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但孩子成长的过程却可以是轻松快乐的,他们的童年应该是幸福、难忘的,因为潜移默化、不露痕迹的教育方式是孩子最乐于接受的。 北京少先队员俞凯平在同学们中是个小有名气的“昆虫学家”。他能说出许多稀有昆虫的名字;而他亲手采集制作的螳螂、蝴蝶等多种昆虫标本非常专业、地道,让许多人对他钦佩不已。 其实,俞凯平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小动物,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捉虫子、养虫子和观察虫子。于是,在节假日里,爸爸妈妈经常带他到北京的郊外寻找虫子,教他如何收藏并查找、搜集有关资料。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他的兴趣更浓了,发誓长大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昆虫学家。带着这个梦想,俞凯平轻松、快乐、主动、执著地学习着。 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成长”不仅仅是分数,“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因为,“成长”需要梦想、友谊、兴趣、快乐、自信、坚韧、勇气和决心的“滋养”。 苗潇潇是班里的语文课代表,她喜欢文学,看到班里有不少同学不爱上语文课,她就找来与课文相关的一些课外读物和同学们一起读,从而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苗潇潇酷爱摄影,她把这一爱好也应用到了语文学习上——利用双休日和课余时间,她拍了不少与课文有关的照片,比如密密的白杨林和在孩子们身影映衬下显得越发高大、伟岸的白杨树。她把课文上形象化的描写影像化了,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其实,孩子的学习潜力是无限的,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如果父母和老师能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和兴趣所在,创造条件,积极引导,鼓励孩子在希望的道路上执著地走下去,他们的学习应该是快乐的,童年也将是快乐的。 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他们的各种能力是慢慢培养出来的。美国的著名教育家杜威就是以提倡让孩子在活动与发现学习中去慢慢培养能力、塑造个性的教育观,而使得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学校教育方法发生巨大转变的。意大利教育家马拉古齐也认为我们要非常留意和尊重儿童的时间,为给他们的成长留出时间,教育要放慢脚步,这就是说:教育者——父母、教师不要以孩子将来才能达到的能力水平来要求此时的孩子,教育者不要急于把自己的迫切教育理想强加在还没有成熟的孩子身上。 现在的家长迫不及待地希望孩子掌握家长认为有用的一切知识;不懂得教会孩子思考,而是希望孩子记住所有问题的现成、可靠的答案;不想让孩子去尝试着走自己的路,而是处处提防孩子的“出轨”。 有一位家长要求女儿五岁就能弹钢琴,之后就上舞蹈班、外语班,一年级发表文章,小学四年级写万把字的武侠小说,初一一个晚上写七千字的言情小说,这种教育正常吗?这是他们这种年龄应接受的教育吗?这种过早开发孩子潜能的教育在时下是一种社会上很时尚的教育风气,其实往往是做了负功。比如让孩子学画画吧,家长们很早就把孩子送到专业教师的班里去接受规范技巧指导,结果是很早就能画什么像什么,但是却导致孩子丧失了应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什么不可以让孩子自由地涂鸦,体验自由想象、不受羁绊的快乐? 眼下,许多家长把大部分精力、物力、财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 但是,不少家长的苦心最终未必都能获得预期的回报,有时候,孩子反而成了父母的心病。如果家长不顾客观因素,而一味地高要求、高投入,其结果可能就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于是父母就会少了许多平常心和耐心,多了苛刻与责难。孩子的自信与能力在这样的压力下往往每况愈下,难如人意。在孩子成长的问题上,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对孩子不能一味地拔高要求,加重负担,要学会等待孩子的成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积极地加以引导,让孩子享受成长,在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08 , Processed in 0.05906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