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我也有错 1 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 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如果家长有错,就应及时对孩子说:我也有错。 2 学会用这句话激励孩子: 从孩子方面来说,学习的沉重、升学的压力、单调的生活、老师的监督、父母过度的管束和唠叨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他们的心理负担与日俱增,既不能摆脱令他们心烦的事,又得不到父母的安慰和理解,就会为失去“自我”而抑郁。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们的一种特殊的、封闭的、脆弱的矛盾心态,使不少孩子加入了“烦恼一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宁愿去看心理医生,也不愿意同自己的父母交流。从父母这方面来说,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是以“父教子从”的态度对待孩子,不仅缺乏对孩子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反而表现得既不民主又不平等,不是埋怨便是批评和说教,更加剧了和孩子之间的隔阂。 “你对孩子了解多少”,这个问题常常被多数家长忽略。他们自以为了解自己的孩子,实际上是了解甚少或根本不了解。孩子们确实在一天一天地长大,再不能把他们看做是永远需要父母精心呵护的小孩子了,因为他们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最需要得到父母的认可和对他们“自我”的理解。这也许是能否和孩子实现沟通的关键所在。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改变才有希望。”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学会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在改变中缩小与孩子的距离,在改变中找到孩子的“自我”,从而就会体味到走进孩子的心灵的那种喜悦和欣慰。 一天中午,一个女孩儿在饭桌上跟妈妈顶了嘴。妈妈出于尊严和面子,愤怒地用手中的筷子打在了女儿的肩上。女儿哭了。事后,女儿在妈妈的书桌上放下了一封信: 妈妈,你的“心”被弄丢了,只有你自己才能找回来。 妈妈反复看了好多遍信,心里有些惊讶,于是给女儿也写了一封信,放在了女儿的书桌上: 女儿,非常感谢你的及时发现和提醒,要不然,妈妈还不知道“心”丢了呢。你能帮我找回来吗? 于是,妈妈收到了女儿的第二封信: 妈妈,你的心是被你的手和嘴巴弄丢的。以后,只要你不用手打我了,你的“心”就回来了;只要你少说我几句,你的“心”也能回来。 妈妈明白了,显然是自己的嘴巴让女儿心烦。以往,妈妈自以为只要不停地说教,孩子就会去做。可万万没有想到,在不停地说教中,丢失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心,使自己成为“空心人”。于是妈妈又给女儿写了一封信: 女儿,对不起,我也有错。感谢你的帮助,让我找回了自己的“心”。怪妈妈对你了解太少。今后,我一定看好自己的“心”,你也帮妈妈看着好吗?再次向你表示感谢! 这一来一往沟通后,终于使女儿和妈妈由过去的互不理解到相互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化解了双方的隔阂,使两个“自我”都朝着“完美”走近了一步。 沟通,是一种心态,把心放平了,“沟通”就变得容易了;沟通,也是一种境界,都往高处站,眼睛就会亮堂起来,“沟通”就会水到渠成;沟通,更是一种心灵的互换,养成了“互换”的习惯,才会体味到彼此美好而又真挚的情感,心与心之间才能洋溢出一种真诚的感谢! “我也有错。”父母能在孩子的面前承认自己在说话或做事中的不当,最能得到孩子的谅解,也是一种最能促进父母和子女之间相互沟通和理解的黏合剂。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07 , Processed in 0.06381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