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10岁的儿子,他活泼可爱,但从幼儿园到现在小学4年级一直是老师最头疼的学生。 每到一个班,他一开始总是很讨老师和同学的喜爱,但因为总给老师制造一些麻烦,好像是故意吸引老师注意似的,譬如上课故意和同学说话,故意不打开书,不管老师怎么提醒他都没有用……总之,老师们说,他很聪明,但就是习惯随心所欲,而且有时故意和老师对着干,让他们很头疼。 作为他的妈妈,我一直认为他的一些行为只是成长过程中阶段性的问题,并且我一直反对粗暴的教育方式,所以总是很耐心地和他讲道理,每次他都会被我说服。但遗憾的是,他一转身就把答应我改正的承诺给忘记了。 现在,他的成绩越来越差,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做朋友,我也越来越怀疑自己温和的教育方式是否有效果。 他的爸爸以前和我一样温和,但最近我们开始偶尔对他“动武”了,然而我知道这是“下下策”,这一招还不灵,我们就黔驴技穷了。 请你帮我分析一下,我真是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一位焦虑的妈妈:阿芸 孩子有了问题,大人们很容易认为,这只是孩子自己的问题,作为家长,他们的办法就是教育孩子,帮孩子改正。 这样的做法,孩子不愿意接受,因为它隐藏着这样的逻辑:你是错的,我们是对的。 这不只是简单的抵触情绪,而是孩子们本能上知道,他的问题并不孤立,他的问题,只是他和父母的关系的体现。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不过是他们面对父母的糟糕教育方式时的一种自我保护而已。如果父母放弃或改变了他们糟糕的教育方式,孩子会自然地向好的方向转变。 这个道理,一样适用于阿芸的家庭。 文/本报记者武志红 孩子教不好不仅仅与溺爱有关 在电话采访时,我问阿芸:“你自己有没有想过,你儿子的问题是怎么形成的?” 阿芸说,她认为可能是溺爱的结果。她说,她和丈夫一直对儿子很纵容,他在家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他们很少去管他。所以,她猜想,儿子在家里习惯了为所欲为,所以到了学校仍然想这样。 溺爱,是一个很容易找到的答案。现在的孩子得到的物质享受和大人们的关爱的确远超以前,所以当孩子有了问题后,很多家长会把孩子的问题归因为溺爱的结果。 但我感觉阿芸儿子的问题不是溺爱那么简单,因为他的为所欲为没有霸道的味道,不像是一个蛮不讲理的小皇帝。并且,通过阿芸的讲述来看,当老师和家长对他讲道理时,他从不直接顶嘴的。相反,他一开始表现得都很“乖”,表示愿意听大人的话,看上去只是后来管不住自己而已。 孩子可能会在父母面前“隐藏”自己 采访中,我先请阿芸详细地讲一下,她是怎样和儿子讲道理的。阿芸说,她会抓紧一切机会给儿子讲道理,每次儿子都说妈妈说得对。晚上她也会陪着孩子一起学习,直到儿子上床休息。 “他有一个人独自相处的时间吗?”我问她。 “很少,”阿芸迟疑了一下,然后反问我,“这很重要吗?” 我未回答她的反问,而是再次问她:“你有没有想过,从关系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问题?”我接着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孩子对待老师的方式,其实也常是他对待父母的方式。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模式,都是与父母的关系模式的再现。如果某些人与父母越像,那么这种再现就越典型。对一个小学里的孩子而言,老师和父母自然是最像的了,所以孩子们很容易把对待父母的方式,转移到他与老师的关系中来。 当然,这并不是简单的复制。最关键的一点是,孩子对待父母的方式未必是真诚的,因为特别在乎父母的爱与认可,孩子们常会隐藏自己对父母的真实感受和真实态度。相反,在对待只是像父母的老师时,他们反而可能会淋漓尽致地把这种态度体现出来。 听完,阿芸沉思了好一会儿,然后说:“你是说,我儿子故意不听老师的话,故意让老师为难,故意显得调皮捣蛋,其实他也想这样对待我,但只是不敢吗?”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这一点在很大程度是成立的――阿芸她每天都和儿子讲道理,而且晚上会陪着孩子学习。这种方式看起来很合理,但是,这种方式违背了一个最简单的规律: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阿芸10岁的儿子也不例外。 并且,假若自己的独立空间被侵占得很厉害,我们就会用各种方式来反击。 孩子“捣蛋”其实是潜意识作怪 如果父母以明显不合理的方式侵占自己的空间,那么孩子的反击就直接而明显。譬如,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记,或跟踪孩子的行踪,并且这样做时自己都忐忑不安,对这些明显不合理的侵占自己空间的方式,孩子们会直接表达不满。 但是,对一些看上去很合理的侵占方式,孩子们就难以直接表达不满,更谈不上反击了。像阿芸这样。看上去,她为孩子的发展煞费苦心,她讲的那些道理相信是很好的道理,而陪着孩子一起学习,这种方式看上去也很有爱心。 这些看上去很有爱心的教育方式,最常见的结果就是,孩子们从意识上赞同煞费苦心的妈妈的做法,但从潜意识上却表达了对妈妈的不满。例如,阿芸的儿子每次都会对妈妈说,你说的对我听你的,但一扭头,他却走向了和妈妈的教育相反的道路。可以说,前面的赞同就是意识层面的,而后面的行动,就是潜意识层面的。并且,后者比前者远为真实,因为那种口头的赞同没有意义,而行为上的“调皮捣蛋”则切实地给家长和老师带来了痛苦。 这种时候,很多家长会认为,是学校的老师们的做法不对,结果令自己的乖孩子变成了一个问题少年。 但很多情况下,孩子们只不过是在用分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而已。在家里,意识的一面占据上风,他们很乖,为的是得到家长的认可;在学校里,潜意识的一面占据上风,他们变得很叛逆,那是因为他们对老师的在乎程度,一般都不如对父母的在乎。 要分辨这种分裂并不难,譬如你可以认真分析一下,看看老师们有哪些做法会让自己的孩子变得这么有问题。如果找不到合理的解释,那么家长就要好好反思一下,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譬如,在阿芸儿子的案例中,阿芸就找不出老师们有什么问题,她只认为是自己的儿子有问题。 但和我谈了近一个小时之后,阿芸开始接受这种观点:儿子的问题,只是她与儿子的关系中的问题的展现而已。 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独立空间 从关系的角度看孩子的问题,就必须明白关系的两个要素:爱与分离。家长对孩子的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但同时,家长必须懂得分离,必须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让孩子可以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自主地决定自己的生活。 并且,要尊重这个独立空间的话,父母没必要做孩子“肚子里的蛔虫”。一些父母渴望了解孩子的每一个想法,掌握孩子的每一个动向,给予孩子绝对安全的保证,这种做法会破坏爱与分离的平衡,孩子们一定会反感,一定会用种种方式来反击。如果父母们的做法明显不合理,他们的反击也会很明显;如果父母们的做法很巧妙,他们的反击也会很巧妙。 当然,很多父母不懂得分离,是因为他们没形成这种意识。一旦有了这种意识,很多父母愿意尝试更健康的亲子关系模式。最后,我提醒阿芸,当开始尝试分离时,她和儿子都会感到不舒服,要经过比较长一段时间才能真正接受这种方式。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07 , Processed in 0.06707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