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的不利因素主要在孩子五岁的时候,不容易与母亲完成依恋分离,性格发展可能滞后。原因往往是母亲对孩子的依恋太多,无意识地阻碍了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兴趣,这可以用扩大的亲友系统来缓冲,让孩子与爷爷、姥姥、舅舅、阿姨等建立亲情关系,防止母亲的情感占据孩子的全部身心。如果男孩没有父亲的引导,在性别发展上可能会不够男性化,或者,孩子用过度补偿来弥补家庭的男性角色,显得过于男子气。其实,社会、学校对男性角色的认同可以帮助孩子实现性别意识的健康成长。当孩子与母亲发生情绪冲突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难以避免),缺乏家庭内部的缓冲人,母亲可以凭借良好的个性帮助母子渡过难关。当然,还有社会歧视的问题。许多公众信息过于强化单亲子女的教育困境,不恰当地夸大单亲的危害,使孩子内心留下阴影,结果造成更多的单亲孩子陷入混乱,因此改变公众信息导向可以让单亲孩子的成长更为顺利。 上面案例里的女孩很小就离开了父亲,没有与父亲的亲密感,在孩子心中父亲只是个象征,也许更像是个玩具。和蔼地、自然地告诉孩子父母离婚的事,不会给孩子形成太大的心理伤害,当然孩子可能有些缺失感,每个孩子都希望拥有更多的东西。在告知孩子离婚事实的同时,要给孩子适当的保证,说自己非常地爱她,不会离开她,一定会照料好她等等。讲故事、做游戏,通过隐喻的方式来让孩子易于接受父母分离是心理学常用的方法。 孩子五岁以后才离婚的家庭,是否告诉孩子要复杂一些,因为孩子的内心已经有父亲的存在。这时候不要着急,让孩子慢慢接受父亲不再回家的事实,给孩子内心的缓冲时间。开始的时候可以给予一些模糊信息,不要一下切断孩子内心的期待。用孩子不能理解的话直白地告知,常常会带有母亲的情绪,可能孩子并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却因母亲的情绪感觉害怕,从此不敢提到父亲。这个时候孩子需要对父亲的幻想,鼓励孩子维持正面的、良好的父亲形象很重要,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发展需要父亲的形象。尤其不要让孩子觉得父亲是被母亲赶出家门的,否则可能给孩子埋下母亲怨恨父亲的种子。由于父亲的缺席,孩子很可能表现得更依恋母亲,行为会更乖一些,更听话和懂事一些,这是假象,不要沾沾自喜。孩子害怕再失去母亲,不得不过多的讨好母亲,放弃了自己年龄应该有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很多母亲希望对孩子更好来补偿孩子,却使孩子更多地失去自我空间,结果更糟。离婚的父亲要保持与五岁至九岁孩子的密切接触,让孩子感觉他实际上并没有失去什么,只是父母不再生活在一起而已。 十岁以上的孩子想隐瞒是隐瞒不了的,孩子比谁都精。事实上这个时期的孩子对父母的离婚会有自己的成见,会偏向一边而把愤怒投向另一边,主动地卷入父母的离婚之中。父母最好彼此补台,不要让孩子觉得是因为他才离婚的,不要让孩子产生抑郁、自卑、敌意、逆反等情绪。心理医生不太认同美丽的谎言,谎言对五岁的孩子也许有效,对十岁以上的孩子就会适得其反,孩子会觉得被欺骗。坦诚的告知是可取的,不过母亲不能流露悲伤情绪或对前夫的愤怒,这样的告知会给孩子内心带来阴影。母亲要先修补好自己的创伤,等自己可以平静的接受离婚时,再告诉孩子会更安全一些。 李子勋支招:如何把离婚告诉孩子 一、坦诚平和的态度,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用什么情绪在说。 二、不彼此抱怨,让孩子感觉离婚后的父母更开心幸福,自己也更被关心。事实上这点很难做到,中国主流文化对离婚仍然是否定的。所以,这点上不要说得过火,要用行动让孩子感觉到。
扔掉孩子随身携带的旧手帕、毛绒玩具、漫画书,给他买更好的。其实,这些东西对孩子内心平静很重要,是一种对父母依恋的替代品,要暂时保留,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失去兴趣。 父母要用一种平和、坚定、温暖的心去引导孩子,孩子会慢慢地完全投入父母的怀抱,完成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任务——依恋。 第1讲.亲情浓于血 单身母亲的烦恼 我的宝宝现在一岁零八个月,在她十个月时,我和她父亲分居了。虽然这是一场让我痛苦的婚姻,但我的女儿却给了我很大的安慰,她还不到两岁已经显得特别懂事、聪明,一个人抚养女儿,辛苦自不用说,但我最担心的是单亲生活给她的性格或心理的发育带来阴影。前几天,我们一起看婴儿画报,里面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三口之家,我问她哪个是宝宝,她一次就指对了,又问她哪个是妈妈,她也是一次就指对了,问到哪个是爸爸,她就是不指图中的爸爸,这让我别提有多心疼了。还有,前些日子,她见我叫我的爸爸,她也叫“爸爸”,我纠正她:“你应该叫姥爷”。我原来的想法是等宝宝长到十八岁以后再慢慢告诉她亲生父亲是什么样,我想这样做也许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可是现在我有了疑惑。 我的问题是: 1.是现在就慢慢告诉她,还是等她问我“为什么我没有爸爸”时再对她讲? 2.是对她讲真话,还是编一个美丽的谎言? 我是个单身妈妈,我女儿现在一岁九个月,她见到小朋友的爸爸就发愣,她也会用疑问句说出“爸爸?”这个词。虽然她说不清,但我明白她的意思,她想问为什么她少了个爸爸。 而我看到动画片或儿歌里讲爸爸的地方也发愣(连婴儿画报上都有爸爸的内容!)。因为我还没想好怎么同女儿说,她爸爸又不愿意回来看她。在街上也会有人对她说:“哎呀!多可爱的宝宝!你爸爸呢?” 我急需帮助,因为我越来越焦虑,我不希望女儿受到太大伤害,当然我明白她肯定会受到伤害。但我确实应付不来,我甚至希望女儿不再长大,希望老师能提供一些帮助。 单亲家庭并不一定会给孩子的心理发展带来影响,事实上,某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发展得比普通双亲家庭的还要好。当然,单亲家庭的孩子要发展好需要一些条件。一是带孩子的母亲必须是成熟的人,个性独立、开朗、快乐,并且乐于关照自己的孩子。二是母亲要有良好的社会身份与不错的经济收入,住房要宽一些,这样容易形成孩子与母亲各自的空间。三是孩子生长的环境,如社区、幼儿园、小学等不歧视单亲家庭的孩子。四是离婚的父母彼此宽容、认同,没有相互的怨恨、冷漠与隔绝,双方在孩子面前要维持一种亲情。五是有一个彼此和睦的、扩大的亲友系统,如孩子喜欢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舅舅、姨、叔叔等,他们都共同来关注孩子的成长。六是离家的父亲要保持与孩子的接触,并承担抚养与教育的责任,让孩子知道自己有父亲。如果上面的六点都具备,孩子的心理发展就不会出现问题,如果缺少其中的一两项,基本上是可以缓冲的,出问题也不会出大问题。如果缺少两项以上,未来就很难预测。 其实,单亲也有单亲的优势。首先在教育上更具有一致性,母亲容易轻松地贯彻自己的养育思想,没有旁人来干扰。不用考虑丈夫,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会更多,可以促使孩子更容易地形成与人的依恋关系,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得到发展,自我认同得到发展,会觉得自己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稍大一些的孩子有机会反过来关心母亲,甚至照料母亲,替代父亲的功能。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独立,提升社会能力与助人能力。还有,孩子与母亲容易形成清晰的信息交流,不必摇摆在父母之间。
培养亲密依恋
依恋是由儿童与母亲的共生关系引发的,心理学理论认为孩子在刚生下来的头两个月,处在原型自恋状态,类似一种自闭,对外部世界浑然不知。这个时候的婴儿相当于生活在伊甸园,享受着欲求与满足。是母亲的爱抚、温暖、怀抱和哺乳,让孩子从自体依恋转向客体依恋,开始感知外部世界,感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感知身体的边界。如果母亲性格强硬,动作粗糙,情绪不好,对孩子管理疏忽(让孩子处于饥、渴、冷、湿等不安状态),或不愿亲自陪伴孩子,把孩子寄养别处,甚至虐待孩子,那么孩子就可能很难与人形成良好的依恋,心理发展延续甚至出现自闭倾向。有很多不能形成依恋的孩子,在成长中慢慢出现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自恋型人格障碍等。孩子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很重要,母亲的接纳、喜欢、拥抱、躯体抚慰和精神关注,将促进孩子与母亲形成信任、安全、温暖的关系,这样的依恋关系能让孩子变得健康、活泼、开朗、自信和自尊。 很多母亲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因为自己初产没有经验,工作繁忙,住房条件不理想,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其实心理学低估了婴幼儿的心理能力,我们忘记了存在本能这个东西,绝大多数婴幼儿都有主动与环境适应的能力。在没有语言的时候,他努力用笑、眼睛的追随、手舞足蹈、哭来表达内心趋向,讨好并控制母亲或照料他的人。母亲或养育他的人不要挫败孩子这样的努力,给予必要的回应可以鼓励并激发孩子努力发展与人的交流和建立亲密关系。如果孩子在两岁前,母亲由于种种原因,如外出、产后抑郁、让保姆或奶奶全权喂养,没有与孩子形成好的依恋该怎么办呢?孩子在前两年已经出现一些心理发展问题又该怎么办呢?不要担心,只要孩子五岁前回到父母身边,一切就都来得及。儿童的发展其实并不像精神分析说的那样是一种时间性、顺序性很强的线形发展,我觉得儿童的心理发展很多是齐头并进、并存不悖的。儿童的心理发展也可以看成一种心理欲求,这种欲求的满足可以因为环境而延迟或阶段性潜抑,只要母亲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欣赏,并适当地增加与孩子的躯体接触、温暖地拥抱、轻柔地抚慰、细心地照料,孩子仍旧可以重新获得与母亲的依恋。唯一不同的是,这种依恋可能会维持得比普通孩子更长一些。 与父母形成深层依恋的孩子有以下特征: 人际关系中,开朗活泼,有自信和自尊,懂得爱别人,能与人“共情”,没有暴力倾向,善良,宽容,知道自我的边界,不对别人过度要求。 能正确解读父母教育自己的信息,打得也骂得,孩子不会忌恨父母,一般也不会让父母太伤心。依恋不够的孩子打不得也骂不得,因为父母这样做会激发孩子内心深处对父母的不信任。 当孩子回家,回到母亲身旁需要和母亲重建依恋的时候,母亲最好不要做的事: 对孩子身上的某些行为、特征、习惯不满意,忙着纠正孩子,让孩子感觉很糟糕,没有安全感。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要批评孩子,如果什么事非说不可,也要这样说:“孩子你这样做很不错啊,不过,妈妈还有一种方法,你想不想试试?” 急于向孩子或让孩子表达亲密感,结果遭到孩子拒绝,引发大人的挫败和孩子的焦虑害怕。 拒绝原来曾与孩子形成依恋的人(如老人、阿姨),嫉妒孩子对那个人太好,让孩子在客体关系发展中产生混乱的感觉。
三、不要让孩子卷入离婚事件,比如说离婚是因为他太淘气,或父亲觉得母亲没有教好他,等等,这样的话会给孩子内心留下永久的伤痛,甚至无法再信任亲人。 另外,如果母亲还年轻,努力寻找合适的对象再婚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孩子很小的时候比较容易接纳新来者,七八岁以后就困难一些,十二岁以后基本不情愿融入新结合的家庭。让一个青春期后的孩子接受继父或继母是件很费脑筋的事。母亲应该争取在孩子五岁前把自己嫁出去,这样更能重获一个温馨家庭,孩子接受起来要容易许多。我想提醒单身母亲:孩子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只是你爱与职责的一部分,你的职责还有很多。你首先要继续完成自己,善待自己,不要放弃追求幸福的机会,越是这样孩子的心理发展越好,因为母亲对生活的态度就是孩子成年后对生活的态度。 第2讲 靠爱心包容 爱听表扬的儿子 星期天,我带着两岁的儿子去玩滑梯。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时候,他玩得好好的。后来,有一位奶奶从这里经过,他就坐在滑梯的最高处不动了,扭过头去看着她。当老奶奶也注意到他的时候,他立刻“噌——”地一下就滑下来了,老奶奶就表扬他:“这小家伙真棒呀!”他特别高兴,冲着老奶奶呵呵地笑。 以后每一次坐滑梯,他都会观察旁边有没有别人在场,如果有的话,他就赖在那里不下来,一定要等别人注意到他的时候才滑下来,然后笑着等着别人的表扬。起初,他能很好地和别人交流,得到别人的称赞我也很开心。可是,后来我发现他越来越在意别人的目光。从楼道里出来,和叔叔阿姨打招呼,他也是那样呵呵地笑,可是这种笑我感觉好像不是发自内心的。倘若对方没有注意到他,他会显得特别失望。 从孩子刚刚会交流起,孩子每次有什么新的进步,我都有意识地表扬他、鼓励他,希望他能在这种表扬与鼓励当中增长本事。可是现在他的做法是不是太不自然了?一方面我担心这样在意别人的表扬会对他的成长不利,觉得是不是因为我对他的表扬太多了才造成今天这个局面;另一方面他得不到表扬时的那种失望,也让我这个当妈的心里挺不是滋味。 我想大多数情况下是这位母亲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很难说,孩子在意别人的目光是否是她无意识的多次鼓励与强化的结果。或者她曾经起劲地赞许了这样的行为,而现在又为这样的行为担心。从另一个角度讲,孩子冲别人微笑或期待别人的关注,精神指向还是站在旁边的父母,当父母故意走开的时候,多数的孩子不再对别人感兴趣,这个时候的沮丧实际上是他的行为没有得到父母及时肯定的结果。 当然,孩子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的,不像许多儿童学者自认为的那样简单。我们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非常少,却自以为懂得的非常多。原因是我们处在强势,经常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孩子,逼迫孩子放弃天赋中的能力,努力学习如何与成人相处,学习成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可笑的是,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教育。也许孩子凭直觉知道如果不这样或那样,他就不能与母亲很好相处。他的很多自发行为与兴趣既有自己的坚持,又需要母亲的及时肯定。他把母亲当作资源,学习成人的行为规则,并以此在成人的世界里生存。
如果我们假定孩子对陌生人的赞许需求是即兴的,那么母亲对孩子关注别人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让母亲内心不是滋味就值得分析。假定孩子完全不是母亲理解的那个样子,那么母亲的一切心理反应就只是她自己的,前者是对孩子需要别人关注的一种嫉妒,后者是母亲对孩子不能吸引别人关注的一种失落。她把这些情绪不假思索地投射给了孩子,并通过行为与语言来强化,最终让孩子被迫认同。这是一个糟糕的建构过程,挫败了孩子对这个世界旺盛的好奇心,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任。比较合适的做法是要承认我们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当孩子坐在上面等待别人关注时,自己走开,看看会发生什么。当孩子在别人赞许下飞快地滑下,故意装着没有看见的样子,看看又会发生什么。其实,孩子的兴奋点可能有阶段性,面对这个无穷复杂的大世界,孩子的兴奋点会很快地游移。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看,孩子两岁前由感觉主导,二至四岁由感觉与直觉混合主导。这个阶段的孩子与他人接触时,往往采用类似于与母亲接触的方式,因为当他关注母亲的表情并与之互动时,他曾得到许多他想得到的东西。一般说来,四岁以前的孩子是比较乖的,陌生的叔叔阿姨让他唱歌或跳舞,得到母亲的首肯后,大多可以来一段激情表演。五岁以后就没有那么听话了,孩子已经具有判断能力与经验,知道他不干也不会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谈到孩子的笑,我想说大人的笑又有多少是真正为了取悦自己而不是取悦他人和环境的呢?孩子的笑一样多少有些工具性,因为哭与笑是他可以熟练驾驭的信息技术,他就是这样来操控父母的。为什么母亲觉得孩子的笑不一样呢?因为心境不一样。母亲觉得孩子对自己的笑是真心的,因为彼此相依相爱,对别人的笑是勉强的,因为对方是陌生人。我以为,孩子对陌生叔叔阿姨的笑,在本质上,与对母亲的笑没有很大的不同,他只有这样的交流技术,更多交流方式还有待时间与经验去解决。 读这封信,我更加感觉用成人的心态去解读孩子内心是件非常糟糕的事,因为这样总是能发现问题,也总是感觉到教育的重任,父母失去了平和的心境,孩子也失去了自由快乐成长的空间。父母的眼睛在建构孩子的问题,以为在教化甚至拯救孩子的时候,其实,可怜的孩子可能会慢慢地失去创造的能力,变得听话与平庸。对五岁以前的孩子来说,任何看似问题的行为对他的成长都非常重要,制止他的一些奇思妙想或古怪行为,可能会令孩子的心身发展不顺利。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10 , Processed in 0.06352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