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教育频道 育儿 学龄前 查看内容

男孩再富也要“穷”着养-学龄前-家庭教育

2015-4-18 22:41|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9| 评论: 0

摘要:   父母应该认识到,让孩子学会吃苦,学会做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父母“狠”下心来,加强对孩子的吃苦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敢于吃苦的坚定信念。   男孩要在未来的生活和社会竞争中取得 ...

  父母应该认识到,让孩子学会吃苦,学会做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父母“狠”下心来,加强对孩子的吃苦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敢于吃苦的坚定信念。

  男孩要在未来的生活和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不仅需要掌握各种科学知识和职业技能,还要有肯吃苦、负责任的精神。男孩的天性让他们从襁褓期开始就不会像女孩一样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也不喜欢坦然接受他人的帮助,但由于父母的娇宠和溺爱,很多富裕生活中成长的男孩都受不住挫折,依赖心理特别强。

  但是,男孩将来不仅要承担家庭的责任,社会责任和压力也与日俱增,他们要面对学业、婚姻、工作及家庭等社会和人生课题。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顺境,更多的时候是逆境,孩子能不能吃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人生的成败。所以,父母即使再富有,也要对儿子“穷”着养,不要让富裕的生活毁了儿子。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在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当年放牧的乌兰察布盟草原,中日两国孩子每人负重20公斤,匆匆地前进着。他们的年龄在11~16岁之间,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至少要步行50公里路,而按日本人的计划是100公里路程。

  说来也巧,在中国孩子叫苦不迭之时,他们的背包带子纷纷脱落,给了他们偷懒的极好理由,他们纷纷将背包扔进马车,揉着勒得酸痛的双肩,轻松地又说又笑起来。有个女孩的背包带子很结实,没有理由扔进马车,但很多男孩抢着帮她背,尽管如此,没走几里路,这个女孩就病倒了,蜷缩成一团瑟瑟发抖。见到医生后女孩泪水不止,于是她被送回大本营,躺在床上品尝着内蒙古奶茶。

  有一个矮小的日本男孩也生病了,他肚子疼,脸色苍白,汗珠如豆。中国领队发现后,让他放下背包他却不放,让他坐车他更是不肯。他说:“我是来锻炼的,当了逃兵是耻辱,回去怎么向老师和家长交代?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走到底!”在医生的劝说下,他才在草地上仰面躺下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又爬起来,继续前进。

  晚上7点,队伍到达了宿营地,孩子们支起帐篷,准备晚饭和宿营。内蒙古的孩子生起了篝火,日本孩子做了米粥和菜,他们先请大人吃,然后自己才狼吞虎咽。中国孩子却以为会有人把饭送到自己面前,直到发现没有饭了,有些孩子向领队哭冤叫屈,但是没饭了,也只能饿着肚子。

  第二天早上出发前,日本宫崎市议员乡田先生赶来看望两国的孩子。这时,他的孙子已经高烧一天多,许多人认为他会将孙子接走。可是,他只是鼓励了孙子几句就乘车离去。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才发生的一件事:当发现道路被洪水冲坏时,某少工委干部马上把自己的孩子叫上车,风驰电掣般地冲出艰难地带。中日两位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是何等的不同。

  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夏令营宣告闭营。宫崎市议员乡田先生作了总结,他大声问日本孩子:“草原美不美?”77个日本孩子齐声吼道:“美!”“天空蓝不蓝!”“蓝!”“你们还来不来!”“来!”几声狂吼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日本人满面笑容离开了中国,神态很轻松,但留给中国人的思考却是沉重的。

  短短的一次夏令营,暴露出中国孩子的许多弱点。刚上路时,日本孩子的背包鼓鼓囊囊,装满了食品和野营用具,而有些中国孩子的背包几乎是空的,只有吃的,才走一半路有的中国孩子便把水喝光、食品吃尽,只好靠别人支持,他们生存意识很差。野炊时,日本孩子主动炒菜做饭,中国孩子却什么也不干,对于大人的批评甚至反应麻木,无动于衷。在探险过程中,日本孩子把用过的杂物装在塑料袋里带走,发现鸟蛋马上用小木棍围起来,提醒大家不要踩,中国孩子却一路走一路丢东西……

  短短两天的夏令营,暴露出中国孩子的许多弱点,这不得不让中国的父母反思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问题。同样是培养教育,要培养的是什么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在培养后代。日本人重视生存状态和环境意识,所以他们注意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公德。中国人望子成龙,表现为保护孩子不受苦,却因为过多的呵护让他们失去生存能力。日本人为了培养孩子,甘心承担一些风险和责任,中国人也对探险夏令营赞不绝口,可是让他们送自己的孩子参加时,却都缩了回去。全球在竞争,教育是关键。不同教育下的孩子哪个更具竞争力,一目了然。

  在发达国家,人们生活富裕,但大多数父母对孩子要求甚严。他们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的道理,他们对孩子的生活保持低标准,不鼓励孩子纵欲使性,以磨砺孩子的意志,不让他们堕落成只会享受的庸才。他们知道娇生惯养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大亏。孩子们长大后总是要离开父母,独自闯荡自己的天地,与其让他们面对挫折时惶惑无助,还不如让他们从小就多受受苦,从而学会应对人生的能力和本领。

  改革开放后,中国比以前富裕了,许多家庭的物质条件也大大提高。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家长只是想方设法地让孩子尽量过得舒服些,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零花钱从来不断,生活上还照顾得无微不至,生怕孩子吃一点苦。但是,这样养大的孩子不知道每一粒米来之不易,也不知道如何料理自己的生活,将来如何自立于社会?今天的呵护难以遮蔽明天的风雨,如果父母不让男孩从小吃点苦,受点穷,将来他也难以为自己打拼出富裕的生活。

  因此,再富也要苦苦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让男孩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独立完成起居、打扫房间、整理物品等日常事务;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同时,父母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难题,让孩子学会在挫折和逆境中生存的能力。另外,父母要做好孩子吃苦的榜样。很多孩子没有吃苦精神,不能独立,没有责任心,与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

  对男孩进行吃苦教育,也是教孩子更好地做人。孩子通过吃苦,就会体味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更加珍惜所拥有的一切,自觉地努力生活和学习。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05 , Processed in 0.05510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