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育儿 学龄前 查看内容

孩子太调皮 就是多动症?-学龄前-护理保健

2015-4-12 17:07|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6| 评论: 0

摘要:   7岁的月月今年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活泼好动的外向性格让月月在课堂上成了最让老师头疼的学生:“她上课时间时总是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是自己玩铅笔,就是和同学说话,或者就在那里发呆,注意力就是不肯集中到上课 ...

  7岁的月月今年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活泼好动的外向性格让月月在课堂上成了最让老师头疼的学生:“她上课时间时总是不遵守课堂纪律,不是自己玩铅笔,就是和同学说话,或者就在那里发呆,注意力就是不肯集中到上课的内容上。”老师几次向家长反映情况后,月月的妈妈就急了:“孩子会不会是多动症?”

  很多家长和月月妈妈有一样的顾虑,孩子很调皮,一刻都不得消停,上学以后更加难以控制,不仅影响学习,还影响班上其他同学,搞得老师和家长,都颇为头疼,时间一长,不少老师和家长会质疑这样好动的孩子是否有多动症?

  孩子发呆也是一种学习

  “小孩子的天性就比较多动好奇,注意力无法长期集中是正常现象,但判定是否有多动症要看其好动程度,以及视时间和场合而定,并不是调皮的孩子就一定有多动症。在正常范围内有多动行为的孩子,家长更应该多加鼓励,积极引导孩子,适当地给一些夸奖甚至物质奖励,让孩子从‘不乖,太调皮’—‘学习不好’—‘对学习没兴趣’—‘差生’的恶性循环中走出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郎亚琴解释。

  经常会有家长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就会认为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是在浪费时间。其实,孩子只是很喜欢思考,看起来是在发呆,家长非但不应该指责,更应好好鼓励与引导。可以问问孩子:“你在想什么呢?”然后和孩子一起探讨他正在思考或者困惑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交流,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教孩子如何思考和处理一些具体的问题。

  往往是孩子没问题

  妈妈却需要改变

  “曾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男孩,成绩不好,总是考班里最后几名,上课经常注意力不集中,也比较好动。她妈妈带他来检查的时候,她要求给孩子做智力测试以及多动症测试,她怀疑孩子是不是因为先天缺陷才导致这种情况。”郎亚琴说:“后来的检查结果让这位妈妈很无奈,孩子的智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下,多动症则是处在临界点。”这是否表示孩子能力有限?以后不会有好的发展?

  “其实这个孩子没有问题,最需要调整的是妈妈自己的心态,和教育孩子的方法。”郎亚琴说:“这样被测出智力水平中等偏下的孩子并不表示他天生比较笨,常规的智力测试只能监测孩子对一般学习能力,但是这并不包括音乐、绘画、体育之类的范畴,也就是说智力低下的孩子很可能在某方面有特别的天赋,这就需要家长多观察去发现,积极引导和培养。”

  后来这个孩子自己提出来想要学画画,于是妈妈就给他报了课外美术兴趣班,渐渐地孩子不仅学好绘画,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也有明显的进步,多动症的行为也就随之消失了。

  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引导

  “每个孩子都需要家长和老师积极的正面引导,无论成绩好坏,无论智力高低,无论听话与否。尤其是‘问题孩子’更需要行为疗法,而不只是药物”。郎亚琴强调,这对家长的耐心和恒心是一个考验。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先天有缺陷的孩子也是一样,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给孩子时间。更好的方法是,家长尝试用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客观地权衡一下自己对孩子的要求,是不是自己的要求太高了,然后耐心跟孩子沟通,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引导。这样孩子也会在一个相对宽松的心理环境下,更快乐地成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23 , Processed in 0.06163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