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为什么很困难?因为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比起阅读来,它们更简单、更有趣、更容易成功,所以,阅读就成了一件费力又没有意思的事。 在这个诱惑太多的年代,要指望孩子主动去读书,很难;必须有一个引导甚至强制的过程,让他尝到甜头,形成习惯。 鲁鲁爱读历史书、考古书,阳阳妈则让阳阳看《读者》,当然也有在他们这个年龄就读《三国演义》原著的。这些都很好,不必强求。有些男孩子喜欢看金庸,有些女孩子喜欢看言情,都是可以的。 阅读的兴趣不仅与性格、爱好有关,还取决于心智水平,不理解的东西很难去热爱,读不懂的书最好选择不读。所以,不要急于求成,当孩子阅读的能力还达不到读深奥著作的时候,不妨就让他读一些浅显的。 但是,由浅显到深厚,这个过程中,家长的作用不可低估。因为,孩子到了什么阶段,需要进行怎样的提升,孩子自己也许意识不到,他自己也往往没有条件去选择和购买合适的书籍,这就需要我们的观察和帮助。 鲁鲁在小学阶段已经读了不少“字书”,多为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文艺类和历史类读物,内容比较浅显。到初中一年级时,我给他买了本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让他带到学校去看。结果一周就看完了,他感到收获很大。于是我一口气给他买了茨威格的《托尔斯泰传》、《蒙田》、《世界建筑师》、《异端的权利》等。他又一口气看完了。茨威格的传记,每本都是精品,篇幅又短,很适合孩子读。然而,什么时候给他读,这也需要一个契机。 我曾想让鲁鲁读《苏菲的世界》,但一直没有成功。那是一本哲学启蒙书,虽然已经将哲学的问题趣味化了,但仍然有难度,因为哲学本身就是思想力的体现。那本书现在仍然放在书架上,静静地等待着。我想,阅读也是一种缘分,有缘终会相遇,不是与这本书,就是与那本书,都是好事。 要让孩子感受到,阅读是有价值的,同时也是有乐趣的,这样阅读才有可能形成主动的习惯。 不要强迫孩子接受你对某类书的价值评判。你认为好的,或者你年轻时喜欢读的,就非要让他读,这就让阅读成了一件迫于压力不得不做的事,很可能让他一开始就产生反感和抗拒。 有时候要淡化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压力,将阅读的兴趣引向阅读本身,而不是为了提高成绩而努力。 过于功利的阅读实际上是扼杀孩子的兴趣,如强调作读书笔记,摘抄美文等,这样做往往打断思维的连续性,将一篇完整鲜活的文章肢解了。其实,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整体把握,而非细枝末节上的纠缠。只有极少数需要精读的文章才需要作摘抄、作笔记,孩子在这个阶段应该是泛读,泛读的过程中,那些能引起他注意的信息自然会在脑海里留下印记。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03 , Processed in 0.05915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