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点困惑哦。”我说。 他们看起来对不少问题都感到困惑,我尽力对他们关心的问题一一作答。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竞争社会中。难道一个孩子不需要在家中参与竞争,从而为今后步入外面世界‘坚持自我’做好准备么?” “如果你说的‘坚持自我’是胜任职责、全心投入并且实现目标——其实这一切都能够在一个鼓励合作的环境中学到。对我来说,在一种合作的氛围下成长起来的最佳作用在于这种环境所带来的作用——它会使你更加尊重他人,对自己也更自信。” “但是难道竞争没有任何好处吗?” “确实,在获得成果的过程中,竞争也起到鞭策激励的作用,但是它会让你付出代价。针对学校和商界人士的研究表明,一旦竞争加剧,人们的身体往往会出现头疼、胃疼、背痛的症状,伴随而来的还有情绪上的不适,他们会更加焦虑、疑心更重、敌意更强。我们的家庭,应该是一座远离此类压力的天堂圣地。” “我从不拿谁作比较,哪怕只是对我女儿说一件我儿子表现好的事情,她的反应就好像是我在拿她作比较。她会说:‘你觉得他比我好。’我真是搞不懂她。” “孩子们常常会认为,对兄弟姐妹的表扬,就是对他的批评。他们会自动翻译你的话,‘你哥哥特别会体贴人’,在他们看来就是‘妈妈觉得我不够体贴’。最好的做法就是收起甜言蜜语,别让那些听风就是雨的孩子们听到你对谁谁冒出什么热情洋溢的夸赞。” “但是,如果某个孩子跟你说了一件他/她做的非常特别的事情,其他孩子都站在一旁听着,你应该怎么做呢?” “这种情况确实难办。我们不想瞒骗为自己的成就激动不已的孩子,但也希望面对其他孩子的感受时做得细腻体贴一些。如果把你所想到的这个孩子可能的感受描述出来(‘你一定特别为自己感到骄傲啦!’),或者是描述一下孩子所取得的成就(‘坚持不懈的努力让你赢得了这枚奖牌’),应该就是万无一失的做法了。” “诀窍就是不要画蛇添足,什么‘我真激动啊,我迫不及待想要把这件事告诉你爸爸和所有的邻居哦’这样的话不要冒出来。你应该把因某一孩子所取得成就而产生的激动和热情暂时收起来,等到你们俩单独相处时再向他/她吐露。因为对其他的孩子来说,这些话他们未必想听呢。” “不过,有时候也没法避免其他孩子会听见你说的话——比如发放成绩单的时候。在我们家,两个孩子总会在同一时间把他们各自的成绩单塞给我。上个礼拜,我儿子迫不及待地把他的数学B分(比起上次的C有了进步)给我看,就在我对他的进步‘大呼小叫’的时候,他的姐姐秀出了她在数学上取得的A。突然间,儿子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消停了下来。他得到的B好像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了。” “你可以肯定地告诉两个孩子,‘我们不需要拿成绩单互相比较。’你们过去的6周时间,在学校的功课成绩与行为操守都有记录在案。我希望能和你们俩坐下来分别单独谈谈,这样我就能了解老师对你们的评价并且听听你们对自己所取得进步的感想。” “但是,怎么样才能阻止孩子们在我不在场的情况下拿着成绩单互相比较呢?” “你做不到,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如果他们想把自己的成绩单拿给对方看,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重要的问题是让他们知道,父母把他们当做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没有兴趣拿他们的成绩进行比较。” 看起来好像没有别的问题了。我正试图作总结,却看到一位女士冲我挥手,她看到我的眼神,马上就开始述说: “如果我的孩子们只是拿成绩作比较,我可真是要欣喜若狂了。关键是他们事事样样都要比,每天从早到晚地比,就连他们的肚脐眼都要比。‘我的肚脐是往下陷的……你的是往外凸的。’而且他们总是不断地观察对方拥有的东西并为此产生担忧之情:‘这个更好一些……他的更漂亮……你给他买了那个啊?为什么你不给我买一个啊?’我发现自己始终都得努力做到对他们完全平等。他们搞得我简直是精疲力竭,如果我给格里高利买了一双袜子,也必须得给达拉买一双,哪怕她根本就用不上。” 我环视了一下四周。“确实,”我说,“其他人都没遇到这样的问题,咱们这里没有谁的孩子总是不断地相互比较并且要求得到同等的待遇。” 屋内一片叹息和哄笑。 “女士们先生们,”我开始宣布,“现在大家可以从沉重的负担中轻松地解脱出来了。下个礼拜来上课的时候,我们试图揭示孩子们总是要求得到同等待遇这一现象背后的秘密。与此同时,我们也会看一下,你努力不在孩子之间作比较,究竟会带来了怎样的效果。”
我把下面这些插图分发给组员们,让大家可以看到实际行动中的差异所在。 避免引起不快的比较
在我们一起研究卡通插图的时候,大家也常常同时冒出各种评价之声。大家一致认为,即便是善意的比较也可能带来伤害的后果。有几个人说,他们明白了,这类所谓的“赞许”会让一个孩子得到鼓励同时,另外一个孩子消沉下去。我正打算推进到下一个话题的时候,注意到有几个人露出了皱眉的表情。
比较是件危险的事情 The Perils of Comparisons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讨论了兄弟姐妹之间制造出来的激烈竞争感,而我们成人对此无能为力。我们的第三堂课开始时,我向组员们提问:“我们哪些做法加剧了孩子们的竞争?” 有人喊:“我们拿孩子作比较。” 没人提出异议,大家一致认为拿孩子作比较显然使争宠的局面“加剧”。尽管如此,我认为从孩子的角度体会被作比较的感觉,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假设你是我的孩子,”我说,“把对下面这些话发自肺腑的反应传达给我” “丽莎的餐桌礼仪多么规矩,你永远也学不会像她那样翘着纤纤细指吃东西的样子。” “你怎么能拖拉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动手做报告?你哥哥每次都是早早把功课提前做完。” “你为什么不能把自己弄得像盖瑞那样?看起来总是清清爽爽的——利落的短发,衬衫掖得整整齐齐,看着他就让人赏心悦目。” 组员中立刻响起了反馈的声音: “我非把盖瑞推到泥坑里去。” “我恨透了他。” “你喜欢谁都比喜欢我多。” “我做什么都不对。” “你根本就不爱我。” “我根本就不可能变成你希望的那个样子,你还费这劲干嘛?” “如果我当不上尖子中的尖子,那我就会成为混球中的混球。” 听到大家反应中的那份愤怒与绝望,我着实吃了一惊。尤其是最后一句话,真是让我为之一震。如果不能胜过他人成为优秀,有些孩子是否真的会走向反方向,做个恶人呢? 有几位组员很快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对这种可能性做出了佐证。后来,又有人提到吉米·卡特总统和他那野性难驯的兄弟比利之间的故事。想起那些古怪滑稽的事情,我们全都哈哈大笑。比利还真是“坏小子”中的佼佼者啊。 一位女士摇了摇头,“也不尽然,”她说,“有些孩子之间根本没有那么多斗争,他们干脆放弃,破罐破摔吧。我知道自己就是这样过来的。我妈妈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让我明白我妹妹多萝西有多么多么的优秀,跟她比起来,我是多么多么的差劲,搞得我经常琢磨,为什么她要先把我生出来呢。我所做过的最棒的事情就是搬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居住,远离她们——远离我的妈妈和妹妹。” “直到现在,我都还惧怕假期的到来,因为这时候我和妈妈就会碰面。从看到我的第一眼起,她像机关枪一样不停地说:‘你的发型看起来太单调了,亲爱的,你应该把它稍稍改进修整一下,就像多萝西那样。’……‘詹妮弗和艾伦在学校怎么样啊?多萝西的孩子们可全都在快班呢。’……‘多萝西刚给自己找了份超好的工作,收入那叫一个可观啊。你这妹妹绝对是个志在必得的实干家!’她到我这儿来看我一次,我得花上好几个礼拜的时间情绪才能恢复过来。” 房间内响起一阵同情惋惜的低语。“我爸爸总是拿我的两个哥哥作比较,”一位男士冷冷地说,“我们十几岁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但是我的哥哥们完全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简直不可思议。现在他们俩一个43岁,一个47岁。虽然他们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荒唐透顶,但就是停不下来。他们甚至连自己的肾病都拿来比较,斗个不停,比谁的病更严重,谁的肾脏更糟糕,谁需要的治疗更多,怎样的治疗方式才正确。他们俩都在做透析,每个人都极力证明自己的治疗效果更好一些。这是俩大人办的事儿吗!” “难道情况都如此吗?”一位女士冒出来一句,“这些例子都太极端了吧。我也会时不时地拿我的儿子们相互比较,但我确实认为这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持续的伤害。” 组员们都望向我。 我看着这位女士。 “你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拿他们作比较呢?”我问。 “我不是总拿他们作比较。”她摆出一副自我辩护的架势。 “但是请告诉我是在什么时候呢?”我坚持继续往下问。 她思索了一阵子,“嗯,其实我并不确定你是否把这叫作比较。可能更近似于激励吧。比如说,我会对扎克利说,‘亚历克斯晚上就把功课全都做好了。我和爸爸从来不需要唠叨着督促他。’我从不会说,‘为什么你不能像亚历克斯那样?’” 多萝西的姐姐也加入了讨论中。“你其实不应该这么做,”她热切地说,“你应该知道,扎克利肯定清楚明白地听懂了你的意思——他哥哥做得对,而他做的是错的。” “但我也并非总是拿亚历克斯做榜样,”那位女士反驳道,“有时候我也会表扬扎克利,以某种方式让他明白他比亚历克斯优秀。我会告诉他,他比哥哥手巧得多,亚历克斯总是笨手笨脚的。” “这样做还不是一样的不咋地!”多萝西的姐姐爆发了,“这完全跟我妈妈对我的做法如出一辙。我还记得她曾对我说,我比多萝西更加‘井井有条’。当时我心里还挺得意的,随后我就陷入了真正的担忧。我能坚持下去吗?就算我把这种状态坚持下来,如果哪天多萝西也变得‘井井有条’,情况又会怎样呢?那时候我又会如何呢?我相信我妈妈也认为她是在鼓励我,但她所做的一切只能让我和妹妹之间的竞争更趋严峻。”她停顿了片刻,仿佛在进行要不要继续往下陈述的思想斗争,“同时也加剧了我和其他任何人之间的竞争意识。”她补充道。“我花了一年的时间进行治疗后才明白,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我母亲曾经强加给我的,这在自我塑造的过程中简直是大错特错。我总是拿自己的一点一滴与其他人进行比较,简直是蠢透了。如果你只着眼于他人,你总会发现有人在某一方面比你做得更好。我的治疗师有句话说得好:‘永远不要拿自己跟别人相比较,否则你收获的要么是自高自大,要么就是倍感挫败。’不管怎样,我经过了这一番挣扎,我能说的就是,请一定远离比较,比较只会带给你不快。” 一直声称可以作比较的那位女士显然已经败下阵来。毫无异议,她所听到的话语已经让在座的人全都信服,痛苦中诞生的经验才有权威的力量。 “很奇怪,”我对着组员们说,“当我的孩子还小的时候,我对自己发誓,绝不会拿他们进行比较。但后来,我总是拿他们瞎比较——一次又一次,总不长教训。” 大家全都惊讶地看着我。 “听到我嘴里冒出这样的话,”我继续往下说,“我自己都讶异这是我说出来的么。最后,我琢磨这都发生在什么情况下。在我脾气爆发的时候,会拿他们作比较(‘为什么你总是让全家人等你一个?你哥哥10分钟前就上车等着了!’)。因为高兴而激动万分的时候,我也会拿他们俩作比较(‘真是太棒了!你哥哥对那道题钻研了一个小时,而你只花了两分钟就做出来了!’)。不管是哪种方式,最后带来的只会是麻烦一箩筐。” “下面介绍的就是帮我打破固有模式的方法。每当我冒出要拿两个孩子作比较的冲动时,就对自己说:‘不要这样做!快停下来!’你对这个孩子该说什么就说什么,直截了当,别牵扯另一个孩子。关键词在于描述。描述你所看到的,描述你所喜欢的或不喜欢的,描述孩子需要做的事情。要点在于着眼于眼前这个孩子的所作所为,他的兄弟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与他都没关系。”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03 , Processed in 0.06181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