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疾控中心一项历时5年的学生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监测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和监测的19万余名中小学生中,有超过1/4的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不达标。其中营养不良率为15.26%,肥胖率达10.40%。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两头翘”的统计结果,着实令人吃惊—— 1/4学生营养状况不达标 为准确获知浙江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浙江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监测所牵头,在2007~2011年间,针对全省197417名学生进行数据监测。为确保数据客观公正,疾控中心在全省11个地市均选择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被选中的学校不仅在校生人数不得少于500名,且所有学生均纳入监测范围。 “5年来,共监测学校163所次,男生和女生各占50.8%和49.2%。为确保数据准确、均衡,接受监测的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比例各占约1/3。”浙江省疾控中心办公室主任俞敏介绍。然而,监测结果令人吃惊。刚刚公布的《浙江省近5年学生健康状况综合监测报告》显示,近5年来,浙江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情况不容乐观。虽然被监测对象的总体营养不良率由2007年的18.30%下降到2011年的14.40%,呈逐年下降趋势,但5年的营养不良率均值仍在15.26%。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营养不良率偏高的同时,学生肥胖的检出率也令人担忧。数据显示,被监测学生的肥胖率由2007年的8.8%上升到2011年的10.40%,且呈现逐年增高趋势。5年肥胖率均值达10.40%,已逐步向发达国家靠近。 “不是吃得不够好 而是吃得不够全” 该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监测所副所长顾昉说,膳食结构不合理是浙江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的元凶。专家表示,目前许多家长在饮食上存在误区:一味给孩子吃鱼肉等蛋白质,却不吃或少吃米饭。这很容易导致蛋白质摄入过量,而热能、维生素、矿物质摄入不足。“任何一种元素缺乏都可能导致营养失衡,最终引发肌体营养不良。”顾昉说。 顾昉说,虽然不少学生身高和体重指标都大大优于过去,但贫血的检出率却仍有相当比例。浙江的调查显示,因为缺乏铁、锌等微量元素所导致的贫血在被调查的学生中高达12.16%,已成为营养不良的重要表现病因之一。 与摄入不足相对应的是,一些能量摄入过量,则容易堆积在体内从而转化为脂肪。2002年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城市儿童少年脂肪提供能量的比例占全天摄入能量比例的35.7%,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30%的上限。“一方面是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等能量摄入过多,另一方面是个体能量消耗太少、体育锻炼缺乏。”顾昉表示,高热量、高脂肪的不良饮食习惯是导致肥胖的关键,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缺乏运动等,也是小胖墩日益增多的重要原因。专家称,能量的摄入和消耗需要达到很好的平衡,才能使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达到理想值。 普及正确知识 学会吃动平衡 在采访中发现,错误的饮食观念及偏食、挑食,是导致目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不达标的重要原因。一些受访学生表示,自己最爱吃冰激凌和薯片,“至于米饭吃不吃无所谓”;还有一些学生称,“爸爸妈妈说多吃鱼虾蟹和肉类,米饭吃多了没营养……” “大米、白面、玉米及其制品及薯类食品曾是中国餐桌上的传统主食,如今人们的摄入量却越来越少。”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马方说,不少人认为,谷物和蔬菜或热量太高、或没有营养,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导致许多慢性病的根源。“这些都是极其错误的健康观念。”顾昉表示,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会导致多种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危害身体健康。她举例说,主食是热量的主要来源,如果热量不足,人体就不得不通过分解蛋白质来产生热能。这从能量角度讲不仅不经济,而且在分解蛋白质的时候还会产生很多胺类物质,增加肾脏的负担。而微量元素如铁、碘、维生素A等缺乏,不仅会导致生长发育异常,同时还会引发智力和各种认知能力降低、交际能力降低、肌肉成长和力量降低等,引发贫血和过早衰老。 肥胖同样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它将直接导致儿童血脂浓度增加、血压增高,对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以及体力智力和生长发育带来巨大影响。同时,青少年肥胖还与成年后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更严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营养专家担心,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及迅速增加趋势,将为10年后我国的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埋下重大健康隐患。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少年儿童的肥胖率甚至高达15%,并呈现上升势头。“加强普及营养学知识,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营养摄入的平衡与营养素摄入、消耗的动态平衡,已成为当务之急。”顾昉说。(张乐)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31 , Processed in 0.069964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