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育儿 学龄前 查看内容

管得太多太死孩子没希望-学龄前-家庭教育

2015-4-18 11:57|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4| 评论: 0

摘要:   “中国妈妈”(Chinese Mom)成了美国校园贬义词,成了美国高中生口中的讽刺语!在美国学生眼中,华裔家庭的孩子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妈妈像只老母鸡,孩子如同小鸡,总要靠母鸡的翅膀来保护……   通常来说,一 ...

  “中国妈妈”(Chinese Mom)成了美国校园贬义词,成了美国高中生口中的讽刺语!在美国学生眼中,华裔家庭的孩子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妈妈像只老母鸡,孩子如同小鸡,总要靠母鸡的翅膀来保护……

  通常来说,一个人的一生离不开四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而人的启蒙阶段,最重要的是来自家庭、来自父母的教育。在家长中,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有句名言就说“推动摇篮的手推动世界”,因为童年影响一生。

  美国人将“中国妈妈”当成贬义词,并非人家有意妖魔化“中国妈妈”,应该把它看成是对“中国妈妈”的一个提醒、一次警示。在西方家庭,孩子说自己喜欢做面包,长大了要做个面包师,父母是高兴的、鼓励的;如果换作中国家庭,父母要是听到自己孩子的“志向”是做个“厨子”,大抵会一脸不高兴,认为孩子“没出息”,脾气暴躁的家长甚至可能抡起巴掌掴过去。

  管得太多太死,孩子没希望。溺爱、攀比、模子化、格式化,把我们的孩子弄成了火柴盒里统一的火柴一般,彼此同一个“身材”、同一张“面孔”。人本来就是多样性的,教育生态当然要多样性,“因材施教”就是这个基本道理。而且社会上的岗位也是多样性,需要各种各样有个性、有特点、有特长的人。可我们的学校教育,仍未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和阴魂。家庭教育则是跟着学校教育走的,同样也属于“计划教育”,根本无法培养个性人士、尖端人才。

  好的教育,是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好的品格、好的德行,知识多学一点少学一点,并不是第一位的。而管得太多太死的家教,往往顾不及品格品德那码子事。在“攀比教育”中,甚至会激发学生的嫉妒心中的兽性。某地就曾发生过两位同学一个杀伤另一个的悲剧,起因仅仅是由于两位考试成绩数一数二的学生,被家长比来比去,你第一还是我第一,于是一个就去把另一个“干掉”了。

  管得太多太死,不给孩子自由的发展空间,使孩子没有任何自我发挥的余地,甚至可能比责骂、羞辱孩子效果更坏。二战时,英军最著名的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因为阿拉曼战役和诺曼底登陆战而永载史册。但蒙哥马利的童年很不幸、很痛苦,因为他有个糟糕的妈妈。那是一位专横跋扈、颐指气使、对孩子们稍感不满即棍棒伺候的专制女王。母亲责骂他的“关键词”就是“坏孩子”,而蒙哥马利在内心想的是:“我不是坏孩子,你是不了解我的。”有一次,顽皮的小蒙哥马利把一只花瓶打碎了,他母亲就尖声大骂:“除了当炮灰,你将什么也做不成!”但蒙哥马利没有成为炮灰,而是成了伟大的将军。蒙哥马利喜欢当兵,他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这里好就好在讨厌他的母亲没有为他安排“人生道路”。

  中国的家教,总喜欢把孩子的一切给规定好、安排好,生活要安排好,人生也要安排好,目标给你定好了,道路给你找好了,等等等等。要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那简直是做梦。中国妈妈和中国爸爸,确实是世界上最辛劳的,但最终却可能是只有苦劳不见功劳。孩子最后都成了一生安分的人,没有自我突破,更别谈社会突破了。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就要让孩子自由成长。“自由”当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门既科学又艺术的教育孩子的学问。这其中,最需要“无为而教”的那种洒脱。


相关报道:实施管教前先扪心自问 
          父母管教的动机是爱与关心   
          管教孩子并不是越严越好   
          传统管教方式有什么不好?   
          不打不骂的五大管教妙法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07 , Processed in 0.06220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