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鲁写了篇《夕阳》,写夕阳照在远山、照在水面、照在云彩上的美景,字数不多,却写得层次分明。我赞不绝口:“真好!观察的角度很好!用词也很好!”鲁鲁听得美滋滋的。其实,这篇小练笔并不是像我说的那么好,它写得比较粗糙,每一种景都没有深入细致地写下去,因而有点浮光掠影的感觉,还有不少错别字。但我并不给他指出,就像没看见一样,只是一味地赞扬。 为什么?因为他已经不容易了,如果我再吹毛求疵,很可能损害他的积极性。而且,有些问题是发展中必然遇到的问题,没必要立刻解决。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写一个景物,说明他已经学到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这是最重要的。至于在语言表达上的不完美,是他这个阶段的孩子所不可避免的,随着他的成长,阅读量增加,词汇量丰富,写作上积累经验,将来自然会有所提高。 错别字的问题是困扰小学生的大问题,几乎每个学生每天都在为正确写字而努力。已经有太多的相关练习专门纠正错别字,如果在作文的练习中还不能放松一点,那就真的成了一部写字机器了。 那么,不纠正错别字是否会贻误孩子呢?我看害处不大。现在写错的字,随着学习的深入,将来多半会自然纠正的。但如果现在就去抠这些细节,却很容易让他的眼光局限在写作的细枝末节中,反而对大的方面忽略了。 特别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家长在一边老是提醒他这里写漏了一句,那里错了一个字,标点符号也不正确,他的思路不断被打断,对整篇文章的感觉不断被削弱,几乎也就没法写下去了。很多孩子写作文写不好,就是因为被这些细节所干扰。别说孩子,大人如果在写文章的时候对全篇没有一个整体把握,旁边还老有一个人在念叨你这不对那不对,你也不可能写得流畅。 写字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表达,而不是为了正确。正确写字是为了正确表达,所以从原则上说,不写错别字很重要。但有时候,当“正确写字”成为“正确表达”的障碍时,就有必要将“正确写字”放到一边,先解决“正确表达”的问题。 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思想、情感,如果内容糟糕,就算满篇都是正确的字,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自己写书也常常会写错别字。写得特别顺的时候,如果遇到卡壳的字,我不会去想,更不会去查,而是直接用错别字或者拼音,甚至随便用个符号代替,等全部写完后再去修改。 那么,对于孩子的错别字,是不是就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呢?也不是。错误要指出,但要讲究态度和方法。 鲁鲁从初一开始,有了写日记的习惯。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事,所以千方百计保护他写日记的热情。他初中读的是寄宿学校,每周回家都会把日记给我们看,从日记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学校生活,也感受到他的心路历程,日记成了我们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日记中必然有很多错别字,但我当场都不会指出,都是只就日记的内容和他交流——不是家长式的,而是朋友式的交流,事后再把错别字集中写在一张小纸条上,夹在他的日记本里,提醒他自己去改。这样,他的日记本上不会留下我的任何一点痕迹,我认为这也是对他的尊重。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愿意把日记给我们看,因为不会扫兴,不会受到指责,不会在一些细节上纠缠不清,他还从我们的赞许中受到鼓励,感到愉悦,写日记这件事就自然而然坚持下来了(当然,这不全是我们的功劳,也有他的自我觉醒)。 其实,很多错别字只是笔误,这次错了,下次又对了。之所以有笔误,一是注意力不集中,二是对字不熟悉。注意力不集中又是各种原因造成的,这次不集中,下次集中了就好了。而不熟的字,多写几次就熟了。所以只要多写,哪怕你不纠正,错别字也自然会越来越少。当然,完全不纠正也不行,特别是一些反复出现的错别字,说明他确实在意识上就错了,更是要重点纠正。但怎样纠正,要注意方法。 家长要多一些宽容,孩子有不足是正常的。有时候我去翻看鲁鲁的旧作文,常常会感动于他的进步。相似的题材,每年写出来的都不一样,一年比一年成熟。孩子的幼稚是必然的,孩子的不足是暂时的,我们不妨睁只眼闭只眼,装聋作哑,孩子才有更多的底气,更大的空间,更强劲的能动性。孩子写作文,先让他自由地写:写错了不要紧,写得不好不要紧,关键是让他有写作文的兴趣和信心,让他有写作文的感觉;有些东西可以事后再去抠,有的甚至可以不抠,写多了,长大了,自然会完美起来。 不要太注重书面整洁 我用笔记本有一个习惯,就是首先在右侧折一条一寸左右的线,然后才开始写。所有的内容都写在这条折痕以内,线外的那一寸左右空白,是留来修改、补充的。 这习惯有个来历。刚上大学一年级时,系里请了几个高年级的同学来给我们介绍学习经验,其中一个同学介绍了这条做笔记的经验,觉得很好,就一直沿用下来,二十多年了。 一个好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身,尽管也许只是一个很小的习惯。 孩子写作文,往往不会给下一次的修改留下空白,因为他想不到下一次。能把这一次写完,已经是万事大吉了,孩子想不了那么多。 大人往往也想不了那么多,尤其是商人。商人制造学习用品,首要目的是为了赚钱,所以商品都特别注重面子;至于其他实质性的东西,只要不影响销售,他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现在市面上的作文本、日记本大多印刷精美,很多还有卡通画、格言、俏皮话等,甚至有的还有香味,很受孩子喜爱。但却偏偏忘了留下修改的空间,行距也太小,这样的本子实际上只能抄作文,而不能写。 但即使是抄,也难免有抄错的时候。为了书面的整洁,孩子们就只好使用涂改液或者修正带。 涂改液作为一种化学物品,媒体多次报道说很多涂改液不合格,含有有害物质,即使不长期使用也会造成人体损害。其实,只要闻一闻涂改液的味道,那种刺鼻的、让人头晕的感觉,就会让你知道它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孩子们还是在用,因为要获得“整洁”。 用涂改液不仅是对身体不好,而且浪费时间。很多时候孩子们磨蹭半天做不完作业,就是时间浪费在这些小事上了。小事上费心太多,思考反而没有精力。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有时候要反复改好几次。改作文的过程往往比打草稿的过程收获更大,因为可以理清思路,发现问题,有利于提高。 老师往往重视作文的次数,而忽略每一次的质量。这周写完一篇,下周又写另一篇,每周都在写新的,但是进步并不明显。 写作文要多读多练,这是一条人人皆知的原则。但“多练”并不仅仅指的篇目多,还包括一篇文章的反复修改。 修改是很重要的,而过分强调书面整洁却限制了修改的空间,也不利于发挥修改的积极性。也许,孩子仅仅就是因为改过的卷面不好看,他就拒绝修改了。漂亮的书写反而成了写作的障碍。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03 , Processed in 0.06735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