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妈爱说笑 有一位说话大舌头的小姐要坐公交车到天母,可是她不知道要坐到哪一站下车,于是她问司机: “资机先生顶问疑下,颠母代哪里下车?” 司机先生不理她,继续开车,小姐以为司机没听到便又问: “资机先生顶问一下,颠母代哪里下车?” 司机还是不理她,旁边有一位年轻人,实在看不下去了,便插嘴告诉那一位小姐,下一站就是天母。 小姐下车以后,年轻人质问公交车司机: “刚才那位小姐问你,天母在哪里下车,你为什么不理她?” 司机转过头来很无奈地说: “不市偶不告市她,偶市怕如果偶按她的样收,她会以为偶在鞋她的大舌头。” 郜妈侃一侃 在市场买豆芽时想偷懒买小贩摘理好的,旁边一位七八岁的小女孩拉拉我的衣袖说: “阿姨不要买这种,这种比较贵,你买那种嘛,一块钱可以买好多哟!” 她的母亲瞪她一眼斥责道: “阿姨要买哪种要你去‘鸡婆①’!” “把你自己的事管好就了不起了,还去多管闲事!” 这是许多中国父母最常跟孩子吹胡子瞪眼说的老人言。 直到现在还记得小时玩伴们挂在口边的一句顺口溜: “多管闲事多吃屁,少管闲事少拉稀。” 这句顺口溜不知道是哪个孩子带头说起的,但肯定不是出自于孩子的“创作”,而是大人们加诸于孩子的思维。因为,在中国“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古训。 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我好”后才能有余心去顾到“你好”,如能做到“大家好”就是圣人了,是可以上“历史英雄人物榜”的楷模。 但这种教育法真的正确吗? 跟你讲一个发生在周小弟家的故事—— 五岁的周小弟去住家附近公园玩,发现公园的厕所因疏于打扫,臭气冲天,想起妈妈 曾跟他说过美国有一个小女孩写信给总统提建议的事,便也决定要写信给台湾领导提建议。于是回家后很认真地用汉字和注音符号(台湾的汉语拼音)写了一封信,交给母亲要她帮忙寄出去。 谁知周妈妈在看到周小弟这封“呕心沥血”的信时,竟然哈哈大笑: “了不起,小小年纪还知道写信‘上告’天庭,你管的事可真是宽啊,将来可以去竞选民意代表了。” 周小弟听到母亲嘲弄的话,立刻从母亲手中夺回那封信怒气冲冲地说: “我不跟你好了,我找爸爸去帮我寄信。” 周妈妈在见到儿子强烈的反应大吃一惊下立刻生了警悟——自己不是一直教导孩子要有急公好义的精神吗?但为何当儿子遵从她的教导去做一个好国民该尽的“义务”时,她却对孩子正在做一件平常人会做、且应该做的事的好行为,不给予正面的鼓励而是嘲笑呢? 于是,赶紧跟儿子道歉,并允诺帮他寄出这封信。 周妈妈在将这封信寄出之后并没有期待会有回音,未料不久竟接到了一封官方的正式来函,感谢督导指正并承诺改进。 周妈妈在接到这封回函后念给周小弟听,以为周小弟会跟她一样为能获得领导单位的回信感到得意,但周小弟却只是淡淡地“哦”了一声,并没表现出特别激动的模样。 周小弟如此的表现,让周妈妈既感到骄傲又觉得惭愧,骄傲的是周小弟能专注于只在乎他做了“该做的事”,结果如何并不去挂心;惭愧的是自觉应该担负着教育孩子职责的母亲,竟然受到了孩子的教育。 其实,不只是周妈妈有这样的感悟,听到周小弟故事的众爸爸妈妈们也都有不同的体验——我们这些做大人的,经常会对许多人事物去大放厥词,随兴批评,个个都能讲出一番头头是道的“宏观达见”,却往往只停留在“说说发发牢骚”罢了,真的要付诸行动时,“言语上的英雄气概”就荡然无存,成为“言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有这样的父母“典范”在孩子面前竖着,还能巴望教养出怎样的“英雄儿女”? 再跟你说一个发生在我家的故事—— 儿子小学一年级时带他去参观古代金缕玉衣展览,前往参观的民众虽然很多,但都安静地排队等待。 忽然,有一位穿着名牌西装举着手机在大声讲话的男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插进排列整齐的队伍,队伍中虽有人对他投去不满的眼色,但没有任何一人出面去纠正他的行为。忍受不了众人这种无言的放纵,我顾不得独自一人带着幼龄子女强出头的危险,走上前去拍拍那男人的肩膀说: “先生,请按秩序排队,队伍的尾巴在后面。” 那男人大概没料到队伍中有那么多大男人都不管的闲事,居然会有个小女子敢多事,啪的一声拂去我拍在他肩膀上的手,虎着脸对我吼道: “你是什么玩意,居然敢管到老子我头上来了。” 我也沉下脸来一字一句地说: “我是一个自爱、懂得遵守秩序的台湾人,在提醒一个没弄清楚参观要排队的‘玩意’!” 我在跟这男人交手的过程中,四周一片静悄悄的,无任何人声援,幸而我们争执的声音引来了维护秩序的警察,那男人方才悻悻然地离开。 我在重新回到儿女身旁时,儿子对我竖起大拇指说: “妈,好样的!” 我却在这时有了后怕—— 万一当时警察不出现,旁边的人也继续不发出正义支持,那男人跟我动手的话,我该怎么办? 便立刻跟儿子说:“这种‘见义勇为’的事不是随时都可以做的,得先做好自身安全保护的估量。” 说完这话后又后悔了,因为如果凡事都要“先把自己的安全放在第一”,大概见义勇为的勇气就会因此消逝了不少吧? 幸而是我错估了儿子的智慧。 当儿子长成大学三年级的大男人时,某天我们一起去餐厅用餐,邻桌有一群客人在大声地喧哗拼酒,那烟也在一根根呼呼地抽,我忍不住皱起眉头指着店内贴着的“禁烟”标志对儿子小声抱怨。 儿子听了站起身来说要去反映这事,“江湖已走老,胆子变得小”的我连忙拉住他说: “算了算了,别惹事,我们快点吃完离开就好了。” 儿子却不依:“我们也是付钱吃饭的客人,有权利去争取该有的用餐环境。” 但他却不是走向那群客人跟他们直接起冲突,而是去找那餐厅的经理向他反映我们的不满,让他去按照“禁止抽烟”的店规处理。 儿子既保护了自己的安全,又做到了见义勇为的行为,让我忍不住像多年前他对我竖拇指般地夸奖: “儿子,真是好样的。” 我们常抱怨社会越走越回头,正义之声越来越少,然而在发出这些怨言的同时,我们是否该扪心自问,这样走倒退路的社会,不就是我们这些只顾着“自己好”,并同时在有意无意间去遏止孩子天生正直纯善心思的大人们所造成的吗? 郜妈老实招 不要打压孩子爱管闲事的心,而是多加强他一些如何才能把闲事“管好”的能力。 公说婆说 生命树_GaoYan 聪明的妈妈、智慧的儿子。 宝贝儿女 有智慧,母子都是好样的。 伊扬 看来你儿子遗传了你正义勇敢的基因。 宁宁妈 “身教”好榜样! 萍水相逢 好样的妈妈,好样的儿子! 情深雨蒙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太棒啦! 佐佑格子 我也是个好管闲事、爱打抱不平的人,深有同感! 如果每个人都不管“闲事”,社会如何进步?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04 , Processed in 0.06171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