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前不久卫生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圣元奶粉疑致儿童性早熟的事件才基本尘埃落定。调查结果显示,武汉3名婴幼儿乳房早发育与圣元奶粉无关。 与此前的“大头娃娃奶粉”、“三聚氰胺奶粉”的相似之处在于,此次“早熟门”事件同样源于人祸。不同之处在于,后两者是违法犯罪,而前者则系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存在误解,因此值得人们反思。 反思1:适时检测性激素有必要 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在泌乳期间所产生相关性激素的含量很低,半衰期很短,不会在奶粉中高浓度累积而危害婴幼儿。因此,传统的奶粉检测没有雌激素成分这一项是有科学依据的。但面对社会吁求,相关部门完全有必要针对奶粉中性激素含量立即进行检测。 反思2:判断病因忌盲目 一些临床医生看到少数婴幼儿乳房早发育就诊断其患有性早熟,并马上联想到奶粉中是否含有性激素,尽管这种考虑在情理之中,但判断食物致病的真正原因却并非临床医生之专长。发现和处理食物致病原因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公共卫生、食品安全、流行病学、临床医生等诸多跨学科结合的科研团队经过周密调查分析才能判定。 反思3:应高度警惕增塑剂 有学者提出,此次“早熟门”事件与以往的病例相似,可能起源于环境拟雌激素。这种怀疑并非空穴来风。酞酸酯类化合物(PAEs)作为增塑剂广泛用于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容器、化妆品及医疗用品等方面。动物实验已明确证实,PAEs具有弱拟雌激素及较强抗雄激素样作用。国外学者对41名发生性早熟的女童和35名发育正常女童的血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有28名患者(占68%)被检出PAEs及代谢产物,且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正常女童血液中只有1名检测出PAEs。同时发现,如果孕期接触酞酸酯增塑剂,可通过胎盘传播到胎儿体内而使乳腺发育。 经检测,武汉市的3名乳腺发育的婴幼儿体内的泌乳素含量高于正常值。我们已在相关研究中发现,在187名青年中,泌乳素的平均含量比正常的对照人群要高出25%,最高甚至达到1倍多;而其高泌乳素水平与其体内酞酸酯增塑剂的水平呈正相关。也就是说,酞酸酯增塑剂含量增高可能导致泌乳素含量升高。这说明在澄清“早熟门”真相的同时,酞酸酯增塑剂也应成为被关注的研究对象。 在此,特别提醒大家:1.不用微波炉加热用塑料容器盛装的食品。2.使用微波炉加热时,不要在食品上覆盖保鲜膜。3.不要将食品盛在塑料袋内直接放到锅内加热。4.不用塑料袋直接包装食品(特别是热的和油脂食品)。5.食用油不应长期存放于塑料桶内。6.避免让婴幼儿使用塑料奶瓶,更不能用塑料奶瓶直接加热。最好为婴幼儿采用瓷、搪瓷或玻璃材质的食物容器。7.不要让婴幼儿吸吮塑料玩具。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厉曙光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24 , Processed in 0.05090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