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我还记得妻子给我讲过的陈磊幼时的一件趣事。 那时陈磊刚会走路。一天早晨,刚到托儿所,陈磊便发现一位小朋友坐着婴儿车,由母亲推着在走廊里来回转着。当时,小陈磊十分羡慕,但她没有向妈妈要车坐,更没有像有些孩子那样哭闹。只见她不声不响地凑上前去,帮着那位妈妈推起车来,一圈又一圈,小脸都涨红了,如此“卖力”,目的是很明确的。后来那位妈妈由于上班的时间到了,放下车子走了。这时小陈磊才抢过车来让妈妈推她转了一圈儿。看得出,还是幼儿的陈磊便萌生了“只有付出,才能得到”的意念,这可能也算得上是一种处于启蒙状态的“回报”意识吧! 令人担忧的是,现在不少独生子女缺少对父母、对老师、对他人、对社会的回报意识。有的花钱大手大脚,不知父母挣的钱来之不易;有的不尊敬老师,白费了老师的一腔心血;有的在得到了他人帮助之后,连句道谢的话也不会说;还有的在别人遇到困难需要给予帮助时,竟视而不见、毫无反应…… 当然,对于一个年少的孩子,要求他们有真正意义上的回报,为时尚早;但对别人的劳动给予尊重和珍惜,对别人的关心照顾给予理解和感激,可以算作“回报”的最低要求吧! 中国有句古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父母,对子女从来是不要求什么回报的,但任何一位有孝心的子女,从来都是懂得回报、注重回报的。 我们经常给陈磊讲起奶奶爷爷为哺养子女所付出的艰辛,作为后代应善待老人,让他们晚年幸福。我们也经常给她讲老师们“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烛精神,作为学生,应以最好的成绩来回报老她讲起社们还向她讲起社会上那些乐于我们还向她讲起社会上那些乐于助人的好心人,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祝他们一生平安。我们也时常与她一起痛斥那种“娶了媳妇忘了娘”的社会现象…… 当然,我们更注意用自己的行为影响陈磊。我和妻子工作上都十分努力,我们觉得这是对党组织和社会的一种回报。我和妻子都乐于助人,我们觉得,这也是对别人经常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的一种回报。我和妻子都十分孝敬老人,我们觉得这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 去年,陈磊的奶奶病重住院手术达半年时间,这期间一天24小时离不开人,我们全体儿女包括媳妇女婿,每日黑白两班,每班两人,精心护理。尽管每个人都累得瘦了,但使老人在有生之年,体验到了儿女亲情。医生护士邻里亲朋无不称道我们孝敬,陈磊也深受教育和感染。 陈磊的确是一个懂得回报的孩子。还在她上初中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到家发现妈妈病了。她因急着去上英语辅导课,肚子里空空的,妈妈便硬撑着给她做了香喷喷的肉汤面条,可她只吃了几口,想到妈妈还没吃饭,便再也咽不下去了,说声:“妈妈你吃吧!”便拿起桌边吃剩的面包,跑出门去…… 这次陈磊到美国学习,虽然美方学校提供了高额奖学金,但日常零用钱还是要靠自己打工解决。校方给她安排了在食堂添菜、收饭卡以及教汉语等工作,一小时可收入5.5美元,不久,她便拿到了可观的第一笔收入。 她非常珍视自己的第一次劳动所得,怎么花?她首先想到了爸爸、妈妈、爷爷、姥爷,用这笔钱给各位买了纪念礼物。并来信告诉她敬爱的爷爷:“要多多保重,想吃啥买点啥,大孙女能供得起您老人家!” 一些人曾好心地提示我们:孩子远走高飞了,你们莫做“留守老人”啊!但我们心中有数,“只有付出,才能得到”,何况陈磊还是一个很有孝心的孩子。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59 , Processed in 0.06949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