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个讲道理的宝宝
一般来说,大人们总是喜欢“乖”的孩子,因为他们很少会给大人添麻烦。于是为了自己管教方便,能使孩子安静听话,家长们往往不惜采取吓唬、欺骗甚至威胁、恐吓的方法,但结果却往往差强人意。因此如何跟宝宝讲道理,则是年轻的爸爸妈妈不得不学的问题。 镜头回放:周末,凯凯妈妈带着孩子在公园的空地上嬉戏。2岁的凯凯刚在方砖地上跑跳两步,妈妈就高声喊着:“凯凯,当心给坏人骗走!”过一会儿,凯凯又想从小凳子上往下跳,妈妈大叫道:“别跳,脚会断的!”一来二去,凯凯乖乖地站在妈妈身边,看着周围“上窜下跳”的小伙伴眼里满是羡慕。过了一会儿,小伙伴们拉着凯凯一起去坐电动小火车,凯凯一个劲地往后缩,嘴里不停地说着:“我不去,我不去,坐小火车会摔死的!” 恐吓教育的危害性: ●过分渲染危险性,会人为地造成孩子的恐惧情绪 凯凯的妈妈深爱着孩子,她不希望儿子有一点意外伤害。她担心凯凯一旦跑出她的视线,就会走失或被骗;她担心凯凯从高处跳下来,掌握不好平衡,会摔破腿,饱尝皮肉之苦。她把行为可能引起的可怕结果都提前告诉了凯凯,所以,可怕的事都没有发生。妈妈的爱是无可厚非的,但要将母爱转化为孩子成长的催化剂,却是一门学问。如果大人只是一味地不肯放开牵着孩子的双手,那么,孩子就会带着满脑子“可怕的后果”面对世界。他们不敢动一动手脚,甚至在脑子里做任何事情,都会担心这样做会导致“不良后果”,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缩手缩脚,对一切产生恐惧,失去探索的欲望。 ●不恰当的威胁、恐吓,会人为地造成孩子的胆怯心理 常言道:“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磕不碰长不大”。正是一次次探索,一次次的“意外”体验,帮助孩子们了解周围世界的“危机四伏”,并意识到只有勇敢者才能走出去。专家研究认为,孩子先天对恐怖刺激的反应仅有大声叫喊和视崖现象,后来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才形成“怕”的概念。比如大人常常对哭闹的孩子说:“别哭了,再哭老虎就来了。”孩子其实根本没见过老虎,也不一定知道老虎会吃人,但根据大人说话的口气和夸张的表情,马上领会到老虎是一种可怕的东西。经过许多次的恐吓,就会产生条件反射,听到“老虎”二字就怕。这样,幼小的心灵上就打下恐怖的烙印,从此,“怕”字当头。 ●经常运用威胁、恐吓的方法,会使孩子学会欺诈行为 当孩子跌倒在地上不起来时,家长就会对孩子说:“哎呀呀,这里有一个小虫子,会咬屁股的。”边说边比划,四处摸索,好像真有似的。等孩子爬起来一看,没有。于是,大人说:“宝宝一起来它就爬走了。”这种“无中生有”的手法,第一次灵验,第二、三次就会功效大减。一旦孩子看出大人的破绽,就再也不相信你的话。相反,他从中还学会了欺诈行为,不仅会用在大人身上,也会用在小朋友身上。 当孩子不如大人愿时,老虎、大猫、妖怪就会出现。这些精灵古怪的东西开始使用还有效,但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了胆小、怯懦的种子。孩子探索的双手被捆绑,创造的灵感被泯灭,这是家长不愿看到的。所以,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家长应该学会和孩子讲道理。 你可以这样做: ●如果孩子行为的后果是严重的、不可再犯的,马上制止。 当孩子要冲上十字路口、把手伸向电器插座时、把玩具扔向小朋友等情况出现时,你不要犹豫,应马上制止!因为这种行为的后果是可怕的。当你一个箭步冲向前把车流挡在身后、当你夺下孩子手中的插座、当你把玩具放回原处时,松了一口气的你千万别忘了摸摸孩子的头,拉起他的手,平静地告诉他父母的担心和后怕,郑重地说一声:“我不希望再看到这样伤害你和他人的事再次发生,你在妈妈心中很重要。” ●如果你和孩子都不让步,暂放一放,转移注意力。 “我不打针,不打针!”无论你如何苦口婆心劝说,孩子就不进医院。你抱起他,他却乱踢乱打;“我不吃药”,刚刚碾碎调好的药片,被孩子一下打翻在地;熄灯睡觉了,孩子却在黑暗中唱歌跳舞,玩得不亦乐乎。种种情况,让你哭笑不得,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吓唬更是不灵了。不妨把这些事放一放,放一段音乐,和孩子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再做个游戏。找出一些特别的东西和宝宝一起分享,或和宝宝谈一谈感兴趣的问题,待孩子平静了,再来解决刚才的问题。 ●无论你面对的情况多么糟糕,请记住用事实说话 无论你面对的情况多么让你心碎,即便气不打一处来,把孩子扔掉的心都有,你也不要失去父母的风度——能容天下难容之事。长抒一口气,暗暗告诫自己:我是大人,不能跟孩子一般见识,我不要生气,咱们来讲道理。怎么讲呢?就事论事,用事实说话,一条条摆出来,让孩子心服口服。孩子不仅在心里暗自佩服做父母的你,还会接受你的批评和建议。相信下一次,他有了难题时会主动找你商量,并想出更好的办法来避免。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05 , Processed in 0.061664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