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爆出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中含有两种化学成分——玩具泥胶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从石油中提取的“特丁基对苯二酚”。这一消息被国内各大媒体报道之后,引起轩然大波。 最新的消息是,国家药监局已介入,监测麦乐鸡中这两种成分的含量是否超标。但这并未能平息舆论的喧嚣。 一样的麦乐鸡,不一样的反应 尽管麦当劳中国公司已经发布“无害声明”,国家药监局也宣布介入调查、监测,然而恐慌仍在蔓延,网开展的相关调查显示,近7成网友不相信麦乐鸡中的化学成分对人体无害。 “我的孩子经常吵着吃麦当劳,麦乐鸡也常买。现在发现有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不知道会怎么样。其实平时不让她吃这些东西,但总是拗不过孩子。”北京的成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女儿今年7岁,和周围的很多小朋友一样,对这些“垃圾食品”情有独钟。“我们都关注着进展,不知道是不是另一个三聚氰胺。”成女士忧心忡忡地说。 但出人意料的是,在消息源产生地美国,人们对这一消息却表现得很平静,媒体对此事的报道也不多,彭博新闻社只是在7月6日发表了一篇题为《麦当劳中国表示麦乐鸡无害》的新闻,还被归在财经新闻里头。 记者采访了两位在美留学的博士生。他们分别在普度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学习,其中一个学的还是传播学专业,对记者采访的第一反应是:“如果不是听你说,我都不知道。”他们表示,未曾在当地媒体看到相关报道。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的“风声鹤唳” 当然,安全性仍是国内消费者关心的首要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对苯二酚都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如果麦当劳的用量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就没问题,现在主要还是要等国家药监局的评测结果。” 就在昨天,国家药监局就“麦乐鸡事件”召开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也认为,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这两种物质允许使用在食品中,关键是具体含量是否超标。 但有观点认为,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低于发达国家标准,监测的标准低,项目也少,标准未必代表安全。但罗云波则认为:“以我对目前国家标准的理解,‘麦乐鸡’事件不存在标准偏低的问题。”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老百姓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已经到了风声鹤唳的地步。”罗云波说,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旦出现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往往会引发大规模的恐慌。 “信息不对称”易造成恐慌 罗云波认为,在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上中国与欧美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这一差距导致我们的判断力较弱。比如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很多人受媒体宣传的误导,以为只要是食品添加剂就是坏的,盲目追捧标注‘不含任何添加剂’的商品。事实并不如此,有些食品不含添加剂的后果也许更加严重。”他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茅玉麟曾提出制定《国家食品安全科学普及专项应急预案》的提案,包括培养科普信息员等,在应对食品安全应急事件时,向普通百姓普及相关科普知识。 全国人大代表、雨润集团董事局主席祝义材也建议,加大食品科普推广力度,解决因大众食品安全知识匮乏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他认为,食品企业应多参与其中,以提高食品行业的透明度。 “只有让更多人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才能避免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恐慌。”罗云波说,实际上,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在美国也时有发生,2006年大肠杆菌污染菠菜事件造成美国26个州受影响,200余人染病,3人死亡。2009年,沙门氏菌污染花生酱事件造成多人染病,1000多种商品被召回。“但是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恐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民众知道发生了什么、知道接下来如何应对,相比之下我们这方面做得很不够。”罗云波说。(李艳)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34 , Processed in 0.05812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