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育儿 学龄前 查看内容

正月里孩子多喝消食养胃粥-学龄前-营养饮食

2015-4-9 20:51|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6| 评论: 0

摘要:   频繁眨眼源于脾胃积食   4岁的宁宁(化名)最近总是不停地眨眼睛,起初家长以为是坏毛病,便反复纠正,甚至呵斥打骂,可宁宁的“毛病”不但没改,反而更严重了。家长意识到这可能是病态,便先后带孩子到神经内科 ...

  频繁眨眼源于脾胃积食

  4岁的宁宁(化名)最近总是不停地眨眼睛,起初家长以为是坏毛病,便反复纠正,甚至呵斥打骂,可宁宁的“毛病”不但没改,反而更严重了。家长意识到这可能是病态,便先后带孩子到神经内科、心理科诊治,效果并不理想。大年初六,家长带孩子到省人民医院中医眼科,接诊的副主任医师张彬详细了解了孩子近期的饮食起居情况,又通过号脉、看舌苔,诊断为“目眨症”。张彬告诉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孩子的眨眼是由于吃得过多、消化不良所致,吃些健胃消食片或化积口服液,再配合饮食调理,过一段时间,症状就会消失。

  原来,宁宁自幼儿园放假后,饮食就没了规律,尤其是春节期间大鱼大肉和各种零食堆满餐桌,孩子自控能力比较差,吃起来更是不知节制。据宁宁的父母介绍,宁宁有时一天能吃一大包爆米花,还常常把瓜子、花生、果冻等小零食当饭吃。张彬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已接诊过多例这样的小患者,正月初六一上班就有3个孩子因同样的症状来就诊。其实,孩子的这种病大多是吃饱了撑的。”

  张彬解释说,过节期间,小孩子吃肉比较多,吃膨化食品多,这些油腻、高糖的食物吃多了,容易加重胃肠负担,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脾胃积食生热,而热极生风,则会导致不停地眨眼,中医上叫“目眨症”,患者往往表现为眼睛不由自主地眨动,好像是挤眉弄眼做鬼脸,脉象弦数,舌质淡红,舌苔黄厚腻,并伴有口臭、大便秘结,发干枯黄,睡觉时出汗,晚间不盖被子,面色黄白等症状。治疗“目眨症”主要是调理脾胃,消食导滞,化积开胃。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肉食、各种零食一定要适量,让孩子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喝小米粥,也可以经常吃些山楂糕、健胃消食片等,以利消化和吸收。

  正月里多喝消食粥

  传统习俗认为,不出正月不出年,所以,正月里人们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还是比较多,鸡鸭鱼肉吃得太多,大人孩子都容易出现消化不良。因此,人们应注意及时调理饮食。

  张彬认为,粥一直被看作是养胃清肠的好食品,老少皆宜,大家在正月里不妨多喝些粥,能有效恢复和调整肠胃功能。

  粥的花样很多,作用各不相同。张彬建议,大家可以把小米和黄豆、红豆、黑豆等各种豆子与核桃仁、花生仁、红枣、芝麻等一同煮,做成杂豆粥,这种粥营养全面,富含膳食纤维,润燥通便,有助于消化。

  菜粥也是不错的选择,有一种比较流行的七菜粥,即粥中含有七种蔬菜,比较常见的有菠菜、芹菜、白菜、芥菜、韭菜、胡萝卜、山药这几种。七菜粥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健胃消食的功效。菠菜含铁,芹菜能清热、降血脂,白菜有丰富的营养,芥菜能祛痰,而韭菜温肾助阳,胡萝卜则有健胃的作用,山药也可健脾胃。看似平常的七菜粥,其营养功效不容小觑。

  七菜粥的做法很简单,先将米洗净放入砂锅中,再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煮三四十分钟。煮粥时将锅盖打开一点,让多余的水蒸发掉。将适量的七菜洗净切碎,在粥即将煮好前5分钟左右把七菜放入锅中,并加入少量的盐。粥做成后,盛到碗里,在粥上撒上一些黑白芝麻即可食用。链接

  专家推荐几款消食粥

  对于脾胃积食的孩子,专家建议可用以下食疗法治疗:

  山药山楂米粥:大米或小米100克,干山药片、山楂各10克煮粥当饭吃。早晚各喝1次。

  白萝卜粥:白萝卜适量,同米一起煮,加适量红糖调服。具有开胸、顺气、健胃的功能。

  山楂粥:山楂30克、大米100克、砂糖10克(糖尿病人也可不加)。将山楂煮水后取汁适量,加入大米煮粥。

  陈皮粥:陈皮15克(鲜者加倍),大米50克。将陈皮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或将干陈皮研末,每次取3~5克调入稀粥中服食,每日1剂。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胸膈满闷等症状。 □本报记者冉亚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33 , Processed in 0.05917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