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需要提醒父母的是: 在培育过程请注意, 1.图案或者说这些抽象符号“像”什么,一定要遵从孩子的意愿;通常父母喜欢把数字“2”比作“鸭子”。试问,现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有几个见过鸭子,既然没有见过,如何会联想到“2”与“鸭子”的关系呢?好奇与兴趣从何体现呢? 2.图案或者说这些抽象符号的选择,也就是对抽象标识的直观表现的喜好,也一定要遵从孩子的意愿; 由于人类受思维惯性的影响,最初会对“知识”的直观表现充满好奇,并会主动尝试对其最初的理解,如若父母在此时对其好奇报以漠视态度,那么就会导致孩子因对抽象标识的不理解而无法产生兴趣,最后把一开始充满好奇的直观表现和抽象标示一起捆绑丢进了垃圾堆,这也就是绝大多数孩子在受到不合理培育后,无法对学习成生兴趣,甚至厌弃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还要为父母介绍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独采兴趣源”,何谓“独采兴趣源”呢? 载体培育认为 关键词:“独采兴趣源” 何谓“独采兴趣源”呢?我们说,虽然孩子会因为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和丰富发展的需要,对所生存的信息环境中的信息存在着普遍的好奇,但是因为成长的被动性和所好奇的事物能否被理解等等诸多原因,而导致在相对的时间段内,最终能被孩子逐步转化为具有强烈好奇和兴趣的信息,只能是所有信息中某一类的信息。 面对这类信息,孩子会以最积极的方式进行采集和收集,因此,我们就把孩子最感兴趣的这类信息,称为孩子的“独采兴趣源”。例如:一个孩子特别喜欢汽车。那么,在这个相对时间段内,汽车就是孩子的“独采兴趣源” 了解“独采兴趣源”“3+3+3+1”公式 从普遍意义上讲,所有信息中的任何一类信息,都不会成为所有孩子普遍的“独采兴趣源”,都是具有相对性的。因为“独采兴趣源”是依据每个孩子成长所依赖的客观信息环境所决定的。 这就是说,无论哪一类信息(汽车、恐龙等等),能够把它们视作“独采兴趣源”的孩子在所有的孩子中所占到的比例最大只能占到30%,这个规律不仅是针对孩子而言的,是整个人类生存社会在“独采兴趣源”这个方面所共有的规律。在这里,我们以这个公式“3+3+3+1”予以具体说明。 试验:我们抽样选出100名5岁左右儿童,分别对一种食物的喜好进行调查,其调查结果如下: 30%左右孩子是非常喜欢这种食物; 还有30%左右的孩子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提供了可以吃,不提供也不会主动要求; 另外30%左右的孩子不喜欢这种食物,拒绝食用; 剩下10%左右的孩子不但拒绝食用,而且不愿意看到、闻到,甚至讨厌他人提起。 以上这个例子就充分地体现了人类“独采兴趣源”在社会生存环境中的具体表现,人类“独采兴趣源”这一规律的认识对于父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的重要在于: 帮助父母依据孩子的“独采兴趣源”制定出高效率的培育方案; 真正意义上实现孩子在采集和收集信息过程当中的主动性; 孩子能够真正感受到采集和搜集信息过程中的快乐; 从而创建出相对更多和相对更深的“记忆沟”。 正因为如此,父母应该在每个相对的时间段,清晰了解孩子的“独采兴趣源”,并根据自己的培育目的,在正确合理运用“3+3+3+1”公式的基础上,对孩子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和丰富成长过程予以最大效率的帮助。
兴趣 兴趣是如何产生的? 从孩子出生,到会笑、会爬、会开口说话……,我们总能感受到成长的神奇力量。但是,应该没有一个孩子,在会说话以后就对他们的父母说:“妈妈,长大了不要让我上学啊!我讨厌上学!”。父母在读到这里的时候一定会笑,这怎么可能。是的,我们之前已经用了很多篇幅在说明,对待成长,孩子们是非常积极和主动的。那么,孩子们既然对学习本身是充满好奇的,而良好的兴趣培育也是父母所期望的,那孩子的兴趣是如何培育的呢? 要想培育出孩子良好的兴趣点,首先要知道孩子的兴趣是如何产生的。在这里,我们以公式的方式来简洁明了地告诉父母孩子兴趣形成的规律,即:
我们知道因为孩子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和丰富成长的需要,孩子会积极的、主动的运用各种采集信息器官尽可能地去收集、采集和储存更多的信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对所采集的任何信息充满好奇,孩子的这种好奇是公平的、没有倾向性的。 父母只有在了解孩子这种好奇心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对孩子良好兴趣的形成进行合理的培育。也就是说,首先,应当对孩子采集和收集信息过程中所产生的好奇点进行合理的筛选,以便增大优质好奇点的信息采集量和信息采集范围;或者根据父母自身的培育目的而引发孩子创建采集和收集信息的好奇点,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能够使孩子实现“主动思维”和“主动记忆”的方法再加上孩子能够理解的逻辑思维语言外在表现方式和逻辑思维肢体外在表现方式,使孩子的好奇在理解的辅助下自然转化为“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提及到的所谓“理解”通常意义上是指“对抽象标识的理解”。而在学前阶段,所谓的“理解”是如何开展的呢?我们举个实例父母就明白了。 父母计划要教授孩子数字。 前提:父母要了解孩子目前的兴趣源和色彩源; 过程: 父母首先要先参与到孩子目前的活动中去。比如,孩子正在玩车。 妈妈:宝贝,现在我们把桌子当成停车场好吗? 孩子:好的。(孩子把几辆玩具车摆放到了桌子上) 妈妈:哦,这里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图案(数字卡片或者数字线),你喜欢那个呢? 孩子:我喜欢这个(孩子指者数字“6")。 妈妈:你觉得这个图案象什么呢? 孩子:像蜗牛的壳。 妈妈:恩,很像。我们让我们的车在这个蜗牛的壳上行驶吧! 孩子:好!(妈妈和孩子用玩具车顺着数字“6 ”的笔画行驶几圈) 妈妈:我想要6辆车,可以吗? 孩子:好。我去给你拿(孩子去拿来了6辆车)。 妈妈:可以帮我数一数吗? 孩子:好。1、2、3、4、5、6,一共6辆。 妈妈:太好了了,你知道这个蜗牛的壳叫什么名字吗? 孩子:不知道。 妈妈:你猜猜? 孩子:蜗牛的家。 妈妈:这个名字不错,不过这个图案已经有自己的名字了,数字“6”,不过你起的名字也不错,数字“6”确实像蜗牛的家。 这个培育过程简单的总结就是:先把抽象标识从“复合理解”中剥离出去,待孩子对其有了一定的创想、生动而具体的认识之后,然后再展现出它的抽象标识。 上述案例父母如若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而合理的培育,那么最终还会使孩子对数学充满无限乐趣。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08 , Processed in 0.05745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