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育儿 学龄前 查看内容

孩子的幸福是家长走出误区-学龄前-家庭教育

2015-4-17 20:51|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6| 评论: 0

摘要:   一、是教育,不是招数   1 孩子的幸福是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   教育从来就不只是学校的事,在以往的家长们心目中,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去受教育的,当孩子进入学校,家长的一颗心也就放了下来,因为家长认为 ...

  一、是教育,不是招数

  1 孩子的幸福是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

  教育从来就不只是学校的事,在以往的家长们心目中,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去受教育的,当孩子进入学校,家长的一颗心也就放了下来,因为家长认为知了书就达了理。从宋朝以来,要想改变生活出人头地,读好了书就解决了问题的观念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于是当孩子的表现令家长们失望的时候,传统的指责方法是“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其实我们想一想,如果孩子不热爱学习,把学习当做任务去完成时,书真的不能读到人的肚子里去。而这个时候,家长又不能自己到学校里去帮老师,只能每天因为孩子而生气,让孩子更加厌烦学习,使学习由硬性的任务而降格到一种苦差事。有什么样的人,能为一件事情受十几甚至几十年的苦?有谁能把一件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事情做好?如果我们家长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我们该做什么了。打骂被试验了很多年都不起作用,我们还要不要继续打骂?

  打骂来自打骂的惯性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这个问题相当重要。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那么当一种新的教育冒出来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准确判定。

  近年,我国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教育方法,比如“赏识教育”“自主教育”“新课程”“经典诵读”“0岁方案”“生本课程”“杜曼教育”“蒙台梭利教育”“华德福教育”等不一而足。教育市场飞快地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家长能做的是在一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一所适合于他们个性的学校。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种能力即准确的判定能力,合理地取舍与吸收。

  就拿“赏识教育”来说,由于教育者急功近利,把教育当成教书而不是教人,把孩子和书都当成职业的工具。书和孩子相比,书显得要好用多了。而有个体特征和个体生命力的孩子,会出现许许多多不利于教师职业的行为和状态,这给老师的工作带来了许多的不利,也影响了老师的生计。对于那些还没有热爱孩子和热爱教育却从事了教育事业的人,他们会因为孩子的不配合而产生憎恨心,这样的心态使老师难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常常将自己的不良情绪泼向造成这种情绪的孩子。所以在教学的工作中,他们对孩子不断地恶语相加,使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赏识教育”的观念,至少使老师醒悟到,要想达到自己及职业的目标还有另外一种更好的方式可取。这如同以前是打着“驴子”过桥,之后是拿一把草哄着“驴子”过桥。虽然对课本知识的使用方式和教授方式没有什么改变,但赏识的方式会使更多的孩子热爱学习,不再为了学习而痛苦。虽然他们没有因为知识的学习而建构起更多的作为人的内涵,但是他们的身心也许从此就要健康得多。所以说“赏识教育”在当时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它改变了一批人对待孩子的态度,当时中国人是太需要这个了。

  可是,在人们以为“赏识教育”是唯一的教育法宝的时候,对孩子的赏识过于偏执,因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实赏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首先,父母有个心理承受的问题,比如孩子在学校出了事,老师把家长叫去训了一顿,回到家,他能不能心平气和地对孩子微笑?平等地、在不剥夺孩子尊严的情况下与孩子讨论问题?有些人做不到,会劈头盖脸,将孩子打骂一通。

  有些家长说:李老师,我做不到。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儿子很淘气,老惹事,每次出事老师都要把她喊去告状,一回家就要打孩子。结果打成了习惯,天天打,没有一天不打。她的打骂似乎不是为了打骂,而是由于有了“打骂”这样的惯性。最后孩子干脆不学了,不喜欢任何事情。我说:你把孩子打成这样了,问题还是不能得到解决,为什么不想着换一种方式呢?她说李老师,我也不想打,我忍不住啊。我说你必须得忍住,坚决不要打孩子。等你能够做到不打孩子之后,再试着采用一下赏识的办法,比如今天老师找你告状了,你回来给你儿子说:老师说你最近表现不错,上课已经能听十分钟了。她说这哪行呀,明明老师把我叫去了,回来一见一肚子气,让我怎么做到?

  我说你用你的方式不但没有效果,反而给孩子造成了其他的问题,你的孩子已经陷在泥潭里了。你是把他往上拉呢,还是往下踹?她说往上拉。我说好,那就从现在起,至少不要再打孩子了。

  惯性来自心中的蒙昧

  这位妈妈身体很好,红胖红胖的,胳膊那么粗,经常笑嘻嘻的。我就想:这么快乐的一位妈妈怎么忍心打孩子呢?如果说她的打骂来自打骂的惯性,这个“惯性”又从何而来呢?来自她的内心,心中的蒙昧,教育的误区。

  她告诉我孩子一天不打都不行。老师经常告状,孩子上课从来不听讲,她气得不行,就打,送到我这里不是为学画,是专门让我调毛病的。孩子一开始干脆不进教室,在外面荡来荡去,无聊得不得了,拿几个珠子弹来弹去。我也过去跟他一起弹珠子玩,他说:你玩得没意思,我不跟你玩。他特别讨厌成人。

  在我跟孩子的妈妈那次谈话之后,过了一个星期,她又来找我,说李老师,我都一个星期没打儿子了,他怎么还没变好?我说你坚持四个月不打孩子看看有没有作用?你不打,四个月之后你的孩子才能出现变化,比如说,开始撒娇、胡闹……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才算有救。你回去,坚持不要打。

  又过了一个星期,我正在做家长咨询,看见她气势汹汹地上楼,一头就往教室里冲,我说停下停下,你干什么?她说谁谁谁的女儿说我儿子在教室里不画画,光玩。我说你儿子以前连教室都不进,现在终于坐在教室里了,你难道看不到这一点吗?你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她说哎,我听了实在气得不行,想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儿。我说你回去,而且,你儿子回家之后不许问他这件事。

  后来,有一次家长沙龙之后,她对我说:李老师,你让我别打儿子,我一天到晚忍着,憋得难受。我说你把你身体吃得这么好,好像专门为了打儿子的,要是我天天这么打早累倒了。你知道这个世界上谁能救你儿子吗?只有你了。是由我来监督你去救他。你还是听我的,别再打了。当时好多家长在场,都说:你就听李老师的吧。

  我说得一点都不过分,她的儿子完全麻木了,打完了还那样,她不解恨,就用毛衣针戳。

  这位妈妈看了“赏识教育”的书,也听了我的讲座,所有的道理都能明白,就是做不到。

  即便解决了父母心理承受的问题,赏识依然很难,因为正确的赏识更需要智慧,高度的智慧,这是赏识教育的另一大难点。智慧要是不够,就会赏识出一个问题孩子。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蒙昧制造不良的后果

  那时,我们也大力给家长推荐“赏识教育”的书。可是一年之后,却出现了一批这样的孩子:他们的爱好和注意力不是集中在他们正在做的事情上,而是集中在将要获得的奖励和赞扬上,以至于到最后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将要做的事情不能获得赞赏,就不敢再做那件事。

  其实过度的赏识也害了一批孩子。有位父亲看了“赏识教育”的书,结果呢,他6岁的孩子开始出问题了,老师在上面讲课,无论讲什么他都在下面说你讲的都是狗屁,其他孩子回答问题他也说狗屁。

  赏识必须成为孩子继续往下走的道路坐标,其内容要有具体所指,避免笼统的夸奖,帮助孩子发现做得好的地方,或将孩子没有信心的地方提出来进行恰当的赏识。

  比如,孩子有一天早晨扫了院子,但院子扫得并不干净。有几种赏识方式,一种是“太棒了,你真棒!”这样说孩子会笼统地觉得自己扫的院子和自己现在的这个模样以及自己目前的姿势都很棒,他不知道如果要重复获得这种赞赏该朝哪个方向努力。如果他确定自己干活的姿势是被你夸奖的原因,他可能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把注意力都摆在做出一个了不起的姿势上。由于太专注于摆那个姿势,他的心和注意力早就偏离了做这个事情本身。所以我们发现在孩子不需要赏识的时候千万不要去赏识他,这样就避免了把他从本我的状态中拉出来,否则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

  第二种说法是“哇,院子扫得真干净!”这样,孩子就会认为你撒谎。如果他认可了你的这种赞扬,那他就会降低自己做这件事情的标准,以后做其他的事情和扫院子都只做到将就即可。

  第三种赏识方式是“我看到你扫了院子”,让孩子知道他所做的事情是被别人所接纳的,而且这件事情是一件建设性的事情。孩子就会继续再去做这件事情,在重复的实践中,在成人恰当的指导下,他会努力地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

  再比如,孩子写了10个字,你说:你这6个字写得真不错。这样孩子就会用6个写得好的字与4个写得不好的字进行比较,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如果说:呀,你今天写得真是不错,而不说哪几个字不错,孩子就会以为所有的字都写得不错。你要是每次都这样说,时间一长,你的孩子就觉得自己永远都对,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容不得半点批评。

  而且,赏识不能不分场合、事件、轻重。孩子做的好得地方我们赏识他,做得不好呢?我们怎么办?这才是关键。

  一个好的方法,使用它的人如果没有脱离蒙昧状态,必定会制造不良的后果。

  如果我们家长连需要赏识的事情都认不清,怎么做到正确地赏识呢?人们一般都将赏识当成了只有正面这一种方式,这是对赏识的误解。赏识,既可正着来,也可以反着来,既可赏识他的优点,也可以从他的缺点中找到赏识的契机。赏识是个无底洞,可以把它发展,广泛化地运用。当一位妈妈跟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做题时故意把题做错,从而调动起孩子学习的兴趣,这也算赏识。

  示弱是一种很好的赏识方法。当一个孩子发现成人竟然错的时候,他会很激动的。我给5岁的孩子进行人体结构知识的输入时,故意画一个没有脖子和身子的人,四肢直接长在头上,我说看,这是老师的自画像!孩子兴奋得不得了,说老师,你没画脖子。他们一下便对人体结构发生了兴趣。

  示弱不但是一种很好的赏识方法,而且,还要专门赏识孩子弱的地方。比如我的儿子,停学之前,他在班里搞人际关系不行,老受同学欺负。后来上了学,我就特别害怕旧剧重演。我跟他讲:妈妈觉得你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很有办法,这一点甚至比爸爸都厉害,你爸爸一到生人圈子里,总是不能很快与别人融合到一起,你肯定能让周围的人跟你成为朋友的。没多长时间,他告诉我,说连班里最坏的同学都来找他聊天。

  上帝安排的音乐

  使用正面的赏识,成人也需要专门地注意孩子发展的每一个细节,找到那个可帮助孩子的点,以一当十。

  有个名叫王双喜的孩子,11岁了,被父母折腾得糊涂到什么都听不懂、什么都不感兴趣的程度,根本不会使用自己的大脑,就像手一直被绳子绑着,从来没有使用过一样。有次课是“奇怪的香水瓶”,非常有意思,其他的孩子都能创造出独特的香水瓶,什么吸盘香水瓶呀,什么多功能香水瓶呀等等,王双喜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他在纸上连一根线条都画不出来。

  到了叙述的时候,每一个孩子都迫不及待,等不及了。因为这种时候最能表现自己了……比如那个吸盘香水瓶,你还没注意,叭的一下就吸到你的鼻子上了;喷气香水瓶,如果不小心按错了按钮,就会喷出一股臭气。孩子们一个个上来,滔滔不绝,他呢,无论怎么劝就是不动窝。劝到最后,干脆伏到桌子上,把脸埋在胳膊里面。

  这个孩子是我们想的办法最多,下的工夫最大的一个孩子,几个月都没有大的改变,直到最后有一次,班里搞时装设计与模特大赛。孩子排成队,一个挨一个轮着上,轮到他了,我们都担心他不上,可能氛围的缘故,他竟然把一件衣服勒到裤腰里头,慢腾腾地上去了。他走得慢,正巧赶上慢节奏音乐,是那种轻轻的、柔柔的、懒洋洋的音乐。他的姿势呢,就像被谁打了一顿马上就要倒下去了似的,两腿叉开,脚慢慢地蹭着,仿佛刚尿了裤子,跟音乐非常协调,正好合上那种节拍,好像那音乐就是专门为他创造的一样。

  现在想起来,要是他碰上的不是这段音乐,而是一段很快、很激烈的音乐呢?肯定是另一种结果。

  可是那天,真好像是天意,他正好碰上这样一个机缘。磁带走到那儿正好就是这段音乐,就像上帝安排好了似的。

  当时,我给任课的老师挤了一下眼睛,对方马上心领神会,就说:哇,王双喜终于放开胆子了,他的表演太棒了,我们应该为他的勇敢精神鼓掌!哗,一通掌声,一下把他的自信心找了回来。

  当然,正面的赏识一定要在点子上面,要是王双喜那天碰上一段快节奏音乐,动作没有做好,要是你说他做得很棒,给他鼓掌,他会认为你是在故意赏识他,反而让他更加自卑。我们有过这样的教训,有次课设计香水瓶,他什么都没画,没办法,任课老师帮他画了,我不知道。我去的时候所有的画已经贴在黑板上面,我一幅挨一幅看,看到那幅画时心里很吃惊,随口说了句呀,王双喜今天画得真棒。班里有个孩子大喊:是老师帮他画的!王双喜一下趴在画板上,再也没有抬头。

  模特大赛下来,王双喜一下子放开了,开始往孩子中间钻,甚至还跟同学打架,放学时,一声不吭地帮着老师收拾教室。他的妈妈也一下子满脸阳光灿烂,孩子的学习也开始好转,画画也自信了,以前他是一笔都不画的,也不思考。

  记得有一次我问:王双喜,老师问你,有一头毛驴过河,身上驮着一袋盐,不小心掉进水里,上来以后感觉变轻了,为什么?他一脸茫然,答不上来。旁边有个老师提醒,说王双喜,驴身上驮的是盐,不是糖。他这才明白过来,说可能是盐化在水里了。我又问:后来,这头驴又要过河,这回驮的是棉花,也掉进水里,上来感觉变重了,这是为什么?他想呀想呀,最终没有想出来。

  像王双喜这种孩子,一放开,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他在治疗他的创伤,在自我修复。除了打架,见了所有的老师都要往身上靠,那么大一个男孩,坐在老师腿上,让抱着,他觉得中心的老师都应该对他好,如果哪个老师不够重视他,他就会闹情绪。我们管这种情况叫做心理修复,孩子的心理伤痕是从这种情况开始走向愈合的。

  现在,他已经和其他孩子一样了,不再需要单独的关注。

  你今天真酷

  赏识本来是教育的基本手段,为什么在中国被作为一个问题专门提了出来呢?

  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传统,我们的传统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成人害怕赏识会让孩子骄傲,变坏。我们从不把骄傲与自信、自主这些联系在一起。我看过一部外国影片,里面有个7岁小男孩,爱上了面包师的女儿。那个姑娘已经20多岁了。为了能见到她,每天放学都要到面包店买一个面包。有一个镜头,男孩在走进面包店之前,将两块糖塞到嘴里,使两个腮帮子鼓起来,再戴上一副大人的墨镜,做出很酷的样子,可笑极了。但是面包师的女儿丝毫没有嘲笑,很平静地说:噢,你今天真酷,晚上请我吃饭吧?男孩学着大人的样子说:没有时间。姑娘就说:噢,求你了,求求你了。小男孩拿出大男人的架势,说:行吧。

  一个卖面包的姑娘,不是个教育家,连教师都不是,却知道在这种状态下该怎么做,根本没有任何吃惊与嘲笑的意思,这也是一种赏识是吧?

  有一次,这个姑娘到男孩家开的餐厅送面包,男孩前去打招呼,发现姑娘眼睛哭得又红又肿。他问怎么啦,姑娘不吭声,放下面包走了。这时,有个人说:肯定是和她男朋友闹矛盾了。小男孩着急地说:我是她的第一男朋友!我将来要跟她结婚!他的妈妈,这时候走过来,说:先去洗澡,把耳朵洗干净,结婚还早呢。

  在发达国家里,似乎每个人都知道孩子是怎么一回事,该怎么做,这就是传统。要是我们遇到这种事情会怎么样?好一点的,会嘲笑一通,把能表示好笑的表情全做出来。差一点的,就会大吃一惊,继而严厉地训斥:怎么这么小就想这种事情?啊?

  其实,孩子从4岁就开始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的探索时期。在探索人与人的关系的早期,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最近的观察对象是有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由于经历了结婚这样的事情而使他们住在一个家里永远不分开。儿童将缔结良好关系这样的行为与结婚这样的词配起对来。在配对的早期,他们因为不能够准确地把与这个词相关的内容与词正确对应,形成固定的有关结婚的概念,所以,他们就经历了一个“试误”的过程: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他们要跟他们认为可亲的任何一个人结婚。

  如果我们知道了这是人类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探索过程,就不会对此大惊小怪,或者当成笑料去谈论它,而是像尊重大自然那样去尊重孩子的这一自然发展过程,不去唤醒孩子,避免使孩子发现自己探索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并为此感到羞愧或自卑。

  我们所说的教育上先进的国家,是因为他们这样正确地看待人类发展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孩子的父母、父母的父母,再往上的祖辈就已经开始尊重儿童的这种现象,习得正确的对待这种现象的方式,并作为传统传承了下来。这些父母也许不知道为什么要平静认真地对待孩子这些可笑的错误,但他们却能正确地对待,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有训斥和嘲笑的方式,他们的父母没有给他们训斥和嘲笑的传统。

  如果我们的父母给我们的传统是不好的,那么为了我们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就要去研究和学习别人好的传统和习惯,不至于再听到这种话就会吓坏,觉得孩子是不是出了毛病。曾经有个笑话:儿子对父亲说,他将来要跟奶奶结婚,父亲很生气,说:你怎么能跟我的妈妈结婚呢?儿子反问:你能跟我的妈妈结婚,我怎么就不能跟你的妈妈结婚?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再也不会将这样的话当成笑话而大惊小怪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07 , Processed in 0.05539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