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小的心里很委屈,因为老师错怪她摘幼儿园的花儿。其实,她手里的花儿是在地上捡的,根本不是故意摘的。“妈妈,明天我不想上幼儿园了。”“为什么?”妈妈问。小小低着头,小声地说:“就是不想去了。” 临睡觉前,妈妈把小小叫到卧室里,关上门,搂着小小,小声地说:“这是咱们说悄悄话的地方。现在,你可以小声地告诉妈妈,你为什么不想上幼儿园了?妈妈可以帮你保密,而且可以帮助你。”小小终于慢慢地说出了心里的委屈。 妈妈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让孩子倾诉不良情绪的“发泄角”:睡觉前,卧室的床头。这里安静、舒适、温暖,让孩子觉得很安全。这样的环境有助于孩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无论是生气的、伤心的事情,还是令人害羞、害怕的事情,孩子都能毫无保留地“发泄”出来。而且此时,妈妈就在孩子身边,做孩子的倾听者。 试想一下,我们每个大人都需要发泄,其实,孩子也不例外。我们只给孩子拼命地打气,那就会像不断扩充的气球,搞不好会爆炸。 林一同是在日本出生、长大的男孩儿。他的妈妈是台湾人,他的教育主要由母亲来承担。由于受其母亲及环境的影响,林一同的情绪表现也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刚入园的前几天,他总是闷闷不乐,喜欢靠在老师怀里;但是对于老师的问话他大多是用点头或摇头的方式回答。他的眼泪常常在眼眶里打转,就是强忍着不肯让它掉下来。今天他终于克制不住了,于是就痛痛快快地发泄了一通。在调控自己的分离焦虑时,林一同小朋友先采取了中国传统的方式——忍(即克制),而后又采取了较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方式——痛哭。其生长环境的中西文化融合的特点,使林一同小朋友很善于宣泄(他的宣泄方式很符合行为规范),这种情绪表达方式值得其他小朋友学习。而且,外国的孩子都特别会宣泄自己的感情。 在这一周中,唐老师调换了班里个别同学的座位,在调换座位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子在调换座位后,突然尖叫了一声。唐老师寻声望去,看到的是一个平时很乖的孩子。这个女孩子曾经是班里的清洁委员,工作认真负责。但在今天,她突然的尖叫引起了唐老师的注意。 唐老师把她叫到了面前,问是不是她在尖叫?她说:“是。”然后低下了头。唐老师皱着眉头看着她,心里想:这么乖的孩子怎么会突然尖叫呢? “你为什么尖叫呢?”唐老师问她。 她还是低着头,什么话都不说。唐老师问她是不是对于给她换的座位有意见,她也只是摇了摇头。唐老师又问她对于她周围的新同学是不是不满意,她还是摇头。 “那我可以给你妈妈打个电话吗?我想和她谈谈。”唐老师意识到这个孩子少了一种发泄途径的引导,她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而现在唐老师需要了解她在家里的情况。 出乎意料的是她立刻点了点头,好像这件事她更希望唐老师跟妈妈说一下。于是唐老师拨通了她妈妈的电话,把刚才的情况和担忧说了一下。她的妈妈也告诉唐老师,确实是这样,这个孩子现在在家里,只要妈妈一给她讲道理,她就跟妈妈说:“你不要讲这些大道理了,我都知道了。”经常把妈妈气得要命。自从她妈妈买了汽车后她就一直这样了。唐老师和她妈妈商量先多和孩子谈心,让她有什么事情可以说出来,并且引导她适当地发泄自己的情绪。 在一天放学后,唐老师碰巧遇到这个孩子自己背着书包准备赶车回家,便和她一起走了一段路。在路上唐老师问到了她,为什么自己赶车回家?她告诉唐老师,自从妈妈买了汽车后就让她自己回家了。唐老师又问她是不是妈妈买了车后常和妈妈顶嘴?她说,是的。其实,孩子就是觉得妈妈没有去接她,她受忽视了,结果让她和妈妈之间有了抵触情绪。 对于孩子,我们要仔细观察,有时候我们认为很小的一件事情就可以影响孩子的心境。家长和老师要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和交流,教给他们发泄的方法。可以建议他们通过正确的途径排除自己的情绪,否则当哪一天爆发的时候,我们再来惊讶就已经晚了。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07 , Processed in 0.06832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