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行为异常增加成年后慢性疼痛风险 慢性疼痛是现代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这是一种无持续存在的病理学变化而迁延超过正常病程的疼痛,往往在一定的期间(数月至数年)内反复发作或者时轻时重,迁延不愈。成年人的患病率可达12%,并有明显的致畸性,患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发病高峰年龄在50岁-60岁前,女性更为常见。而近期一项研究显示,成人慢性疼痛的患病可能与其儿童时期的行为和情感因素有关。 来自英国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儿童期行为异常,成年后患慢性疼痛的风险增加。研究者纳入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1958年出生的受试者18588例,同时包括920个在外地出生20岁前迁移到英国的儿童。对其儿童期和成年期进行随访,分别在7岁、11岁和16岁通过父母和老师获得儿童期的行为数据,有关疼痛的数据在42岁和45岁时通过自行完成调查问卷收集。 研究结果发现,在11岁和16岁存在严重行为紊乱的儿童,成年后慢性疼痛的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95倍和1.69倍。而7岁就存在行为异常的儿童,成年后慢性疼痛的发病风险较正常儿童高2.14倍。可见儿童期行为异常已经成为成年后慢性疼痛的患病风险因素,专家建议家长及老师应积极采取措施,对行为异常的儿童进行正常干预,以降低日后慢性疼痛的患病风险。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22 , Processed in 0.05275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