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还记得小时候妈妈对我们的要求?“孩子必须服从大人”,“成年人可以裁判孩子的对错,但小孩子不能对大人有所反驳”,“讨人喜欢、从不顶嘴、毫不自私、乖巧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千百年来,我们习惯了这样一个概念:父母=家长。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父母”和孩子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父母”对孩子是影响、引导而不是控制,而“家长”是权威,对孩子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控制关系。 有一位女孩自小接受了父亲理想式完美主义的教育,在工作中、家庭中固守着完美主义的教条。她的头脑中有很多“应该”“必须”“绝不能”等观念,如枷锁般使她无法自由地感受、接纳真实的自我。生命中的一些特质不断地被自己否定,做什么事情都要在心中先犹豫一番,“我应该”“我不应该”“别人是不是允许”等所引发出来的内心冲突与挣扎,让她的情绪经常陷入不稳定状态。 其实,她在成长中接受了许多来自她的家庭的“毒性教条”。在她的成长中,她接受了无数个“应该”“必须”的限制,所以,长大成人的她不接纳自己作为普通人的不完美,不接纳自己的真实欲望,不接纳作为凡人对名与利的争取,“假我”的她温和、贤淑、忍让,但内心却经常充满冲突。在她的耳边经常想起这样的话,“你怎么能这样想呢”“你不应该有这样的感觉”“你应该这样做”等等,后来她做了母亲,她对她的孩子的教育,也在不自觉中沿袭了这样一种“模式”。但实际上,这是她在意识或潜意识里,要赢回自己在父母面前曾经失去的自我力量。那些做孩子时不敢或不会表达的愤怒、羞怯和心痛,在成年以后,以另一种破坏力量出现,殃及她的孩子,而且,有可能这些“毒性教条”还会世代相传。 不健康的父母烙在孩子身上的印痕,只不过是自己受过的伤。 人若想看到真实的自己,就需要镜子的映照。那个在我们生命的早期抚养我们的人,那个在他生命的早期被我们抚养的人,就是两面镜子。我们的妈妈,我们的孩子,让我们从这两面镜子里,看到真实的自己,修正曾经的不足。 我曾亲眼见到一位母亲在宴席上对女儿的行为。小女孩八岁,机灵可爱,可是有点调皮。那个母亲当着众人“宣布”:“这个孩子就是这样,闹死了,我整天批评她,还这样,真是气人。”旁边人说:“小孩子顽皮点聪明。”那个妈妈又说:“就是,她可聪明了,整天跟大人斗心眼子,也不往正处使。”然后,手指狠狠地戳着小女孩的脑门儿。你说这个母亲是生气吧,脸上还带着笑,还有点夸耀的成分;你说她是自豪吧,明言就是对孩子的责备。小女孩“哼唧”着,越发闹腾,黑眼珠子骨碌转着,也不知在想什么。 我不明白那个母亲当时的举动有什么意义,更不明白这种连大人都难辨的态度,会给那个纯真的孩子留下什么样的感觉。 小孩子的秉性就是夸大而霸道的。他们天生有一种健康的“自恋”,或叫“自我陶醉”。倘若这种自恋或自我陶醉被允许存在,并适当使之得到满足,孩子就会保持进取的动力,发展出自主的能力,在体验真我中拥有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觉。他不需要时时讨父母欢心,而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样的孩子在生命的早期,就从父母身上得到充分的注意和恰当的引导。他不用做“小大人”来“照顾”父母,也不用借助“恶作剧”来引起父母的关注。他能够成功地与父母分离,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快乐的人。 但是,倘若童年时孩子的这种“自恋”被扼杀或没有被满足,孩子发现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不被大人接受,他的内心很容易会认为是自己有问题。这种自贬心态,就是内化了的对自己的轻视。不要小看这种自我轻视,它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很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大自然给了孩子一种独特的保护方式,就是让他们拥有一段以自我为中心的岁月,这是他们不容剥夺的权利。在这段孩童岁月中,他们具有许多不合逻辑的想法和行为,应该是被允许的。我们只适宜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引导,而不是指责或教导。无论孩子是发怒、悲伤,还是对性好奇,都不要羞辱他,让他感觉这些感受都是真实而正常的,他不需要因为羞耻而去承受内心的挣扎和自责。 小时候,妈妈教育我们要谦虚做人,不能犯错,要顾及家里的颜面……很多人都是走父母设计的道路,从小到大,有的连读大学的志愿都是父母做主的。或许我们自己没有觉察,在我们的心中有个愤怒和受伤的孩子,这个孩子曾经太多地被禁止表现自我陶醉,禁止表现对父母不满,而把害怕、愤怒、伤心的感受,在不自觉中掩藏了起来,如同冰块被冻结,这种堵塞的情绪,成为日后遇到事情就出现情绪化或者做出荒唐反应的根源。 有一个母亲,在她的孩子成长到少年时,从自己孩子身上觉察到了自己原来的家庭带给自己的负面情绪。而且这些情绪多多少少已经在她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负面影响。像站在一面镜子前,她觉醒了,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她找到了自己的问题,并勇敢地面对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处理曾经烙印在自己身上的伤痕。在人到中年时,她走过了少有人走过的心智成熟之路,成为一个成熟从容的母亲。这样,她有意识地斩断了“毒性教条”的代际蔓延,避免使自己的孩子重新遭遇她幼时的经历。 “小孩子要有耳无嘴”“乖孩子从不对父母发异议”“大人的旨意不可抗拒”“孩子凡事都要向父母汇报”“孩子太要强的个性要及早‘化解’才好”“孩子在生活中的独立自主,就是挑战父母的权威”……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和胁迫,而不是“父母”与孩子平等民主的关系。 让我们做“父母”,别做“家长”。 允许平等的交流沟通,允许孩子独立的思想和思维,允许孩子有和父母不同的见解,并允许在平等对话的氛围中共同商讨问题,这是我们做父母的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父母的人生经验对孩子很重要,但这些经验是在沟通交流中,耳濡目染地影响孩子的,而不是硬性灌输,直接教导,更要避免指责、贬斥。 在我们国家,很少有人会为了孩子的权益,而干涉父母的管教方式,一般人已经习惯了父母对孩子的掌控。我们对孩子权威式的控制、完美主义的吹毛求疵、轻视的指责和动不动就大发脾气等行为,有时候是来源于我们所接受的教育。 我们是“妈妈”,这是多么温暖的称呼啊!千百年来,母性中久留不灭的无私和温良,是一个社会能够成立之根本。母亲之爱,温暖深厚,循循善诱,将孩子引向知识与思想之路,引至人性的至真至善至美。这种浩无涯际的母爱,深深地、真切地、绵长地充溢在孩子和母亲之间,成为孩子和母亲永恒的精神支柱。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07 , Processed in 0.05635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