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育儿 学龄前 查看内容

孩子犯错后忌“揪错不放”-学龄前-家庭教育

2015-4-18 11:5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4| 评论: 0

摘要:   孩子最不需要的100个误导之“揪错不放”  孩子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因此,有一句名言说得很好:“上帝决不会惩罚犯错误的孩子。”   然而,对于这个普通常识,许多家长却并不理 ...

  孩子最不需要的100个误导之“揪错不放”

  孩子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因此,有一句名言说得很好:“上帝决不会惩罚犯错误的孩子。”

  然而,对于这个普通常识,许多家长却并不理会,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常常批评说:“你怎么又做错了?前两天做错的事怎么还不记着?”这些家长每每抓住孩子的过错不放,一提再提,即使孩子改正了错误,家长在以后的言语中还常常提起。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一件事做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不耐烦——反感讨厌,被“逼急”了,会出现“我偏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小轩放学回家一进门,就把书包往桌子上一扔,放在桌上的一瓶感冒药被碰了下来,药丸撒了一地。妈妈立即朝小轩呵斥道:“怎么了?从来没有规规矩矩的时候,脑子里整天想着什么?”小轩这时一声不响地把药丸拾了起来,然后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吃晚饭的时候妈妈发现小轩也是一声不响、闷闷不乐的,这时才意识到刚才对女儿的呵斥有点儿过分了。

  为避免这种超限效应在批评中的出现,家长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不能重复批评,更不能老账新账一起算。如果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少。

  总之,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注重“度”,要把握好“分寸”,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


相关报道:一个单亲家庭的“逆子”   
          专家:家庭教育的六项任务 
          家庭作业之签字的学问   
          家庭里的人际教育(图)   
          家庭作业变身“家长作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07 , Processed in 0.05070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