事,并鼓励孩子进行复 述。理解型阅读,鼓励孩子更加深入地思考故事的意义,并作出推论和预测。成就取向型阅读,直接将故事讲完,在阅读之前向孩子介绍故事主题,读完后向孩子提问。 有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儿童在1到3岁间经常听大人大声阅读,尤 其是对话式阅读,那么,他们在2到5岁期间会表现出较好的语言技能,7岁时会表现出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绪能力,既影响社会能力的发展,又是衡量自控力的一项重要 指标。在儿童中期,孩子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和策略更有效地控制和调节情绪,6岁以后的孩子已经可以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本文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授权摘自《培养儿童自控力》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39 , Processed in 0.06545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