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育儿 学龄前 查看内容

儿子的理解和支持感动我-学龄前-家庭教育

2015-4-17 17:1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9| 评论: 0

摘要:   上中学时,儿子读了许多文学方面的书,我们母子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记得一次,他买回了梁晓声的《九七随想》推荐给我,我们都为作家深邃的思想所折服。   在后来的谈话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引用书中的一 ...

  上中学时,儿子读了许多文学方面的书,我们母子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记得一次,他买回了梁晓声的《九七随想》推荐给我,我们都为作家深邃的思想所折服。

  在后来的谈话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引用书中的一些句子来相互打趣。比如我去参加那些应酬性的宴会,儿子就说我像梁晓声笔下的人物,蹬着一辆破车从城东到城西去赶饭局。有时,儿子想不明白一个问题,我就会戏称他像梁晓声刻画的老教授,搞不清自己为什么要开车门。以至于只要我一说:“我为什么要开车门呢?”儿子就会心地一笑。他总爱调侃我是“永远的文学青年”。后来我们读了铁凝的《永远有多远》,他便叫我“白大省”了。

  我们母子俩都喜欢的作家有:张洁、王蒙、张承志、铁凝、张炜、梁晓声、史铁生、贾平凹、高建群、阎连科等。在散文作家中,我们都喜欢梁衡,儿子给我推荐过梁衡的《觅渡,觅渡,觅何处》《红毛线、蓝毛线》《穿越百年的美丽》,我给他推荐的是《把栏杆拍遍》和《乱世中的美神》。我们母子共读一本好书,实际上是在一起享用精神美餐。

  儿子小的时候,我常和一些朋友们谈文学;儿子长大了,我和他一起谈文学。我感到我是为自己生养了一个文友。每到这时,我心中都会涌起一种说不出的欣慰。

  儿子上大学后,我的工作担子重了,加之年龄也渐大了,对文学的热爱和关注也随之减弱。只有等儿子假期回来,听他讲那些新潮和前沿的文学动态,我才能得以重温文学梦。如果说他小时候,我说他是我的老师还有些牵强的话,此时,他就是我真正的老师了。他会告诉我,我的一些文坛朋友的成就,意在促使我继续努力。

  这时,我便会说:“妈妈也有一篇好作品!”这是我经常和他说的话,以前他会说我,妈妈你不要“伤仲永”。现在他则毫不客气地说:“妈妈,你别这样自欺欺人好吗?你有积累,有体悟,你就是太懒!妈妈,你应该写!”

  我说:“妈远离文学许多年了,再也写不出东西了。”儿子却鼓励我说:“多年不写,反而保持了与现在商业文化、娱乐文化不同的深刻底蕴。”

  真想为了儿子的鼓励而拼搏一下,写些像样的东西出来,也让儿子高兴高兴,就像他总是让我为他骄傲一样,但是我总是“人太懒,人太懒”(这是儿子打趣我编的歌词),只是常为儿子的理解和支持而感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前行着,我们母子一起在日子中成长,一起在岁月里成熟。时光荏苒,我的儿子一步步地成长为一个能吃苦、肯上进的优秀青年;而我也变得愈发地坚强、豁达、勇于承担了。

  每当睡不着觉的时候,我的眼前就会浮现这样的3幅画面。

  一幅是我骑着单车,后面坐着童年的儿子,他用一双小手搂着我的腰。我在前面问:“儿子,你是妈妈的什么呀?”儿子答:“我是妈妈的小尾巴。”

  一幅是我和儿子一人一辆单车,并驾齐驱地前行着。

  一幅是儿子骑着单车,我坐在后面。高大的儿子如同一堵墙,为我遮挡着风雨。

  这3幅画面,勾勒出了儿子的成长轨迹,也写出了我们母子共同成长的内容:先是我庇护着儿子,带着他跌跌撞撞、磕磕绊绊地前行;然后是儿子和我共同面对一切困难,勇敢地朝前行进;再是长大的儿子庇护着我,引领着我前行。

  记得还是儿子小时候,一次我出去采访,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他和小朋友们一起踢足球,不小心摔倒,脸上擦出一个“惊叹号”样的伤疤。晚上我回来时,他已经睡着了。我一看他脸上的血渍,以为他从楼梯上摔下去了,吓得我抱着儿子就哭。把儿子哭醒后,才知他是踢球摔的。

  自那以后,我再出去采访就把儿子放到单车后面。到了被采访的单位,便把他放在一个角落里,而后我就开始工作。我的儿子对采访的理解就是我在那里和别人聊天,把他扔在角落里不管。等我采访完,他也蜷缩在角落里睡了老半天,我再把他叫醒,放在自行车后架上。有一次他没有睡清醒,坐在后面继续犯迷糊,结果险些从车上掉下来。

  后来冬天出去采访,外面太冷,我只能把儿子留在家里。一次,我晚上采访回来,却进不了家门。那时我们租住着一间小平房,儿子因为害怕,便把门从里面反锁,他则趴在桌上睡着了。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孩子睡着的桌边放的一包吃了一半的“小浣熊”干脆面……

  我怕影响邻居,不敢高声喊儿子,只得去院里的小厨房摸出一袋蚕豆,从窗口一把一把地扔进去把他砸醒。看着从睡梦中醒来的儿子那双惊魂未定的眼睛,我的心在流泪!如果不是为了进屋里写稿子,我宁愿待在屋檐下。

  多年以来,作为记者,我有过许多饭局,但我从未带孩子参加过。一是为了我的自尊;二是为了不让儿子见识成人在酒桌上的“表演”。儿子曾对我的一个好姐妹抱怨说:“我妈妈的酒足饭饱是以我的饥肠辘辘为代价的。”虽然我硬着牙叉骨说“那是工作的需要”,可心里对儿子却有十二万分地内疚。

  我是个爱面子的人,每次与人聚餐都不好意思提前离席,但心里又惦记着放学回家吃不上饭的儿子。这时,我就会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小动物都有觅食的本能,别说是孩子了。他一定会自己想办法找吃的。席散人尽,我匆匆往家赶,摔跟头扭脚是常事(难怪我摔伤腰后,朋友们和我开玩笑说,终于“修”成“正果”了)。回家以后,如果儿子已经吃了饭,我就大松一口气;如果儿子还没吃,我就会陀螺似地赶紧给他做。

  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前行着,我们母子一起在日子中成长,在岁月里成熟。时光荏苒,我的儿子一步步地成长为一个能吃苦、肯上进的优秀青年;我也变得愈发坚强、豁达、勇于承担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08 , Processed in 0.061207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