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成年人,父母们都有一种体会:回忆起童年生活时总感觉非常兴奋,对儿时的朋友更是感到特别亲密,说起与童年朋友一起做的各种趣事,如数家珍。父母们的经历说明:孩子需要朋友,孩童时代的友谊是非常珍贵的。朋友的缺失不仅使孩子的童年极为孤独,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因此,父母应该珍视孩子的朋友,通过赏识和尊重孩子的朋友,培养孩子团结友爱、协作互助的良好习惯和健康的心灵。 首先,可以通过赏识孩子朋友的优点,让孩子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主动学习,克服自己的缺点。 其次,尊重孩子的朋友,鼓励孩子与孩子们交往,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和交际能力。 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常常通过“手心、手背”的方法决定由谁“当皇帝”、“当大将”、“当解放军”、“当坏蛋”……这是一种简单的机会均等的民主手段,却可以培养孩子们“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思想。孩子们常在一起玩儿“过家家”的游戏,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绎家庭生活中的各种事件,买菜、做饭、睡觉、扫地以及娶媳妇、走亲戚等等。这是成人社会现象在孩子社会中的折射,孩子们在“过家家”中了解了很多社会知识,也锻炼了初步社交能力。 最后,鼓励孩子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培养群体意识,可以克服孩子过强的个体意识。朋友之间的群体生活可以克服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让他们遵从群体活动规则,认识到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只顾自己,就会受到朋友们的排斥,孩子会看不起他,不跟他玩儿,将会促使孩子最终向群体规范“投降”。“合群”是人的重要品质和能力,这是父母无法口授给孩子的。 因此,父母应该鼓励孩子交朋友,当孩子有了朋友之后,应该通过赏识和尊重,促进孩子之间的交往。 如果孩子已经交上了朋友,父母要及时给予肯定,比如对孩子说:“真高兴你有了自己的朋友,听说你的朋友很棒,你们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或者说:“听说你交的朋友很出色,我很想见见他,你看可以吗?” 如果孩子还没有朋友,则应积极帮孩子寻找。比如鼓励孩子与家附近的孩子一起玩,与同事或同学的孩子一起玩。并适时和孩子讨论他们交往的情况,帮助孩子分析并做出选择。 另外,要欢迎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把孩子的朋友当成自己的朋友一样,采取热情欢迎的态度。当孩子来家里时,父母应该说:“父母们家来朋友啦,欢迎欢迎。”或者“真高兴我的孩子有你这样的朋友,你们能来太好了!”而且要鼓励孩子认真接待,让孩子的朋友感觉到你对他们的支持和赏识。 对于孩子和朋友的交往,父母也不能听之任之,使孩子陷入不当的交际圈。而是要充分利用他们喜欢交往的心理,因势利导,正确地引导和帮助他们建立纯真的友谊。 张建有一个5岁的儿子,有一次张建带儿子去海滩上游泳课,儿子和另一个小姑娘交上了朋友。他们玩得很快乐,最后那个女孩的妈妈邀请儿子去她们家吃午饭,张建也欣然同意了。 两小时后,张建到儿子的新朋友家接她的时候,不得不在门廊跨过一堆垃圾,尽管是个明媚的下午,孩子们却在起居室里无聊地看电视。母亲正忙着呵斥一个大点的孩子,父亲正在斥责母亲。张建道了再见,将儿子接上车,系上安全带。一贯听话乖巧的儿子一路上都在抱怨父亲:“你看倩倩说话声大得能震破我的耳朵;倩倩什么时候想吃零食她妈妈都愿意,亮亮也可以一直看电视……” 张建听着儿子的这些唠叨,最后温和地说道:“也许倩倩的妈妈可以允许她那样,但我可不行。” “你太蠢了!” 张建第一次听到儿子这样说他,他简直有些震惊了,而一旁的儿子仍在不满地抱怨:“你知道吗?倩倩也不用系安全带。” 张建第一次遇到了这样的窘境:他的孩子已交上了他不喜欢的朋友。这时张建不得不在两方面进行选择,一方面是孩子暂时的快乐,一方面是出于对孩子在道德、感情和生理上健康成长的关心。最终,张建选择了后者——告诉儿子,这样的朋友尽量不要与她交往。 父母不能因噎废食,还是要让孩子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的,但必须得让他们知道哪些朋友是不该交的。如果你对孩子的朋友某个方面很不满意,就应该当着孩子的面严肃地说出来。当孩子冲着你转眼珠暗示别说时,你不必大喊大叫,而应坚持以清晰、严肃的态度告诉他,哪些行为是不被你所赞成的。 怎样才能做好引导孩子交到好朋友,并且尊重孩子的朋友呢?那么,你不妨按照下面的方法来做做看。 1)让孩子学会选择朋友 父母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进行择友引导。这样孩子在交友之时,有了一个大的原则和方向,从而避免陷入交往误区。 2)培养孩子交往的信心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不难发现,当孩子在某些方面有了特长,就会为他结识新朋友提供机会,在交往中增强自信心。托马斯·伯恩特说:“友谊建立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那么就努力培养他的多种兴趣。这样,在参加共同活动中,可以逐步建立朋友之间的友谊。” 3)指导孩子与朋友相处 在孩子交朋友的过程中,父母要不断地进行指导:对待朋友要真诚坦率,以诚相待,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每个人的性格、情趣各有不同,交往中就要尽量尊重朋友的意愿,主动寻找双方都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交谈。另外,由于每个朋友的心理还都有心理敏感区,那就要在平时说话、玩笑里,尽量避免刺激朋友心理敏感点,不要刺痛他心灵的“疮疤”。 4)尊重孩子的意愿 在孩子交往过程中,尽管需要父母的指导,但父母也要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有一定的自主权。在选择朋友方面,父母和孩子的意见常常会不一致,只要对方不是品行太差,还是尽量先尊重孩子的意见,然后在他们们交往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帮助。父母还应尊重孩子的朋友,欢迎他的朋友到家里来做客。父母这样做,既可以表示自己对孩子的尊重,也可以进一步密切与孩子的关系。 总之,赏识和尊重孩子,应该支持孩子的社会交往、尊重孩子的朋友,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的尊重而更加信赖父母,而且还可以促进孩子之间的友谊和交往,促使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06 , Processed in 0.07016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